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凰后/母后乖乖让朕爱(137)
“太子没事。”站定,看向德全,皇后吐出的就是这四个字。
无视德全的反应,皇后踏入了寝宫,随着得庸的进入,玄月宫关门了。
“本宫想一个人静静。”随即,整个玄月宫空无一人,只剩得庸站在寝宫外,静静的守着。
静,除了静,还是静。
没有嚎啕大哭,更没有无言抽泣,也没有异常的举动,皇后就是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整个人看起来就是一般的睡眠无异,可是却没有人看到,放在胸口的双手却一直没有松开,紧紧地握着,直到关节发白。
除尽了初春的含义,暖春的早晨,不止有着温暖的气息,还有着夏天即将到来的明朗。
一大早,大殿之外已经站齐了等待上早朝的大臣们,看着一个个那眉头紧锁的样子,也知道没几个人睡好觉,都是彻夜无眠吧。
独孤韵来到的时候,看到躬身向他见礼的大人们,压下了心中的厌恶和烦躁,依旧保持着温文儒雅的神态。
随着早朝的钟声,独孤韵率先踏进了大殿,和众大臣一起等候皇帝大驾。
而目光也看向了皇帝背后专设的帘子,她今天会出现吗?
她还好吗?
虽然遣过去的太监回来说,玄月宫没有什么动静,可是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更加的担心。
“皇上驾到”随着德全的声音传来,群臣齐拜。
“皇后驾到”而随之传来的声音,却不止让群臣惊讶,就是独孤离也是闪过了诧异的眼神,流转的眸子,掩去了深思。
独孤离没有坐下,也没有相迎,只是看着身着盛装的皇后一步步的走近,走上玉阶,落座于身后。
“众位爱卿平身。”独孤离落座,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位臣子没有想到皇后会在这种敏感时刻出现在早朝上,本来想好的急于一吐为快的谏言却全都更在了喉咙里,说不出来,面面相觑,一时间,居然无人进谏。
“众位爱卿昨儿个夜里不是忙着求见吗?怎么今儿个全哑了,难道都集体中毒了吗?”独孤离看着一言不发的臣子们,冷冷的说道。
这不明摆着是因为皇后的到来,而有口难言吗?
难道皇后的影响力已经大到让他们有所忌惮?还是有什么皇后不能听的?
这朝中上下,攸关国事,又有哪一样,皇后不知道的。
他们现在才顾虑,是不是太多余了。
“皇上,臣斗胆,臣听闻太子失踪,不知可是真?”左相殷祁刚理所当然的当起了这敲门砖,这层窗户纸怎么也得捅破。
毕竟连丞相都出马了,亲自负责此案,再说案发地距离京城并不远,更何况,出动了京城里所有的捕快,还有御林军的参与,这些不都表示宫里出大事了吗?
更何况,消息明确的指出了是太子出事,如果不是的话,又有谁胆敢如此放话,制造谣言。
“殷爱卿是如何得知太子失踪的?朕倒是好奇了。”独孤离也不怒,反正今天这事已经在预料之中,但是他明明下过旨意不许外传的,怎么会弄得满城皆知呢?
这背后又有什么让人想不到的阴谋呢?
太子失踪一事的发展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的预期发展,而这一切却也脱离了他的掌控。
“皇上,不是宫中侍卫传信的吗?”殷祁刚闻言,惊诧出声。
环视之中,朝中各位大臣也是如出一辙的表情。
“宫中传言,好大的胆子,是谁敢假传圣旨?摄政王,朕命你十天内,查出假传圣旨之人,朕要看看究竟是何许人也?”独孤离阴冷的话语提高了语调,怒火瞬间满布整个大殿。
“臣遵旨。”摄政王权相宇躬身领命,心中也不由大为惊讶,究竟是谁?胆敢冒犯天威,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只怕这背后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太子?
“太子是出宫了,是本宫亲自送太子出宫的,至于太子去哪里了?太子现在在何方?本宫以为这没必要向各位大人交代吧,如若以后,本宫再听到任何人口中有辱太子,诅咒太子的话语,那么别怪本宫到时候翻脸无情。”冰冷的话语从帘子后传出,这让朝中大臣都为之一震,皇后这是明显的威胁。
不管以后,谁也不能再提太子失踪,或者是别的什么,但凡出口关于太子不好的事情,必然会有一个诅咒太子之嫌,这罪名可不轻。
那么太子是真的没事,还是......
朝中各位大臣此时是千思百转,被这所发生的一切搞得云里雾里。
“还有何事启奏?”独孤离看着大殿之中,面色沉重的臣子们,冷声问道。
心中却对皇后此举有了思量,皇后是不会承认太子失踪一事的,不管是出于自身的处境考虑,就是从私心里,他也能理解,皇后怎么会相信太子就那么没了呢。
可是,皇后的反应太过反常,昨晚发生的那一幕,在听闻太子出事的那一刻,皇后的表情,皇后最直接的反应,清晰的浮现脑海。
甚至皇后在丛林中失常的举动,这都表明了皇后已经知道太子真的出事了,也确信太子凶多吉少,可是,今天,她的反应却又让人意外。
他本以为,皇后就算再坚强,她也得有个缓冲的时间,有个整理的过度。
可是没有,什么都么有,一夜之后,皇后依旧是皇后,前天,昨天,今天,甚至明天,皇后依旧是皇后。
随后的早朝,再无任何相关太子的话题产生,也没有任何关于太子的话题提出,太子一事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