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农女:重生夫君求抱抱(261)

作者:水边的芦苇 阅读记录

拿捏着曾祖母的牌位,威胁祖父,逼迫他继续为他们做牛做马。

回想前世,颜文瑾眼底一片阴霾。

就是在他最痛苦的时候,祖父让徐嬷嬷将绿袖安排在他身边。

从此她一直默默的陪着他,并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呼延如风,哪怕他没有让她做真正的女人,她也没有抱怨过。

至死都在为他着想。

少女跳入火海的那一幕再次袭上心头,颜文瑾心头大痛。

这一世他本不想再她有任何交集的。

前世的她,最大的遗撼就是跟家人分离,所以他想着,这一生不再打扰她的生活,可命运却安排他们再次遇上。

她亦对他产生了情愫。

那么他又怎能让她失望。

可不想,到头来还是伤害到了她。

想到褚宁现在的性子,颜文瑾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愧疚归愧疚,不过他不认为,褚宁会因为这一件事就离开临邕。

但方盛宇坚持他的相法,就是因为颜老太爷的逼迫,褚宁才不得不带着家人一起逃离,因为惧怕颜家背后的宁国公府。

颜文瑾倒不是为自己开脱,他就是担心褚宁遇上危险,所以他将心中疑虑坦诚的说出来,让方盛宇一起分析分析,想找出褚宁离开的真正原因。

起先方盛宇听了这话就火冒三丈,根本没耐心继续听下去,每次都是气鼓鼓的来,又气鼓鼓的走,后来他实在是没有头绪了,才不得不耐着性子听颜文瑾分析。

然后他也认真的思考起来。

以褚宁的性子,确实不应该因为这点小事就离开。

她明知颜文瑾很快就会回来,先敷衍着颜老太爷就是,没必要带着全家离开啊。

而且,她应该明白,颜老太爷势力再大,也不可能一手遮天,而她又不是普通女子,德育书院的山长和他们师父,都是她最得力的靠山,就是吴县令跟前,她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哪里就至于如此呢。

颜文瑾与方盛宇一起,将褚宁全家近段时间的行踪都细细梳理了一遍,终于所现了端倪。

原来问题出在兴宁寺那窝淫、贼身上。

“肯定是褚三哥怕秦氏名声坏了,连累几个女儿,这才要离开临邕城的。”

方盛宇虽跟褚宁论哥们,但他还对褚守礼的称呼一直没改,还是叫着褚三哥。

颜文瑾脸色凝重,“怪不得他们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这是要彻底绝了踪迹,与他们所有人都一刀两断吗?

颜文瑾心头大痛。

宁宁,你到底还是怪我了。

“公子,太子催您进京。”

两年的时间,颜文瑾几乎走遍了整个大夏,却依旧没有找到褚宁的下落,他就想着去一趟西北看看,那里是先康王现自称兴元帝的地盘。

自立为国的西元常年战乱,人口管理的比大夏要松散,便是没有户契,只要有银子,也可以落户。

他怀疑褚宁一家在那里定居了,不然为何查不到他们的信息。

颜文瑾接过书信,粗略的看了一遍,“收拾东西,回京。”

第219章

“这是我家的宅子,凭什么不让我们进?”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临邕城还是那个临邕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有的人也还是以前那副德性,从未改变过,比如褚平贵,比如老陈氏。

倒是方盛宇,如今的身份与以前不一样了,成了秀才老爷。

他也跟吴羲彬一样,过了院试后没有去县学,仍旧留在青云书院继续读书。

因为他不喜欢县学的风气,也不喜欢那里的人。

比如褚大郎。

看到他,就生理性的厌恶,所以他才不会恶心自己呢。

因着马上就要秋试了,他这段时间比较忙,有些时间没来褚家转转了,这日清早,他特意让柱子绕道到西城,想着看一眼褚家,再去书院。

结果不成想,一大清早的,就有人冒出来隔应人。

听到吵闹声,方盛宇掀起窗帘去看,就见褚平贵和老陈氏正堵在褚家门口,闹着要撬锁,然而林捕头站得跟座山一样,动也不动。

马车尚未停稳,他就利索的跳了下去,“都让开!”

一句话成功的将围着看热闹的人喝退。

整个临邕城的人都知道方三少爷脾气不好,特别是从褚宁离开后,他更是直接变成了炮仗,随时随地都会炸,谁要敢让他不爽,他就能炸了对方的肺管子。

可谓十分嚣张。

不过方家在临邕地界的地位,本就没人轻易敢招惹,如今又出了方盛冀这个前程似锦的六品昭信校尉,更没人跟敢得罪他们家了。

且方盛宇自己也是有本事的,去年,也就是他十六岁的时候,跟升级打怪是的,县试,府试和院试连考连过,成为临邕县最年轻的秀才之一,是在知府大人跟前都挂了号的才俊。

试想这样的人,哪个没长眼的敢招惹。

更何况他还有一身好功夫,等闲之人近不了他的身,就是想暗戳戳的下个黑手都不成。

所以他嚣张归嚣张,倒也没有真做什么不得了的事。

谁会想不开,招惹他呀,又不是闲着没事干了。

这不是他一声呦喝,众人立即如避洪水般闪到了一边,就怕慢了被他教训。

方盛宇黑沉着脸,如一尊煞神是的,大步走过来,“林捕头,这是怎么回事?”

林捕头看到他过来,目光闪了闪,“这两人自称是褚老弟的爹娘,想要撬锁进宅子。”

方盛宇冷笑一声,“屁!褚三哥早就跟他们没关系了,连族亲都算不上,他们哪来的胆子霸占别人的民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