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重生夫君求抱抱(261)
拿捏着曾祖母的牌位,威胁祖父,逼迫他继续为他们做牛做马。
回想前世,颜文瑾眼底一片阴霾。
就是在他最痛苦的时候,祖父让徐嬷嬷将绿袖安排在他身边。
从此她一直默默的陪着他,并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呼延如风,哪怕他没有让她做真正的女人,她也没有抱怨过。
至死都在为他着想。
少女跳入火海的那一幕再次袭上心头,颜文瑾心头大痛。
这一世他本不想再她有任何交集的。
前世的她,最大的遗撼就是跟家人分离,所以他想着,这一生不再打扰她的生活,可命运却安排他们再次遇上。
她亦对他产生了情愫。
那么他又怎能让她失望。
可不想,到头来还是伤害到了她。
想到褚宁现在的性子,颜文瑾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愧疚归愧疚,不过他不认为,褚宁会因为这一件事就离开临邕。
但方盛宇坚持他的相法,就是因为颜老太爷的逼迫,褚宁才不得不带着家人一起逃离,因为惧怕颜家背后的宁国公府。
颜文瑾倒不是为自己开脱,他就是担心褚宁遇上危险,所以他将心中疑虑坦诚的说出来,让方盛宇一起分析分析,想找出褚宁离开的真正原因。
起先方盛宇听了这话就火冒三丈,根本没耐心继续听下去,每次都是气鼓鼓的来,又气鼓鼓的走,后来他实在是没有头绪了,才不得不耐着性子听颜文瑾分析。
然后他也认真的思考起来。
以褚宁的性子,确实不应该因为这点小事就离开。
她明知颜文瑾很快就会回来,先敷衍着颜老太爷就是,没必要带着全家离开啊。
而且,她应该明白,颜老太爷势力再大,也不可能一手遮天,而她又不是普通女子,德育书院的山长和他们师父,都是她最得力的靠山,就是吴县令跟前,她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哪里就至于如此呢。
颜文瑾与方盛宇一起,将褚宁全家近段时间的行踪都细细梳理了一遍,终于所现了端倪。
原来问题出在兴宁寺那窝淫、贼身上。
“肯定是褚三哥怕秦氏名声坏了,连累几个女儿,这才要离开临邕城的。”
方盛宇虽跟褚宁论哥们,但他还对褚守礼的称呼一直没改,还是叫着褚三哥。
颜文瑾脸色凝重,“怪不得他们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这是要彻底绝了踪迹,与他们所有人都一刀两断吗?
颜文瑾心头大痛。
宁宁,你到底还是怪我了。
“公子,太子催您进京。”
两年的时间,颜文瑾几乎走遍了整个大夏,却依旧没有找到褚宁的下落,他就想着去一趟西北看看,那里是先康王现自称兴元帝的地盘。
自立为国的西元常年战乱,人口管理的比大夏要松散,便是没有户契,只要有银子,也可以落户。
他怀疑褚宁一家在那里定居了,不然为何查不到他们的信息。
颜文瑾接过书信,粗略的看了一遍,“收拾东西,回京。”
第219章
“这是我家的宅子,凭什么不让我们进?”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临邕城还是那个临邕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有的人也还是以前那副德性,从未改变过,比如褚平贵,比如老陈氏。
倒是方盛宇,如今的身份与以前不一样了,成了秀才老爷。
他也跟吴羲彬一样,过了院试后没有去县学,仍旧留在青云书院继续读书。
因为他不喜欢县学的风气,也不喜欢那里的人。
比如褚大郎。
看到他,就生理性的厌恶,所以他才不会恶心自己呢。
因着马上就要秋试了,他这段时间比较忙,有些时间没来褚家转转了,这日清早,他特意让柱子绕道到西城,想着看一眼褚家,再去书院。
结果不成想,一大清早的,就有人冒出来隔应人。
听到吵闹声,方盛宇掀起窗帘去看,就见褚平贵和老陈氏正堵在褚家门口,闹着要撬锁,然而林捕头站得跟座山一样,动也不动。
马车尚未停稳,他就利索的跳了下去,“都让开!”
一句话成功的将围着看热闹的人喝退。
整个临邕城的人都知道方三少爷脾气不好,特别是从褚宁离开后,他更是直接变成了炮仗,随时随地都会炸,谁要敢让他不爽,他就能炸了对方的肺管子。
可谓十分嚣张。
不过方家在临邕地界的地位,本就没人轻易敢招惹,如今又出了方盛冀这个前程似锦的六品昭信校尉,更没人跟敢得罪他们家了。
且方盛宇自己也是有本事的,去年,也就是他十六岁的时候,跟升级打怪是的,县试,府试和院试连考连过,成为临邕县最年轻的秀才之一,是在知府大人跟前都挂了号的才俊。
试想这样的人,哪个没长眼的敢招惹。
更何况他还有一身好功夫,等闲之人近不了他的身,就是想暗戳戳的下个黑手都不成。
所以他嚣张归嚣张,倒也没有真做什么不得了的事。
谁会想不开,招惹他呀,又不是闲着没事干了。
这不是他一声呦喝,众人立即如避洪水般闪到了一边,就怕慢了被他教训。
方盛宇黑沉着脸,如一尊煞神是的,大步走过来,“林捕头,这是怎么回事?”
林捕头看到他过来,目光闪了闪,“这两人自称是褚老弟的爹娘,想要撬锁进宅子。”
方盛宇冷笑一声,“屁!褚三哥早就跟他们没关系了,连族亲都算不上,他们哪来的胆子霸占别人的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