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先生,余生请多指教(153)

作者: 孤木无兮 阅读记录

而且,就算有钱,也不是每个人都舍得拿出这些来捐赠的。

比起让江言留在高山小学,李明觉得还是放他出去挣钱的好。

江言喝了口水笑道:“那可不是这样算的,你们更伟大。”

“对了,有没有村民种染草?”他转移话题问道。

种染草是陆柠给村里提的建议,如果有人种出来,陆柠就来收种好的染草,按照市价来给。

左右真丝线纺染线都会买染草,如果品质差不多,那真丝线纺就收悬崖村种出来的。

李明推了推眼镜点头道:“村里有大半都种了,待会儿带你们去转转,顺便让他们把之前存的都拿出来,这次你们下山可以带下去。”

种染草,要么重新开荒,要么占用自家的山地。

在确定染草能真正卖钱之前,村民们肯定是不愿意大面积种植的。

对此,陆柠和江言都表示理解。

种不种的,全看个人,他们不强求。而且,收的话,陆柠只收有品质保障的。

第142章 收染草

悬崖村的路虽然修通了,但常年避世不出,导致大伙儿的思维还停留在老旧阶段。

村里的老乡们除了种洋芋、圆根卖,也只能想到放羊卖羊。

但是,小羊羔价格贵,并非每家每户都能买的起。

一只羊不好养,多只羊养不起。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只能种地卖农作物,或是依旧自给自足。

陆柠和江言倒是有买小羊羔的钱,也可以帮村里买些小羊羔,但他们不会这样做。

免费得来的东西往往不受人珍惜,村里的路铺好了,之后更多的是资助高山小学的孩子们。

这次过来,陆柠和江言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高山小学孩子们的学业而来。

李明掏了掏耳朵不可置信道:“你说什么,要接孩子去锦城上学?”

他怀疑自己是幻听了,否则怎么会听到江言说要接高山小学的孩子去锦城上学。

锦城,那可是省城啊!

要知道,山下县里的孩子,都不一定有机会去省城上学,更不用说山里的。

他觉得,能送到山下的镇上,或是拖县就挺好的,不必耗时耗力去锦城。

另外,去锦城的话,江言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陆柠抿唇一笑道:“李老师没听错,就是去锦城。不过,只能是每一年六年级毕业班的第一名,去的是锦城双华区的棠河中学。

棠河中学没在市中心,也没那些四七九中出名,但也是排得上号的中学。

过去的话,食宿学杂费以及路费,都由我们宁邦集团来给。只是需要孩子自己勤工俭学,挣点零花钱。”

学校有勤工俭学的项目,他们宁邦集团也能提供兼职的岗位。

当然,为避免陷入使用童工的风险,最好还是在学校里勤工俭学的好。

生活费他们会给,所以,孩子挣的钱真就是零花钱,可以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当然,也可以用来自己报补习班,或是存着补贴家用都行。

而他们自己挣的钱,则由他们自己来支配。

原本这事儿江言是准备自己搞的,陆柠听说后,也加入了进来。

来之前他们去了趟乐市看季旋和李洁,季旋和李洁也想凑这个热闹。

索性大家都想做这事儿,就直接从公司拨款来做这个助学计划。

这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花最少的钱,给悬崖村希望,也给能抓住机遇的孩子希望。

李明眼眶微红,嘴唇微颤,好半响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事儿,我去找村长说。”他激动的搓着手道,“这种天大的好事儿,如果有人不识好歹不同意,那你们以后都别来了。”

对后代的教育都不重视的话,还能指望他们能有多感恩?

……

李明去找村长说教育的事儿的时候,陆柠和江言就在村子里转悠。

他们边看村里人种的染草,边通知大家把家里存的染草拿到高山小学的操场上,等会儿就上秤收购。

现在是周末,正好学校没课,就连老师都结伴赶场去了,能暂时借用操场。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的老乡们立马行动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没一会儿,陆柠在学校操场摆摊收染草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悬崖村。

陆柠看这情况,也不再转悠,直奔阿依家去借秤回去收染草。

几年没见,阿依已从小姑娘成长成了一位新手妈妈。她前不久生了个儿子,现在刚满三个月。

陆柠将带的满月礼递给阿依,顺便给襁褓中的孩子塞了个红包。

阿依连忙推辞道:“使不得,陆老师使不得。你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了,不能再要你的东西。”

自打上山的路修通,她都会时常回悬崖村来。要不然,才生完孩子,她肯定是不敢来悬崖村的。

她心里对陆柠和江言很是感激,不想再占人家的便宜。何况,陆柠送的礼,没拆开都知道是值钱的。

陆柠强硬的把东西塞回去,故意板着脸道:“怎么着,你嫌少不成?嫌少也没办法,下次再给你补齐。”

她送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对银手镯,一个两百块钱的红包。

银手镯小,值个几百块钱。加上红包不到一千块钱,她不觉得有什么。

她对阿依这个姑娘印象很好,很喜欢她,也乐意交这个朋友。

然而,阿依却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么贵重的东西。

一番拉扯后,她才终于妥协,但也只是部分妥协。

她坚持道:“手镯我替孩子收下,但红包陆老师还是收回去吧,这实在太多了。”

上一篇: 在劫难逃 下一篇: 良意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