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门天姿(795)

作者: 紫苏落葵 阅读记录

“哈哈哈,原来他只是靠那张脸取胜。”柴令武大笑。

“夫人真是睿智。”李恪从一旁的花树后闪出来拍手说。

“你来了呀。”她一点都不意外,昨日种种瞒不过旁人,自然也瞒不过他。

“是呀。柴老二把我的好友接到这里来了,我自然要来看看。”李恪缓缓地说,也算是解释了方才柴令武一直追问江承紫为何那么关心独孤思南的问题了。

“什么?独孤思南是你的朋友?”柴令武更加不解。

李恪点点头,说:“我平素喜欢听琴,听闻倚翠楼有琴师琴技高超,就这样一来二去,与他相识。后觉他谈吐不凡,便常与之谈古论今,获益匪浅。不过,我倒不知他原来姓独孤,我一直以为他就叫思南。”

“原是如此。今日,你既然来了,又是旧友,此间涉及到另外一些事,那就一并上临水榭那边,与独孤先生一谈。”柴令武不糊涂。

他知晓蜀王定然有什么事瞒着他,但是他选择了站在蜀王与阿芝这一边,就不会去追问,不会去怀疑。

第466章 所谓大师

一行四人走了片刻,便到了湖边。湖水扩大,看起来竟不像是人工湖。

“这是我先祖府邸宅子,柴氏一门也算名门。这湖水自是泉水,后来父亲娶了我母亲,又引入了护城河水渠里的水,修筑了这个临水榭。”柴令武站在湖边解说。

江承紫看着这柴府后院这么大一片湖,顿觉得现代住别墅豪宅的那些特么的都不算什么。看看人家天子脚下、京城脚下,这大宅子,还带这么大的湖。

“这里以前就是个湖吧。”李恪问。

“嗯。”柴令武说,而后又道,“你别看这湖不大,这湖周围都密布机关。”

“这还不大!”王谢看了柴令武一眼,又与江承紫对视一眼,似乎也在吐槽:这特么京城之地的宅子这么大的湖还不大?

江承紫捂嘴偷笑,然后继续听柴令武说这临水榭的历史。

“你这,也不是临水榭吧。”王谢看着湖中间那三层高的小楼,屋舍俨然啊。这哪里是什么临水榭,那就是个小楼。

“哦,我家这临水榭与别家不同。别家的临水榭只不过是池塘边上做的一个小亭,用于休闲娱乐。而我家这临水榭则是给我母亲住的院落之一,因在湖上,空间私密,夏日里凉爽。所以,就我父亲就修筑了这座楼。取名时,我母亲说就叫‘临水照影’,后来干脆就说临水榭了。”柴令武继续解说。

“姑父真是大手笔呀。”李恪感叹。

“阿芝在这里,以后,看你的了啊。”柴令武打趣。

李恪笑了笑,柴令武用力在湖边的石头上摁了摁,掏出了一堆的钥匙,一一安防好之后,又转动了湖边的锁眼,然后轰隆隆-,湖水地下就缓缓升起一座石桥,直接通向临水榭的大门。

“不错,失传已久,公输家族的手笔。”李恪微微蹙眉。

“蜀王果然见识非凡。”柴令武哈哈笑。

“此等大师级人才,不知在何处?”李恪询问。

江承紫也瞬间想到,若是公输后人,那么技术肯定非凡,若是能为格物院所用,那定然是造福于国家,造福于黎民百姓。

柴令武摇摇头,说:“公输后人不假,但这水榭台是前朝时就建好了。是我父亲迎娶我母亲所造的。父亲当时乃长安有名的公子,重金聘人打造机关。”

“拐弯抹角说这么多,就是你也不知这机关大师在何处吧。”李恪打断柴令武的话。

柴令武一边跳上桥,一边咳嗽道:“大师嘛,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当年,这公输后人也是因与其师弟受了前朝炀帝邀请前来瞧京城排水系统,皇宫机关修缮。同时,与工部一并商议开凿大运河一事。据闻,当是我父亲是各种恳求,又花了重金,才得了这么一座临水榭的。”

“别废话了。反正你就是找不到。”李恪鄙视柴令武。

柴令武很是坦然地回答这不丢人,不是他的错。

夕阳已全然落下,暮色降临,月光便全面接管了夜。百日里略微起来的热已在日头隐去的瞬间退去,湖面上凉风习习。

那临水榭里只有少数的丫鬟伺候,楼台上掌了灯,有悠悠的古琴声传来。弹的是一首《渔舟唱晚》。江承紫的爷爷最喜欢的一首。

“咦,这琴真好听,真不愧是大师。”柴令武赞叹,“就是不知什么名字。”

“我亦不曾听过。”李恪回答。

“这一曲名叫《渔舟唱晚》。”江承紫缓缓地说。

李恪是知情人,便知晓这一曲定然是属于她那个时空,便没有询问。柴令武则是啧啧赞叹阿芝见识广博。江承紫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小心翼翼地踏着桥上了临水榭。

一行人上了临水榭,独孤思南的那一曲《渔舟唱晚》刚好弹奏完毕。

“独孤先生,柴令武冒昧前来打扰。”柴令武很恭敬地在门口朗声说。

独孤思南先前本不愿离开倚翠楼,但柴令武直接来了一句:“阿芝天真,不知西京水深。昨晚来见你,已带了尾巴。若阁下执意留在此处,怕只会让长孙一族抓住,成为阿芝软肋。”

他沉默良久,柴令武将信物腰牌皆递给他,才缓缓地说:“为了阿芝的安危,你不跟去,我也可以直接将你掳走。我想阁下仪表堂堂,总不想我做不好的举动,让阁下失仪吧?”

这话摆明说就是:你今日是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他孤立无援,只得跟着柴令武走了。至少女儿对柴绍父子的评价不错。

上一篇: 锦堂春 下一篇: 莫清歌:代嫁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