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重生之掌家门(41)

作者: 于勺 阅读记录

“那老奴便厚着脸皮收下了。”

宋锦悦点了点头,这才又看向向武向术兄弟二人,吩咐道:“我这里且有一件事,要麻烦给你们去办。”

兄弟二人忙恭敬听着,半点没有不耐烦的意思。

“替我去趟江南,接个人来京城,今日便出发,越快越好!”

宋锦悦又命袁嬷嬷去同舅母要了马车给向家兄弟二人使,自己回了翠竹轩取了先前写好的书信,秋韵手中捧着一个黑漆匣子。

里头存放的,正是小姐同沈氏讨要来的那一樽白玉观音。

将东西交到向家兄弟二人手上时,宋锦悦神色郑重,“我也不瞒着你们,这黑匣子里头是一樽上等白玉观音,有市无价,你们若是拿了它逃了,我也不怨你们……”

钱财面前,难免叫人心生杂念。

这一来,她没有合适的人手能去办这件事,二来,也正好借此机会试探向家兄弟二人是否可为自己所用之人。

这些话,她不必藏着掖着,她要叫他们知晓,她存的试探的心思。

也叫他们知晓,她不曾瞒着他们什么事情。

向家兄弟二人慌忙跪在地上,神色却无半点杂念,只恭敬回道:“小的兄弟二人能得二小姐器重,已是家门荣光,万不敢有旁的异心!”

这便是表忠心了。

宋锦悦这才让向家兄弟二人起身,又命秋韵取了昨儿才同沈氏讨要来的那一百两纹银,交到他们手中。

向武推辞不肯收。

宋锦悦面露怒意与执拗,道:“带上这些钱,不必风餐露宿,替我办事,万没有叫你们遭罪的意思,若是你们遭了罪,旁人岂不是要笑话于我?”

一番话说的,倒叫向武不好回绝。

这才从秋韵手中接过了那一百两纹银,带着向术一连磕了三个头。

兄弟二人便骑了马直奔江南而去。

袁嬷嬷并不知晓二小姐为何要叫向家兄弟去江南。

回了翠竹轩,秋韵关了房门,袁嬷嬷扶着二小姐落座。

“袁嬷嬷,今日我交代给向家兄弟之事,你打算怎么同舅母和外祖母回话?”

宋锦悦唇角的笑意轻轻浅浅,却叫人从中瞧出一丝试探的意味来。

第36章 典当

“二小姐,夫人将老奴送给二小姐,那老奴日后的主子便只有二小姐一人,老奴只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以及看护好二小姐……”

袁嬷嬷顿了顿,又继续道:“至于二小姐想做什么,老奴无权过问。”

袁嬷嬷的回道,她极为满意。

宋锦悦从手腕褪下一只白玉镯,拉起袁嬷嬷的手,将玉镯送给了袁嬷嬷。

“二小姐,老奴年纪大了,这上等的玉镯用在老奴身上,倒是浪费了,二小姐的心意,老奴都明白,也请二小姐放心,日后,老奴生死便都是二小姐的人。”、

袁嬷嬷并没收下那只玉镯,小心翼翼拿在手中,亲自替宋锦悦又套了回去。

几番推辞,宋锦悦便也不再强求,便想着,等日后袁嬷嬷老了,她便亲自为袁嬷嬷养老送终。

天色未晚,宋锦悦带了秋韵匆匆出了章府。

交代袁嬷嬷若是舅母问起,就说她去街上逛一逛,一个时辰之内,便会回来。

袁嬷嬷应了声“是”,便没再追问。

只嘱咐二小姐乘坐上章府的马车,因着近年下的缘故,街上人多嘈杂,小姐们出门,总会比平日多带上几个护卫。

宋锦悦便也没有推辞,依着袁嬷嬷的嘱咐,坐上了章府的马车。

上了马车,便直奔东城而去。

东城是京城最为繁华富饶的地方,最出名的酒楼茶馆,首饰铺面,皆是京城里百年老字号的口碑。

独独只一家当铺,名唤“永安当铺”,当铺里的东西从首饰珠宝摆件兵器,无奇不有。

章府的马车极为简易,马车顶端挂着独属于章大将军府的旗帜来自证身份,而马车则同旁的老百姓所用的马车并无区别。

外租家历代都不是喜欢奢靡之辈,子孙后代,也大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着自己本职的工作。

马车停在永安当铺门前,小厮瞧见是章大将军府的马车,立刻转身去回禀了掌柜。永安当铺的掌柜亲自至门口来迎。

秋韵掀了车帘,正扶着自家小姐下了马车。

掌柜看着那一身淡蓝色的倩影,瞧着倒是温婉的性子。

这少女极为面生。

章家只有一位小姐,且他听说前些日子出了京城,现下还不曾回来。

那这少女是谁?

“不知小姐是?”掌柜一身银灰色锦缎华服,正立在永安当铺门前,极为恭敬地问道。

秋韵答道:“我家小姐是宋国公府的二小姐。”

“哦,宋二小姐,里面请。”掌柜这才了然,来的竟是章大将军府唯一的外甥女,亦是宋国公府嫡出的二小姐。

宋锦悦微微额首。

掌柜亲自将人迎去了当铺内的雅间,又命小厮沏了一壶上等的清茶来。

掌柜姓李,这永安当铺乃是祖上的基业,如今传到李掌柜手上已是第三任掌柜。

永安当铺后院里的雅间,里头的黑漆桌椅皆是上等的楠木所制,平日里,但凡京中有贵人来,李掌柜都是将贵客迎到雅间来。

李掌柜请了宋二小姐坐下,这才问道:“不知宋二小姐今日登门……”

宋锦悦看了秋韵一眼,示意她将东西取出来。

秋韵会意,忙取出了那跨在身后的包袱中的黑匣子,双手捧着黑匣子至李掌柜面前的四方黑漆小桌旁。

放好了黑匣子,秋韵便退到了小姐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