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生,余生请多指教(148)
有多少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儿,等有能力面对足够的风险时,再去想其他的。
她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这种正儿八经的保守派,只适合做些小生意,或是退居幕后,挣点分红得了。
江言挑眉道:“富贵险中求,要想把生意做大,需要点冒险精神。”
他正了正神色,继续道:“不过这事儿还早,等把其他事情落实好,咱们再跟季旋和李洁开会商量商量,看他们是什么意见。”
这事儿不是哪一个人能单独决定的,上千万贷款,得每个股东都同意才行。
陆柠晃了晃神,回过神来,努努嘴道:“那是当然。”
随即,她又叹了口气道:“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总归是要继续下去的。”
就算以后有什么计划,那也得以后再说。现在正处于公司加速扩张期间,她不能临阵脱逃。
而且,谁会嫌钱多呢,她还这么年轻,总不能以后直接回家养老吧。
抛开杂念,陆柠又回到了工作狂的状态。
即便是过年,她都只在安市家里待了一天,大年初一就赶回锦城,争分夺秒进行市场调研。
江言也一样,抽了两天空回家,之后就跟陆柠一起待在锦城,秒变工作狂。
两人在阮桑眼皮子底下忙的团团转,这让阮桑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
她虽然不是特别清楚陆柠和江言在忙什么,但大致知道陆柠公司最近在考虑来锦城买地的事儿。
看着两人大过年都在忙前忙后,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留,她心里有些发愁。
愁眉苦脸间,她忽然想起隔壁街老姐妹家的孩子在锦城的国土局上班,这几天正好在家过年。
国土局,顾名思义,是要管土地的。等年初二一过,她倒是可以厚着脸皮去打听打听。
想到这里,她脸上的愁容稍减,还开始时不时问陆柠一些问题。
忙着调研的陆柠,可没想到自家姥姥问这些是干嘛的。
她只以为阮桑是担心她,长辈正常问候而已。
可当阮桑年初三拎着一堆东西出门没多久,又跑回来拎着她和江言出门见客时,她才反应过来这事儿。
江言和她一样懵,没想到隔壁街就有专业人士,而且是内部人士。
两人也没急着去找阮桑刨根问底,反倒是先恭敬且谦虚的请教起问题来。
隔壁街王大婶的孩子王然今年三十五岁,大学毕业后就去了锦城的市国土局上班,现在在双华区的国土局当科长。
十来年的工作经验,对锦城的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熟的不能再熟。
往常王然就听他妈说过陆柠在凉州做生意,而且短短三年时间,就把小生意做成了大生意,居然还成立了房地产公司。
对于这样的人才,他心里是好奇的。而且,如果有机会,他也想引进这样的人才和企业。
最好就来他们双华区开发,双华区虽然属于锦城的二圈层,发展没有主城区好,但胜在有机场。
他觉得,如果陆柠他们来锦城发展的话,从双华区开始是比较好的。
一来陆柠姥姥家也是他自己家所处的位置就是双华区,陆柠对这儿比较熟。二来因为是二圈层,地价便宜的多,甚至只当的到周边的县镇。
当然,有利就有弊。弊端就是这儿位置太偏,修的房子可能不会好卖。
销售周期长,投入进去的资金迟迟得不到回正,这会有风险。
总之,王然尽心尽力,将双华区的优劣势都给陆柠和江言说了一遍。
当然,其他区的情况,他也简单做了介绍,重点突出其他区地价的贵。
陆柠和江言埋头苦记,似乎想将王然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这让王然心生几分愧疚,忍不住提醒道:“其实,我觉得如果有机会,资金又比较充足的话,也可以先把眼光放在主城区的位置。今年的地价不会太高,你们拿了地就赶紧开发,先回个本赚个钱。”
然后再在双华区拿几块大的地,分批次开发。
就算现在的双华区再不行,等几年后,这儿的地价肯定是会涨的。
多拿点地,就算以后不开发,转手卖出去也是好的。
陆柠笔尖微顿,抬头看了看王然幽幽道:“王大哥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第138章 拿地
就刚刚,王然还在极力劝陆柠买双华区的地来着,转眼就让买市区的地,这转折来的太突然。
王然老脸一红,讪讪道:“锦城毕竟是省城,机会多多,买哪里都是赚。现在就看你们的资金实力,能买啥就买啥,尽量多赚钱才是真的。”
赚其他区的钱,然后来双华区投资。他准备把眼光放长远,以后回来多跟陆柠洗脑、呸、是沟通交流。
陆柠笑了笑没再多说,有一点她是非常赞同的。
那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选主城区的地块。
毕竟离市中心近,肯定会比其他地方好卖的多。
在王然这儿吸取了一堆非常有用又实在经验后,陆柠和江言又开始重新调整计划。
最终,他们把目光瞄向市区浣花公园附近,一块二十亩的小地块。
这块地起拍楼面地价是八百块钱一个平方,地价就直接赶上了泸镇的房价。
好在面积小,所以五百多万就能买下来。
确定好要买这块地后,陆柠和江言就跟季旋和李洁一起开会,把这事儿落实下来。
许是因为受地震的影响,经济不景气。又许是因为这块地太小,蚊子肉不够塞牙缝。
总之,拍地这天,来竞拍的居然只有两家公司。而且,其中一家还是陆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