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先生,余生请多指教(132)

作者: 孤木无兮 阅读记录

不过才三月初,他们就把所有的材料订好,运输的工作也都安排好了。

三月中旬,江言去锦城参加了个复试回来,悬崖村的路也差不多快通了。等三月末一到,就准备往悬崖村赶。

因为悬崖路十分特殊,没办法用寻常的水泥地砖铺路。所以,这次采用的材料是极其牢固又简单的钢管。

这些钢管装在一辆辆货运三轮车上,压的三轮车胎都往下陷了一些。

三轮车挨个儿排着队,准备跟江言出发去悬崖村。

陆柠、季旋和李洁,带着黑木和阿铁也赶来拖县跟江言汇合,打算跟着去悬崖村看看再回来。

就连郑程,都忍不住跟着跑来凑热闹。

再不济郑程也是土木工程出身,好歹能给些意见。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悬崖村出发,货运三轮车发出轰隆隆的响声,连路吸引了无数注意力。

前往悬崖村的路,最狭窄的只有一米二。三轮车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是0.8米,倒是能过,却得小心翼翼才行。

等好不容易安全到达悬崖村,江言才真正松了口气。

而早就接到江言电话的村长史莫支,早已带领村里的老老少少,等在了悬崖村的悬崖下。

这些人里面,还有陆柠之前见过的曲比阿火和吉伍阿牛。

第123章 大部队出发

阳春三月,春天栖息的月城已有不少花绽放的姹紫嫣红。

与月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积雪刚融化的悬崖村,依旧需要穿棉袄御寒。

江言几人坐在头一辆引路的马车上,李县长和王秘书坐在后面一辆三轮车上。

马车刚刚挺稳,史莫支村长就迎了上来。

他紧握住江言的手好一阵感谢:“感谢江老师,路上辛苦了。真不好意思啊,又让你们破费了。”

江老师每个月都会分一部分工资来补贴学校,这些事情,他这个村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别的感谢不了,只能保证以后江言有什么事儿需要帮忙的,尽管去找他。

江言微微一笑表示知道了,随后给他引荐后一辆车下来的李县长。

“啊,县长大人怎么亲自来了。”史莫支有些拘谨和紧张,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县长,这是他见过最大的官,他们这种平头百姓怎么能不紧张。

别看他是村长,但跟其他村民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县长哈了口气,搓搓手心又揉了揉被冻僵的耳朵。

刚走过来就听史莫支说什么县长大人,他立马板着脸不悦道:“什么大人不大人的,咱们新中国成立了这么多年,哪儿还有什么大人。我也不过是拿着国家的钱,替国家和人民办事的人而已,莫支村长可别再说这种话了。”

吃着国家饭就该替国家办事、替人民办事,哪儿能摆谱、端着。

“啊?”史莫支愣了半响,反应过来连忙答应,“欸,好,李县长,县长。”

他在心里定义,平易近人,是个好县长。

陆柠跟江言对视一眼,眼里的笑意加深了几分。

还好拖县遇到的是李县长,要换成是别人,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这么容易办成这些事儿。

寒暄过后,史莫支便喊人开始着手将三轮车上的钢管给下下来。

钢管原本的长度很长,经过好几次激烈的探讨后,才终于确定好每一节钢管的长度。

这些钢管已经在厂家完成了加工改造,全都切割成预订的长度。

还留了上螺丝的空,等安装的时候拧上大螺丝固定钢管。

所以,这次卸货,卸的不仅是钢管,还有螺丝。

这些全都分门别类,卸在史莫支和村里人早已铺好的草垫子上。

黑木和阿铁不用人说,直接跟村里人一起开始闷头搬钢管。

而李县长和陆柠、江言等人,则被请到了旁边的小屋里去喝茶、烤火。

两间小屋此时都是大打开来,一间用来接待,另一间则是用来给村里人轮流补给的补给站。

等歇了一会儿缓过气来,李县长才跟着来到悬崖下,抬头望着悬崖村的位置眉头紧锁。

他朝史莫支问:“这条路就算把钢管搭起来也难走,而且,钢管没有那么好搭,很危险。”

毕竟这几近垂直的悬崖,坡度这么斗,怎么样都危险。

他担心会出什么问题,所以,还是得跟史莫支提个醒。

史莫支敲了敲手里的旱烟袋,有些凹陷的眼睛此刻放着灼人的光。

他眯着眼眺望远方,沉声道:“危险也得修,钢管梯再危险,也总比木桩石头块强。要不是有江老师他们还有县长,我们连钢管梯都不用想。”

到底活了五十多年,又是村长,该有的智慧还是有的。

他知道李县长在担心什么,于是继续道:“李县长放心,这些来修路的,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签了免责书的。每家最多只出一个人,家里独子未婚无后的不要,女人不要。”

既然决定了要修这条路,那么就要修好,同时也得自己承担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平常上下山都有可能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更不用说是站在上面修路。

事先就把所有的事情说好,自愿报名。万一真有情况,也没有办法。

听到这里,李县长十分动容。

他沉默片刻才郑重道:“修路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主要是得保证乡亲们的生命安全。每天就算一米都修不了,那也没关系。反正就这么长的路,肉眼可见,咱们慢慢儿来,不着急。”

如果因为修路这个事情造成人员伤亡,那这个路不修也罢。

上一篇: 在劫难逃 下一篇: 良意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