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天姿(768)
那人随手一扬,手中物件飞快袭来。他朗声道:“我的名帖在此,蜀王可要接好了。”
李恪稳稳接住,只觉一股劲风扑面袭来。
果然是高手!再看那人,依旧站在那青石上,一动不动。
李恪扫了他一眼,将名帖就着月光一瞧,竟然是长孙濬。
“长孙老三?”李恪很是疑惑地问。
在他的记忆里,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长孙濬一直都是个默默无闻之人。
前世里的长孙濬是十足的纨绔子弟,曾气得长孙无忌吐血,气得长孙冲追打。而这一世的长孙濬在众人眼里也是一个败家子,纨绔子弟。
唯一对他评价不一的人是阿紫。长孙濬与韦方正一并去蜀中传圣旨。阿紫见过长孙濬,对他的评价颇高。
“长孙濬这厢有礼,拜见蜀王。”长孙濬笑道。
“既是长孙家三公子,送名帖来就行了。何苦这般的偷偷摸摸?”李恪笑了笑,将名帖扔在一旁,对杨初说,“去请三公子上来。”
水榭歌台之上,李恪扔了一只琉璃杯给长孙濬,说:“既是相识之人,便请你喝一杯。”
长孙濬毫不客气,一杯桂花酿下肚,才说:“我深夜前来,是想告诉你,长孙家与你同去突厥的人是我。”
“哦?你这么激动地跑来告诉我,是希望我表扬你?”李恪扫了他一眼。
长孙濬取下脸上的面具,将空杯子给李恪瞧瞧,说:“不够喝。”
“阿芝做的,我也没多少。”李恪将酒壶往怀里揽。
长孙濬撇撇嘴,埋怨他吝啬,说我这可是冒着被全家唾弃除名的危险来通风报信。
“不用你说,也知晓你爹不想我活着回来。还用你说?”李恪扫他一眼,心想这家伙到这里来开门见山,到底是要干嘛。怎么这重活一世,这么些人都不一样了。
“哦。你不想听具体细节?”长孙濬好奇地问。
李恪摇摇头,说:“不外乎暗杀,激怒突厥王,把我软禁,或者干掉。又或者联络你们在突厥的人,伪装成突厥人下的杀手。”
长孙濬听他这么说,不由得仔细瞧瞧他。这蜀王还真是不简单,难怪父兄对他忌惮得很。
“听起来,我似乎真是白来了。”长孙濬笑了笑。
“所以,你是来骗酒喝的?”李恪问。
长孙濬哈哈大笑,道:“看起来好像是。不知蜀王能再赏一杯否?”
李恪坚决拒绝,干脆将酒壶收起来,道:“长孙公子没别的事,还请回。”
“已宵禁了呀。蜀王不留客一宿?”长孙濬一脸为难。
“你来的时候已宵禁了。”李恪扫了他一眼。
长孙濬哈哈笑,笑了一阵,忽然正色道:“蜀王,我不想与你为敌。”
“你这是投诚?”李恪斜睨长孙濬一眼。
“这,好像是啊。”长孙濬一愣,说起来长孙家可是一直想除掉李恪。自己今晚这样贸然前来,似乎就是这意思。
第451章 更隔蓬山一万重
“既然是投诚,那就拿点诚意来啊。你别说些我随便推测都能知道的事。”李恪一脸鄙视地看着长孙濬。
长孙濬咳嗽两声,清清嗓子,笑道:“似乎不够诚意啊。”
“嗯,很不够。”李恪很认真地点头。
长孙濬却沉默了。李恪也不问,反正这一晚,他也睡不着。
出使突厥这件事,虽然阿紫没说啥。但他知晓是自己冲动了,阿紫必定又在苦心孤诣地谋划如何护着她。
这前世今生,唯一不变的就是她。一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就一直在谋划着如何护着他。许多时候,他觉得自己部署得很好,是在保护他。但到最后,他看到的结果是她在其中三言两句,或者云淡风轻的一个举动,完成了对他的保护。
“蜀王,我想问一句,你对这天下真没兴趣么?”长孙濬在沉默良久后,问出这么一句他自己都觉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话。
“我说没有,你就信?”李恪再度鄙视长孙濬,觉得这小子没带脑子出门。
“确实是。”长孙濬也觉得自己这问话太无聊。
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淑妃母子三人就一直很低调,不与旁人来往。后来秦王做了皇上,淑妃母子三人更是低调得不得了。而且蜀王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自己对那帝位并没有意思。可长孙一族何曾相信过,自己的父亲何曾想过要放过他。
自己问这句话真是没道理,没意思。
“不过,你既然问了,我愿意再回答你一遍。我对这天下没什么兴趣。我唯一的兴趣是与阿芝结婚生子,白头到老,为大唐的繁荣出一份儿力。”李恪很认真地回答。
长孙濬看到他的神情笃定,眸子里有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火焰在跳动。
他定然是在想他与阿芝的未来吧!
长孙濬想起月光下阿芝晶亮的眸子,只觉得胸口一滞,有一种难以言诉的疼痛。
“只是,你信吗?”李恪瞧着神色微变的长孙濬,认真地问。
长孙濬很认真地点头,说:“我信。”
“你信?”李恪不相信地笑了笑,说,“不要来与我玩什么花招。我对什么权势天下没什么兴趣,但若你们步步紧逼,要伤害我在意的人,我也不会怕谁的!即便是——”
李恪说到这里,认真地瞧着长孙濬,缓缓地说:“即便是,你的父亲。”
“我真信。”长孙濬苦笑。若是他有幸遇见她,她也一心只有自己,这天下又算得了什么?
“是么?”李恪并不相信。虽然长孙濬一向与长孙家的人格格不入,与他那些兄弟们很不相同。但他毕竟是长孙家的人,难保他这作派不是长孙无忌放出的烟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