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凰后/母后乖乖让朕爱(381)
更何况,她还和楚国的朝阳帝,以及各位王爷之间暧昧不清,如此不贞不洁的女子,又如何能母仪天下。
最为主要的是,这皇后也是死而复生,那又有谁能保证当年的太子殿下会不会死而复生。
这一山不容二虎,一国岂容二主,如果太子回来了,这奉天岂不要天下大乱。
打着为天下,为苍生,为社稷的高尚旗帜,皇后必须废。
更甚者有人提出了,这封后大典是必须的程序,可是皇后这里迟迟未进行,这是对先祖的不敬,也是对皇族的侮辱。
看着苦口婆心,尽忠谏言的臣子们,独孤韵恨不得一个个拖出去斩首示众,可是,他不能。
听着他们冠冕堂皇,又义正言辞的话语,看着他们那激动不已,一副为国尽忠,为君死而后已的神态,独孤韵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他们,真的是为了这天下,为了黎民苍生吗?
真的都是为了他这个皇帝吗?
他们是为了自己吧。
一旦他们所支持的势力失势了,那么他们的日子又怎会好过?
“冬位爱卿的心意,朕明了,朕自然会铭记各位爱卿的衷心,至于今日之言,朕会替各位爱卿向皇后转达,朕乏了,冬位爱卿退下吧。”独孤韵狠狠压下心中的愤怒,语气温和的说道。
却不想,这话一出口,年龄相对长一些的大臣,倏然住口,惊惧万分的看着皇上,徒留下一干年轻朝臣依旧在哪儿喋喋不休。
“皇上三思啊。”不等年轻朝臣反应过来,年老的臣子们已经匍匐在地上,连连叩首,面如死灰,好似就要被杀头了一样。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朝御书房来了。”就在独孤韵深呼吸控制脾气的,门外已经传来了太监的通报声。
这不由让他感到一阵心安。
果不其然,在场的所有臣子不约而同的闭了口,愣愣的看着独孤韵。
年长者是一脸的忐忑和恐惧,年轻者则是一脸的无畏和期待。
“直接请皇后进来,可别让娘娘受累了。”独孤韵对于青青的到来也有些意外,这三月未满,按理说,青青是不会走出这栖凤宫的,怎么就出来了。
“娘娘,请进。”没一会,御书房外已经传来了轻柔的脚步声。
只见一道瘦弱的身影慢慢的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而这让御书房中还匍匐地上的老臣们颇为尴尬。
“臣妾参见皇上。”青青随意一扫御书房内的情况,微一笑。
“皇后免礼,怎么出来了,有没有累着?”独孤韵已经起身相迎,新手扶着青青想坐向一旁的位子上,可是环视之下,才发现,这里哪还有什么空位,即使有也被这些朝臣给拦住,站满了。
“坐这吧,来人奉茶,红枣茶。”独孤韵扶着青清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而这更让在场的朝臣们不满了。
可是面对皇后,这个他们讨伐了许久的皇后,他们却又吐不出半个字来。
“皇上这是……?”眼中有着淡淡的疑惑,青青的目光扫向了书房中这站着,跪着的众位朝臣,问道。
“臣等叩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虽然那扫视的目光淡然无波,可是却不自觉的让在场的朝臣们全都跪地参拜。
“各位大人免礼,妾身是不是打扰到皇上了?”青青处之坦然的开口了,话语出口的同时,祥瑞也转向了一旁的独孤韵身上。
“没有,各位爱卿正跟朕讨论,什么时候举行这封后大典最为合适,考虑到皇后的身体状况,这不刚说着,皇后就来了。”独孤韵这自然的转换让在场的朝臣们都睁大了双眸,皇上这话一出,不就完全扭曲了他们的愿意。
他们要求的是废后,而非封后。
“让皇上费心,更让各位大人劳心了,本宫再此就先谢过各位大人。”青青说罢就要起身,却被独孤韵压住了就要站起的身子,这么折腾,他可不取保征,这青青的身子能否承受得了。
他可是牢牢记得那老神医的叮嘱,孩子未满三月之前,青青最好不要有所动弹,静养就好。
“这是他们该尽的本分,各位爱卿意下如何?”独孤韵这话一说出,温润的眸子扫过还弄不清楚状况的各位朝臣,亲切的问道。
“皇上,没想到各位大人如此的识大局,要不直接拒绝了朝阳帝,这奉天和楚国就和睦不在了”青青这一句话,就让本还想趁机开口的年轻臣子们的话全都哽在了口中,吐不出来。
一旦他们现在开口,就已经不是简单的废后的问题,那就关系到了奉天和楚国之间的友好安定了。
一句话,不止成功的堵住了朝臣的嘴,还让他们从此不也在轻易提此话题,独孤韵看着青青的目光中有着更多的欣慰和骄傲。
他就知道,青青依旧是青青,并不会因为她的剑蒙尘了就会觉得不在锋利。
“这是臣等应尽本分,臣等告退。”此时此刻,他们不好在多言,只能请辞。
看向皇上对皇后这宠爱无比的景象,再看看皇后这一语定千斤的威力,没有领会过的臣子们算是第一次见识到了皇后的厉害。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何苦?”青青目送他们的离开,这才幽幽开口。
她此次会来,只是“无意”间听闻大臣们在御书房苦苦谏言,只为废后。
虽说这皇后,本不是她想要的,但是一旦涉及废后,那就非同小可了。
如果独孤韵顶不住压力,废后了,那么她死不足惜,问题是,她绝不容许有人会把主意打到孩子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