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门天姿(826)

作者: 紫苏落葵 阅读记录

“历史上外戚之祸不少。陛下虽垂爱我,也请莫要让兄长的手伸得太长。”长孙皇后缓缓地说。

“你呀,总是这样,难怪无忌一直谨慎惶恐,诸多功劳不受。”李世民拍拍她的手,“我的贤妻贤后,你养好身子,这些我自有分寸。”

长孙皇后不能直说,毕竟那是兄长,而且一直没有证据。她只能抿抿唇,多谢李世民的关心。不过,到底是心里不舒坦,斟酌再三,还是说:“承乾是个好孩子,他严于律己,但毕竟是孩子,容易犯错。还望陛下宽容些许。至于国舅,大约对承乾也是严格了些。”

“他这个舅舅倒是合格。”李世民很是高兴。

长孙皇后垂眸,道:“是呀。但他一个国之重臣一直盯着太子,实在不好。”

李承乾一直在一旁听着,他十分讶异自己的母亲竟然将话说到了这份儿上。他从来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然会这样。

第484章 率先行动的长安

“这事,我找机会提醒他。”李世民说。

长孙皇后点点头,无比爱怜地看着承乾。她想起第一眼见到这孩子的模样,又想到这么多年来,这孩子陪在自己身边。这孩子的一言一行,她都明了,同时也知晓外界的各种压力,包括兄长对承乾说的那些话。

她心里五味杂陈,本想问一问如何跟柴令武混在一起,却又觉得不妥帖。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清楚的。

于是,她说:“承乾,母亲相信你。”

李承乾眼泪一下子滚落,一个冲动,上前抱住母亲,呜呜地说:“有父亲母亲的爱,承乾什么都不怕。”

“怕什么呢。可不许哭,这样成何体统?”李世民拿过一旁的手帕替李承乾擦了眼泪,又对长孙皇后说,“皇后正好在,如今有一件事,你也听听,说说意见。”

“后宫不得干政。”长孙皇后推辞。

“算不得朝政。因这件事是承乾所为,你好歹是要听一听。”李世民建议。

长孙皇后来此,本来有此意思,便也不推辞。

独孤思南与柴令武早就等在甘露殿外,只因内侍说皇后突然来了,让两人在殿外候着,两人便等着召见。

柴令武还低声问:“先生,这日头受得了不?”

独孤思南轻轻一笑,说:“我可不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

柴令武嘿嘿笑,低声说:“人人都说我是,其实我也不是,若是战火蔓延,不得不上战场,我也是能杀敌的。”

独孤思南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笑了笑。从前,考古典籍上的那些人物活生生的就在眼前。如今已知的历史人物却全与过去不同。他站在甘露殿前,看着明晃晃的日头,觉得世上的事真是玄妙极了。

在甘露殿前等了许久,内侍才缓缓出来,说:“两位,陛下请你们进去。”

柴令武与独孤思南行了礼,缓缓入了甘露殿。

独孤思南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李世民,他在心里默默地说:看,李世民,活的。

他一愣神,柴令武却已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提醒该跪拜天子。独孤思南连忙下跪行礼,然后又跪拜了旁边的长孙皇后。自此,独孤思南才明白这竟然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长孙氏。

如今,长孙氏身怀六甲,肚子里揣着的应该正是晋王李治。

“父皇,母后,这位就是独孤先生。”李承乾上前介绍。

“为独孤先生与柴先生看座。”李世民挥了挥手。

独孤思南连连摆手,说惶恐至极,不敢坐。

“独孤先生莫要谦虚。你与我算起来也是兄弟。今日在此,没有君臣,只有家人。”李世民笑道,然后招呼内侍置席。

独孤思南也不推辞,待席位置好。他倏然跪地,道:“请陛下帮帮草民。”

“先生,一家人,不必行礼。承乾,快将先生扶起来。”李世民说。

李承乾赶忙上来将独孤思南扶起来,说:“独孤先生,你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我父皇说一说。”

“是。”独孤思南行了礼,然后按照先前的说法,将自己的身世,这些年受到的追杀说了一番。

李世民蹙眉,道:“原来当年大柱国自杀竟真是有宝藏的缘由。”

“回禀陛下,草民乃庶出,自小没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先前也不是大家族的,只是个小婢,并不懂得很多。这宝藏一事,还是隐约听一批闯入家里的蒙面人谈话到的。后来,他们还追问我家传的大柱国印信在何处。我与母亲皆不知。他们便给了我一剑,我跌入池塘,幸得老天庇佑,才又活过来。”独孤思南讲述。

李世民略略点头,说:“这宝藏一事,我却是听过,说是当年聚拢的一笔巨大财富。后来,你先祖为了庇佑大柱国,选择自杀,不愿交出宝藏。后来大柱国也选择自杀,保全子孙后代。但传言中说,这独孤一族的子孙定然有个知晓宝藏所在的。再后来,就说是大柱国那个多面印信里蕴藏着宝藏地图。”

“原来真是如此。难怪那些人来家里,也不寻别的,就翻箱倒柜,逼问我们大柱国的印信。”独孤思南恍然大悟。

“你当年去过太原?”李世民忽然问。

独孤思南一顿,说:“草民当时听闻陛下神武,还去过陛下府邸,想要跟随陛下。只是陛下当时不在府邸,我只见到了一个小娃,说是你的三公子。说家里不能收留不明身份之人,便给了我一些盘缠,让我找个安全之地住下来。”

“你见过恪儿?”李世民诧异。

独孤思南非常平静,眸光真诚地说:“是个很可爱的小娃。”

上一篇: 锦堂春 下一篇: 莫清歌:代嫁狂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