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重生之掌家门(286)

作者: 于勺 阅读记录

宋知一怔,有些恍惚,仿佛方才没有听见二小姐再说什么一般。

可他依稀听见了沈氏、迁坟几字。

“二小姐是要小的在暗中将沈氏的尸骸迁去旁处?”

“嗯,正是此意。”

宋知心下大惊,只当这是国公爷的意思。

自是不敢多问。

忙恭敬回道:“还请二小姐明示。”

沈氏的尸骸若是从国公府祖坟迁出来,自是要寻好一个去处。

想来国公爷做此事的意思,是不想大小姐在京城被人非议,这才给沈氏一个体面的葬礼,只是私心里,国公爷还是不愿原谅沈氏。

且不想自己百年后同沈氏安葬在同一处。

这才有此打算。

“寻个寻常百姓安葬之地就成,不必在意什么位置,当日安葬就成,”

宋锦悦格外嘱咐宋知,此事万不可张扬,即便他父母亦不可说。

她明白,宋知误会这是父亲的意思。

可她没有解释。

就让宋知就这般误会下去罢。

她是万万不能容忍沈氏同娘亲一同葬在国公府的祖坟里头。

眼下她动不得沈氏的灵位,可只要沈氏的尸骸不在祖坟里头,只空有其名也罢。

也好不恶心娘亲。

等父亲日后归去,皆时,她再没了担忧。

祖坟里头沈氏的墓碑她自会命人从祖坟里头丢出来。

得了这片刻的悠闲,宋锦悦也不好一直在此处偷懒。

自是要回前头去。

可直至她去了灵前,也没见着秋韵。

她唤过在灵位前伺候的婢女,吩咐道:“将秋韵寻来。”

“是、”

今日她只带了秋韵在跟前伺候,秋韵想来办完事便会回来,怎地这般久还没见踪影。

难免叫宋锦悦心下有些不安。

“母亲……”

一声急呼,响彻国公府上下。

宋锦夕一身素服,嚎啕着在婢女的搀扶前赶到了灵堂前。

宋锦悦侧过身子,往一边站去。

待宋锦夕行至近前,她猛地瞪了一眼宋锦悦,随即又嚎啕道:“母亲!您好端端怎就没了!莫不是叫人给害了!”

这一句话,倒是叫前来吊唁的宾客不觉往灵堂往挪了挪。

这等热闹,众人自是想瞧,可又不愿同自个儿扯上什么干系。

故而宋侧妃一开口,,众人便往后退了退。

直至又闻宋侧妃惊天地的议论,众人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去。

“母亲,到底是谁下毒害了您!女儿绝对不会放过凶手!”

宋锦悦听的有些不耐烦地出声呵斥道:“宋侧妃慎言,宋侧妃心中既有此等疑虑,大可请了人来验尸就是!”

话落她就朝着摆放在灵堂内的棺椁走了过去。

此时棺盖还未彻底合上,她侧过身子,看向宋锦夕,道:“宋侧妃当真要请人来验尸?”

说着她便抬手搭上棺盖,作势便要将棺盖彻底推下去。

宋锦夕身子微微颤抖,想起昨儿夜里宋锦悦同她说起母亲的惨状,她自是不敢上前查看。

可她又不甘心,吩咐身后婢女前去查看。

那婢女屏住呼吸,匆匆看了一眼,脚下踉跄着跑到宋锦夕跟前跪下答道:“宋侧妃,夫人她、她并无异样、”

“宋侧妃,今日到底是你生母的丧仪,你当真要继续闹下去?”

宋锦悦冷冷盯着宋锦夕。

宋锦夕怔愣了片刻这才回过神来。

她静默了良久,满是怨恨地怒瞪着宋锦悦,终是没有再说出一句来。

想起方才那人同自己的叮嘱。

为了替母亲报仇。

她现下不能闹。

宋锦夕跪在母亲灵前,轻轻啜泣。

宋锦悦便去外头透透气。

可才歇了片刻,就瞧见暮云姨娘带着婢女前来。

“二小姐,国公爷让姨娘给两位小姐端些山药银耳清粥来,还特意交代了,让二位小姐莫要伤了身子才是。”

府中上下,因着主子们要忌荤腥三日,除了宴席上宾客用的荤腥,国公府上下都无人再用荤腥。

婢女端着托盘上前,直接两碗清淡的白粥赫然入目。

宋锦悦早起才用了一碗红枣山药莲子羹,是袁嬷嬷昨儿夜里就开始炖的,晨起的时候,她足足用了一小碗。

现下并不饿。

“我现下还不饿,拿去给大姐姐用罢。”

暮云姨娘神色一怔,面上的笑微微僵硬在面上,回过神来,忙端出一副温柔和善劝道:“二小姐还是且用一碗吧,今日且有的忙呢。”

今日暮云姨娘怎地这般热心肠?

往日倒是不曾见她如此这般。

可她现下到底不饿,“那姨娘且先搁在一旁罢,待会我饿了,再用。”

见此,暮云姨娘也不好再劝。

只得吩咐人将粥搁在了一旁休息的偏房处。

宋锦夕见她未用,便也跟着不用,推脱待会同她一道儿用。

仿佛生怕宋锦悦不吃一般。

这二人面上那细微的异样尽数落入了宋锦悦的眼中,她心中疑云渐生。

那粥,怕是有问题。

先前被支去寻秋韵的婢女归来,行了一礼,回道:“二小姐,秋韵姐姐崴了脚,好似伤的重些,现下已被人抬回了明筑轩。”

第248章 调换了

闻言宋锦悦怔了怔,这才同在灵堂前的几人致了歉,告了辞。

“姨娘,宋侧妃,我且先前瞧瞧。”

暮云姨娘同宋锦夕一道儿点了点头,侧过身子让开了一条路来。

宋锦悦这才回了明筑轩去瞧秋韵。

国公府上下这两日都在忙着沈氏的丧仪,就连明筑轩的下人也自是去了前院儿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