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之掌家门(288)
她又将自己碗中的粥倒入了宋锦夕碗中,将粥碗搁回了原处。
随意用汤勺在面前已空空如也的碗中轻划了两下。
此时宋锦夕正换好了衣裳走了出来。
“大姐姐,我已用过了,你方才还说饿了,快些用吧。”
宋锦夕见她面前的碗已空,不由唇角上扬,压下心底的窃喜,走到桌前坐了过去,笑道:“是了,待我用了这粥,咱们一道儿便去外头守着罢。”
话落,她似是不放心一般,侧目打量了一下自己的碗底,见手中的瓷碗还是先前的那一碗,这才安下心来,用汤勺将粥送入口中。
宋锦悦冷冷盯着。
她不知这粥里有何异样,如今调换了碗中的粥。
不知宋锦夕会如何?她倒是颇为好奇。
——小剧场——
有宝子问我怎么这几天没更新。
我这里先前一直高温,要给我种的菜和花每天浇水,还要栽种育苗新的菜品,故而有些忙。
哎,当年要是没入花坑就好了,不然我也就不会种那么多花。
其实因着这本快要完结的缘故,心中有些波澜,也因着新书写的不大顺畅。
故而最近一直在农忙时狠补听别人的小说。
第249章 将死之际罢了
宋锦夕用粥的功夫,宋锦悦就一直盯着她。
方搁下碗,宋锦夕便迎上宋锦悦那异样审视的目光,不由问道:“二妹妹,莫不是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二妹妹怎地这般瞧着我。”
不等宋锦悦答话,宋锦夕便取出帕子在脸颊上擦拭了两下。
宋锦悦摇了摇头,道:“无事。”
说话间便起身就往外头走去,这粥里的蹊跷她并不知,宋锦夕起身也跟了过去。
二人一道儿跪在灵前。
好一会儿的功夫,外头有宾客前来吊唁,
宋锦夕起身相迎,怎料一阵晕眩铺天盖地袭来,双脚一软,宋锦夕直愣愣栽倒在地。
在场众人无一不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地一时没回过神来。
倒是宋锦悦因着先前的缘故,故而视线便一直落在宋锦夕的身上,见她身子虚惶着就要倒地,顷刻之间,她伸手虚扶了一把。
宋锦夕带来的婢女见状,急忙上前帮扶。
可宋锦夕早已昏死了过去,脸色惨白,唇角正往外涌着黑红的血渍。
这一番变故,又是让众人一惊。
宋锦夕的婢女见状,惊呼了一声,连声唤着,“宋侧妃、宋侧妃!”
当下这情形,宋锦悦已然猜到了几分。
定是方才粥有问题,她猛地朝暮云姨娘看去,只见她神色慌张,身子往后退了几步,脸色难堪至极。
暮云姨娘迎上宋锦悦的眸子,慌忙别开视线。
宋锦悦当即喊道:“将暮云姨娘带回银丝楼。”
立时有侍卫上前将暮云姨娘拖走。
宋锦悦又吩咐人将宋锦夕抬了下去,又嘱咐人去请了大夫。
这片刻乌糟的变故,并未激起任何浪花来,因着沈氏灵前还需要人守着,故而宋国公便去守着大女儿,而宋锦悦则照旧守在灵堂前。
四下无人时,叁明还是一脸后怕,凑在二小姐身边,低沉声音,喃喃说道:“二小姐,宋侧妃好端端怎就忽然口吐鲜血了呢?”
话落,叁明猛地想起什么一般,忙捂住唇,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二小姐。
“叁明,莫要声张,且仔细盯着。”
叁明这才缓缓放下手。
宋锦悦又吩咐她去将里间屋里茶壶瞧瞧换上一壶新茶,只是莫要动里头那方才盛着粥的瓷碗。
叁明应下,退了下去。
只是宋锦悦万万没有料到,宋锦夕会这般严重。
来的大夫只说是中了剧毒,只是因着用量少,这才没有立刻毒发身亡,可现下也不过听天由命罢了,那毒并无解药。
这是存了必死的心所下的毒。
宋锦悦细细想来,还不由惊出一身冷汗来,若不是今日起疑,她换了二人的粥,想来今日躺在榻上将死之人便是自己了。
那粥是暮云姨娘送来的,且是宋锦夕邀自己一道儿用的。
在宋锦夕用粥之际,那异样的神色,两碗粥内加了不一样的东西,她也是知晓的。
这二人联手这是先在沈氏丧仪当日,取了自己性命。
宋锦夕恨自己,她知晓。
可暮云姨娘又是为何?她同暮云姨娘可以说是无冤无仇,为何?
巡城司杜大人带着官差前来了解情况,宋锦悦将先前所见所闻一并悉数告知于杜大人。
那两碗粥自是被人带走。
且还带走了银丝楼的暮云姨娘。
后头传来的消息,便是暮云姨娘被关入了大理寺审问,而宋侧妃这边,宫里自是派了太医来瞧过。
可来的几位太医都直摇头,满是惋惜,道:“还请国公爷节哀,宋侧妃眼下不过是听天由命罢了……恕我等医术浅薄。”
即便一向性子刚烈的宋国公,从太医口中听闻大女儿的病情,不禁红了眼眶,吩咐人将来的太医好生送出了国公府。
这般如此,宋国公只得派人去五皇子府送信,贺元帧因着先前便不再府中,故而五皇子府管事的前来国公府,将宋侧妃带回了五皇子府中去且安置。
毕竟宋侧妃已嫁人,且娘家还在办丧仪,自是不好叫宋侧妃这般待在国公府。
夜里宋锦悦并未守灵,自是吩咐婢女前去守着。
躺在榻上,宋锦悦久久未眠。
心中说不上来的感觉。
此番直到沈氏安葬入祖坟,宋知夜里悄悄又带人去将沈氏的尸骨从国公府祖坟迁去了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