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攻略(56)
沈扶一听,还没开口,却突然已经不想开口了。
游逸卿哪里猜得到沈扶现在想的是什么,他自觉自个儿十分了解沈扶为人,于是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依我说啊,你就该早些成家立业,娶一位夫人,也好过天天都是一个人过啊。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女儿都已经这么高了。”
说着,游逸卿还比划了一下。
沈扶敛了神色,淡淡道:“若我未曾记错,游兄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不就是去年吗?”
游逸卿噎了一下,尴尬笑了笑:“那还是比你年长了些,更多些阅历嘛。”
沈扶状似同意地点了点头:“是。比我年长一岁,确实是有倚老卖老的资本。”
游逸卿:……
“好了好了,那个……青砚找我有什么事,说来听听,能帮得上的,我定然在所不辞。”
沈扶想了想,确实不想再开口了。一来游逸卿此人除了公务,别的事情都不靠谱;二来,心里的事情过于繁杂,他确实不知该如何开口。
“青砚?”游逸卿瞧他不说话,试探着喊了他一声。
沈扶回过神来,说道:“也没什么。我就是想问一下,关于朝中近来议论的立后一事,你可打算上疏?”
“那当然啊,现在朝中恐怕只有栾党的人不愿让陛下立后了。”游逸卿说道,“你瞧,陛下都快要册封皇后了,你却还是一个人,陛下还是你学生呢。依我说啊,你就该早点娶一位夫人……”
眼看着他又要开始滔滔不绝,沈扶连忙打断了他:“奏疏可写完了?”
游逸卿一怔,点了点头:“写完了。”
“可否给我瞧瞧?”
游逸卿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从桌案上取来那道已经写好了奏疏,递给他。
“怎么,青砚想看看我写的奏疏如何,指点一二?”游逸卿笑了笑。
沈扶迅速浏览一遍,然后将折子合上:“写得不错。君舒,我记得你之前看上了蔽府上那幅梁诗琰的真迹,择日我将它送来给你。这道奏疏,就归我了。”
梁诗琰是前朝的一位书法大家,现在他的一幅作品正挂在沈扶家里。当初段明烛在送他神武大街的那座府邸之时,将这副真迹一并送给了他,作为装饰品挂在家里。后来,有一日游逸卿去他家做客,看到这副真迹,一眼便喜欢上了。只可惜君子不夺人所好,他虽然喜欢,却也并没有占为己有的意思。
但让游逸卿没想到的是,如今沈扶居然要把这副价值连城的真迹送给他,只为交换这道奏疏。
“你……你没发烧吧?要我写的奏疏作甚?你自己不会写啊?”游逸卿看着他,十分纳罕。
“就这么说定了。”沈扶理所当然地把那折子收入袖中。“多谢了。”
“……”游逸卿简直无语。“等等,这折子我明天就要呈上去了,你现在把它拿走,我怎么办?”
“哦。”沈扶像是突然被他提点到了,于是又从荷包里取了两块碎银子递给他。“这是润笔费。劳烦游兄今晚熬个夜,重新写一份了。”
说罢,沈扶起身告辞。
游逸卿看着手里的二两银子,又抬头看看沈扶,满脸不可置信。
“什么人啊这是……”
--------------------
游逸卿这个角色大家应该还记得吧~之前曾经帮助沈扶查他家的那个案子,在12章。
第36章 情难言(八)
沈扶离开了游府,游逸卿惊讶之余,连出门相送都忘了,最后还是游府的管家将他送了出去。
游少夫人走进屋里,看到自家夫君愣怔模样,不禁面露疑惑:“夫君这是怎么了?”
“刚才青砚用一幅真迹,换了我一份奏疏。”游逸卿回过神来,默默说,“夫人,我写的奏疏,原来已经值一幅真迹的钱了。”
“沈大人他要夫君的奏疏作甚?”
“谁知道呢,他是不是发烧了?”游逸卿也十分纳罕。
游少夫人本就是大家闺秀,出阁之前就读过不少书。再加上游逸卿会经常跟她说一些朝政之事,所以她想到近日朝堂上发生的一些事情,问道:“是让陛下册封皇后的奏疏?沈大人难道不会自己写吗?”
游逸卿默默道:“他要是不会写,那天底下的文人就没有会写的了。”
游少夫人斟酌一二,说:“既然会写,那就是不想写,所以才把夫君写的直接拿去了?”
游逸卿想了想,好像也只能做此解释:“可是他为何不想写?陛下可是他的亲学生啊。”
“原来这位沈大人还是帝师?”游少夫人眸中流露出一丝惊讶,说,“他是不希望陛下册封皇后吗?”
游逸卿愣了愣,说:“这个沈青砚,自己没有夫人,难道还不想让陛下有皇后?”
游逸卿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沈扶为何非得要拿他的那封奏疏。
片刻过后,游逸卿不想再继续思考那个恼人的问题,于是问道:“妍儿睡下了没有?”
提起女儿,游少夫人温声道:“妾身是哄她睡着了才过来的。”
游逸卿点了点头:“时辰不早了,那你也去睡吧。”
游少夫人问道:“夫君不与妾身一同歇息吗?”
“沈青砚把我写好的折子拿走了。”游逸卿看了看还被攥在手心里的二两银子,仿佛在自言自语。“我得连夜再写一封。”
***
一灯如豆。沈扶坐在案前,誊抄着游逸卿的那份奏疏。抄了开头几句,却又停了下来。游逸卿的文风向来如此,骈四俪六,咬文嚼字,恨不得字字珠玑,句句用典。总之,文风华丽到极致。也正是这样的文风,当年入了先帝的眼,钦点为延熹九年的探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