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生,余生请多指教(27)
她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像空中的鸟儿,只要没人折断它们的翅膀,它们就能自由自在的翱翔。
陆柠神色恍惚,对她的话不置可否。
只听李洁继续道:“你呢,陆柠,你觉得你自由吗?在你的这段感情里,你是开心多一些,还是难过、忐忑多一些?你后悔吗?”
原本陆柠可以跟她一样,自由自在想去哪儿去哪儿,也能留在锦城工作。
但因为有江言,她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选择离江言近的地方。也会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下意识顾忌江言。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陆柠微微一愣。
随即,她摇摇头笑道:“我不后悔,感情对我来说是必需品,也是救赎。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人,未来我们也将互帮互助、互相搀扶渡过以后的人生。”
当然,这是在他们能顺利结婚,中途不会分手的情况下的憧憬。
未来太长,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准。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两个人有两个人的活法。只是比起自由潇洒,她更憧憬自由陪伴罢了。
为两个人的美好生活奋斗,这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李洁面露沉思道:“是吗?两个人,更好?”
这个问题陆柠没法正面回答,只好耸肩道:“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但对其他人来说,是不是这样她不清楚。
至于季旋想看看泸镇的创业环境,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还记得在火车上的时候,曾经跟朋友打过电话,电话里提到了准备创业的事儿。
这么多天过去,现在李洁和她一起出现在泸镇,的确令人遐想。不过,这事儿她不好妄自揣测,只能先观察观察看。
说到底,季旋本身也没有什么坏心眼儿,只是想追随心爱之人的脚步罢了。
好巧不巧,等她们收拾完东西下楼的时候,正好遇到准备出门的季旋。
季旋率先打招呼道:“出去啊,要不要一起?我去周围搞个调研,你们呢?”
这一招先发制人,倒是让李洁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就跟在陆柠身旁当鹌鹑,什么话都没说。
还是陆柠回答道:“我们出去吃饭,顺便逛逛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那感情好,要不一起?”季旋抓住机会主动邀请道。
陆柠看向李洁,见她只是挑挑眉,没有拒绝,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她原本还想试探试探自己刚刚的猜测是否正确,就听季旋主动道:“之前在火车上不小心听到你的电话,你是准备在这儿创业?”
第25章 机遇的尾巴
2005年,这依旧是流行创业的一年。
即便没有赶上前些年的时代浪潮,但现在揣上红票子,手拿小灵通,一个人依然可以有勇气,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迈步。
看那些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和摩托车来来往往的商贩,还有街边各式各样的摊贩,他们身上,从内而外都散发出自由且自信的气息。
似乎只要有敢拼敢闯的劲儿,就相信自己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
毕竟前些年有那么多成功的例子,只要能抓住浪潮的尾巴,依旧能搏个好前程。
所以,这种时候,甭管是谁有创业的想法,陆柠都不觉得奇怪。
更何况是季旋这种从小陶冶在商业气息里的人,怎么看,都比她这个职工之家出来的人更有可能创业,也更有生意头脑和经验。
只是季旋突如其来的坦诚,多少让陆柠有些不好意思。但她又打心底里,更加认可季旋这个人的人品。
陆柠轻轻拍了拍李洁微微僵硬的手臂,朝季旋笑道:“是啊,这几天看了些地方,暂时准备就在泸镇了。”
她有创业这个需求,怎么瞒也是瞒不住的,倒不如大大方方承认。
“泸镇的确挺好。”季旋若无其事的点头分析道,“我去了月城和月城周边的镇,都觉得那些地方差点意思。倒是泸镇交通便利,又是交通枢纽,要真能好好做,一定不会太差的。”
做生意其实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再者,还有一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重镇里做生意,总不会太差。
陆柠点头赞同道:“没错,做生意嘛,慢慢来就好。”
到底跟季旋不是很熟,所以她点到为止,没再继续多说什么。
商业街核心位置卖小吃的比较多,往外走才有面馆和快餐店。几人在找了家面馆,一人点了碗面,先把午饭解决了再说。
至于面钱,在陆柠和李洁付款前,就被季旋抢先一步付了款。虽然这期间李洁都没怎么搭理他,但他还挺乐在其中。
吃过午饭,陆柠要看房,季旋要调研。但泸镇就这么点大,走来走去,都是这么些地方。
于是,在季旋有意无意的促成下,他们又一起看起了出租房。当然,在看房的途中,还顺便调研了一些商铺和小摊贩。
租房开培训班,在选择的位置上,首先就得排除农贸街,只能在国道街和商业街上做选择。
陆柠比较倾向商业街,因为商业街本身就是繁华的主街,来往的人多。加上往安宁河的方向有个铁矿小学,在旁边开培训班就挺好。
但是,繁华的商业街过于嘈杂,商业气息浓郁。两边的房子大多都是只有一层楼的商铺,很少有两层楼的。
两层楼的大多还都是商铺背后的自住房,或是一楼用于做门市,简陋的二楼同步出租只用于居住的房子。
所以,陆柠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国道街。
国道街虽然是在国道上,来往车辆较多,但比起满是叫卖声的商业街来说,还算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