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天姿(454)
他说着,语气有暗淡些许。
“都过去了,莫记挂了。”江承紫拉住他的手,柔声安慰。
他低头瞧着她,笑道:“我没记挂,你放心,这一次,我不会将你放在我之外。”
江承紫知晓长安形势危急,两人面临更多危险与考验,彼此或者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她看着此时的李恪,总觉得什么雨箭风刀都不怕。
“多谢。”她调皮地说。
他宠溺地摇摇头,点着她的鼻子说:“你呀。”
她嘿嘿笑,瞧了一眼天光就要收了,便说:“走吧。去瞧瞧老狐狸想要干什么。”
李恪“嗯”了一声,便为她开了门。两人一并走出大厅,拜别杨王氏与杨舒越,准备去老狐狸那里赴宴。
父母少不得叮嘱她谨言慎行,江承紫一一应下,这才与李恪一前一后出了大门。
大门口,一溜的红灯笼已挂上,蜀王的一干护卫严阵以待,两抬装饰华美的软轿早就准备妥帖。抬轿人也不是杨氏祖宅之人,而是李恪的护卫。
杨氏六房从前的软轿早就没有了,大房虽然有打发了几顶轿子来,也不可能这般贵气。
“这是你带来的轿子?”江承紫讶异地问。
李恪点点头,说:“我料定老狐狸会宴请我,自是不能让你丢了脸。”
江承紫心里暖暖的,却笑道:“即便步行前去,也断断不敢有人瞧不起我六房呢。”
“我知。”他言简意赅,对她做了“请”的手势。
江承紫提着石榴裙,一边走一边说:“老夫人毕竟在内院,你带护卫过去,会不会不妥?”
“谁管这些,千金难买我乐意。”李恪耸耸肩,快步走到后一顶软轿前,为她拉开轿门。
江承紫坐了进去,发现这软轿不仅外面装饰华美,里面居然用的是银狐皮铺就。银狐本就难得,这布置整个轿子内部,至少也得七八张银狐皮。
“这家伙,真奢侈。”江承紫摇摇头。
两人上轿,一干护卫随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打着杨氏六房的红灯笼招摇而过,径直入了老夫人宅子。
老夫人早就备下夜宴,客人也只有江承紫与李恪两人。
“今日,能请到蜀王,三生有幸。”老夫人笑着说。
李恪神情平静,一本正经地说:“确实是老夫人三生有幸。”
老夫人没想到蜀王会这样说,一下子就愣了,江承紫竭力忍住笑。李恪却直接了当,问:“不知今日,老夫人设宴,到底为何?你别跟我说,只是单纯请我吃顿饭。”
老夫人颇为尴尬,讪讪地笑了,才说:“既然蜀王快人快语,我亦不藏着掖着。今日请蜀王前来饮宴,一方面是赔罪,因杨氏疏忽,让杨氏元淑有机可趁,差点鱼目混珠,弄错了生辰贴之人,我在这里便先干为敬,向蜀王赔罪。”
李恪也不拦着,径直端了酒杯,道:“既是赔罪,我就领一半。”
一杯喝下的老夫人有点蒙,什么叫“只领一半”?
“另一半,自然是老夫人昭告杨氏族人,我方能领。”李恪又说。
“蜀王放心,这是应该的。”老夫人笑道。
李恪只是“呵呵”两声,然后问:“第二方面呢?”
老夫人本来是要循序渐进的,谁知李恪显然不太想跟她吃饭,丝毫不按照剧本来,径直就问了。老夫人有些挂不住,却有碍于对方是蜀王,即便是庶出的三皇子,那地位也是如今的弘农杨氏惹不起的。
老夫人按下心中不快,道:“这第二,我就想问蜀王一句:据说,当日,是你父皇恩准淑妃回杨氏省亲,并且为你在杨氏挑选名门淑媛为妃的。不知此事,是与不是?”
这老狐狸要作甚?
江承紫警觉起来,李恪亦是略蹙眉,道:“是。”
老夫人淡然一笑,神情更像是一只老狐狸。
“蜀王,你是聪明人,想必知晓你父皇让你来杨氏选妃的用意?”老夫人询问。
李恪微笑,讽刺地说:“老夫人,不要想得太美,把自己看得太高,杨氏还不配。”
老夫人脸色刷白,强压住心中怒火,语气平静地说:“蜀王毕竟年轻,不知隋末之乱始末。”
“有些事,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李恪长眉一展,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仿若是在说笑。
他这话的言下之意便是说知不知道隋末之乱的始末不重要,重要的是旧贵族已经衰败,这是不争的事实。
老夫人是聪明人,知道他言下之意是对名门贵族的鄙夷。(未完待续。)
第277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
“蜀王果真年轻气盛,须知天下人才出名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夫人微笑,挪了挪手中琉璃盏。心想:你李家再厉害又如何?朝廷总是需要人打理的,而天下有才之人,哪一个又不是出自这些名门贵族呢?即便贵族衰弱,也还是名门。
老夫人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来提醒蜀王不要太过。李恪扫了他一眼,浅浅一笑,一边用手敲了敲上好的红木案几,一边漫不经心地讽刺:“乌合之众罢了,就那份儿眼光,注定是历史的尘埃。”
“年少总是气盛。”老夫人不以为然,摇摇头表示很瞧不得蜀王的做派。
李恪并不发怒,还是满脸温和的笑,道:“你既是阿芝祖母,我便奉劝一句:弘农杨氏,名门望族,观王一房,人数众多。何须与鼠辈为伍,白白断送前程?”
“蜀王,你这是在威胁我?”老夫人不悦。
李恪微笑:“老夫人口口声声为我好,却何尝不是在威胁我?咱们彼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