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农女:重生夫君求抱抱(171)

作者:水边的芦苇 阅读记录

方盛骥呵呵笑,“我就是太高兴了,不好意思啊,吵到你们了。”

都知道赵弘毅,李博元和曾天予也在了,总不好躲着,方盛宇虽不耐,却还是礼道周全的下车与他们寒喧了几句。

褚宁自然是一起的,不过她只跟三人颔首示意,并未开口,然而赵弘毅和李博元都挺热情的,她倒不好端着,便也闲聊了两句。

曾天予因为曾倩儿的事,很不待见她,得知她也一起学武后,就暗戳戳的想要整整她,好叫她知难而退,别再搁他眼前瞎晃,没的隔应人。

然而这个想法在他看到褚宁轻轻松松拉开二石弓时,啪的一下就破灭了,灭得不能再灭了,成灰的那种,还被风吹散了,一点痕迹也没留下。

褚宁白日在学院读书,放学后还要去武馆学艺,每日都是早出晚出,忙得不得了,就连休沐日也不闲着,不是被方盛骥叫去陪练,就是和方盛宇带小灰灰上山寻宝,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充实,整得她都没时间思虑别的。

主要也是这段时间城内的治安越来越好,所以她才安下心来,不再杞人忧天。

吴县令不仅能力强,手段更是了得,那么多流民一下子涌进来,只乱了一段时间,就被他以铁腕手段压了下去,还把那些人打散了分配出去做活,掐断了他们聚集闹事的可能,把这股不安定势力,给彻底瓦解了。

不得不说,手段是真的高。

有这样的父母官在,临邕县乱不了,实没必要去外面冒险。

没有了生存之忧的褚宁,心情很美丽,但褚守礼可就遭心了,这些天褚家人轮流着上门要银子,都快要把他给整崩溃了。

名义上他虽已与褚平贵断绝了亲缘,但那到底是他生身父亲,他不可能真的不管他,该孝敬的时候,他还是会孝敬的,生病了拿银子买药更是本份,这说不过去,谁叫他是儿子呢,这笔银子该掏。

但、但这些人也不能把他当成冤大头,没完没了的压榨啊。

褚守礼手里只有当初卖风筝的几百两银子,而与人合作的那些巨型风筝的提成,他全都给了褚宁,自己没留。

因为那些古灵精怪的图画都是褚宁设计的,他什么也没做,不过是跑了几趟腿,把图纸拿给作坊,所以他是没脸拿那些银子的。

反正有那几百两银子,足够一家人花用的了,拿那么多做什么,没的整日提着个心,睡觉都不踏实。

褚守礼原以为几百两银子能够花用一辈子,没成褚宁给他找了个做果酒的营生,那银子花起来简直比流水还快,一时买果子,一果买酒的,刷刷刷的往外掏,那速度快的他心肝疼。

偏果酒还不能立时变现,需发酵一段时间后才能出售,这就让他的资金暂时不能回笼,所以越发的紧张。

褚家在这种时候缠上来,不停的索取,褚守礼再老实也受不了。

第142章

褚平贵是真的病了,褚家人倒没掰瞎话,不过他病归病,却也没到卧床不起的地步,只是心里憋着火,身子不爽利罢了。

章大夫道是他这毛病需静养,不可再操劳,不然会加重病情,褚平贵很珍惜自己的老命,听了章大夫的话便把地里的事都交给几个儿子,自己老实地待在家里养身子。

他想着长子也是爷爷辈的人了,早该撑起这个家了,以前是他自己放不开手,才没有他锻炼的机会。

现在他病了,操不了心了,倒是正好趁机把手撂开,让长子把家里的事情接过去,现在就试着把这个家管起来。

大郎如今还只是秀才,就有许多应酬交际,将来若做了官,这种应酬交际岂不是会更多,他又要读书,又要应付这些,已经很累了,家里帮不上什么,至少不能给他拖后腿不是,所以需得有人替他撑起场子来。

而这人自然是老大了。

他一个没什么见识的糟老头子可顶不起这么重要的事。

所以现在把这个家交给他,正是时候。

褚平贵他始终觉得五个儿子中,褚守仁是最有本事的那个,把这个家交给他,他很放心。

因着对长子的莫名自信,他倒是很想的开,说撂手就撂手,丁点不去操心,只管专心在家里养病,却不想褚守仁根本挑不起来。

因为褚守义,褚守智和褚守信都不服他。

甚至褚二郎这个小辈,也不服他。

至于说杨氏、白氏和桑氏,那就更不用说了。

凭什么他在树阴下纳凉,却要求他们在太阳底下干活?

凭什么孔氏可以在家里躲清闲,她们就要跟老爷们一起下地?

要干活,大家一块干,要纳凉,大家自然也是一起,谁也不要想占了便宜去。

褚守仁摆出一副官老太爷的架式,企图压制住这帮不省心的,然而没人买他的帐。

别说褚大郎还没做官呢,就是做了官,他们同样也是官老太爷好不好,为什么要受你差遣?

兄弟几个,你想压我,我想反拿捏你,凑在一起那不是干活的,而是搞事的。

当然不是搞正事。

正事他们是一点也不干。

人家地里的麦子收割的时候,他们在斗嘴,人家麦子晒好收仓时,他们还在斗嘴,你说我不干,我嫌你不干,都怕多干一点吃大亏。

就在褚平贵感觉到不对劲,催促褚守仁赶紧把麦子收回来时,一场连绵大雨,直接将褚家的麦子烂到了地头里。

他们颗粒无收。

褚平贵欲哭无泪。

但此事并不只是他们一家没有了这一季的收成这么简单。

种了方家的地,就要交租子,还要承担一半田赋,就算没有收成也要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