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天姿(860)
“那你此番去突厥,可要小心。”李承乾蹙眉。
“大兄,你在京城对付长孙氏和京城里的谍者们;我去帮你把突厥削出几层皮来。”李恪笑嘻嘻地说。
“你呀。”李承乾摇摇头,然后两人说了说薛延陀、回纥那边的谍者早就行动。苦不堪言的薛延陀、回纥早就想反了。
“这次,我让谍者行动,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反了,也算是为兄为你的安危增添一重保障。”李承乾拍拍他的肩膀。
“你放心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阿芝,会好好活着回来的。”李恪哈哈笑,大袖宽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李承乾嘀咕:“好意思穿这种宽袖宽袍来,如果遇见老虎,看你怎么办?”
“我不怕啊。你是大兄,箭术百步穿杨,有你保护我啊。”他回头,笑嘻嘻的。
李承乾心情愉快,两人一并下了山。之后,就是几日的部署。
而今,前方探子来报,除了报告突厥的情况外,还说柴绍军中有先锋薛万钧递了密信给陛下。因怕薛万钧是陛下的人,怕贸然行动会打草惊蛇,引起陛下对太子的猜疑,故而并没有将薛万钧的密信在半路截取。至于那个给陛下送密信的人,已被自己人盯梢。
“薛万钧。”李承乾心里默念这个名字,将那情报放到了一旁的火盆里付之一炬。
密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李承乾有些焦躁,尽管他已经派人送信给尚在边境的李恪说了此事,让他万事小心。
也许该去甘露殿走一遭,探一探父亲的口风?
李承乾想到这里,倏然站起身,整了衣衫,朗声喊:“来人。”
外面的人还没应声,却有人跌跌撞撞跑来,在门外喊:“回禀太子,陛下朝东宫来了。”
李承乾心里一紧:莫不是父亲发现了什么?
“准备迎接陛下。”他整了整衣冠,朗声吩咐。
第503章 试探
李世民到东宫门前,便瞧见承乾携了一干人等迎了出来。一干人等行了礼,承乾就笑着上前,道:“儿臣向父皇道喜,运筹帷幄,收复朔方。”
“这的确是喜事呀。”李世民想到北地从此有了屏障,心里也是忍不住高兴。
“父皇可用了午膳?”李承乾跟在李世民旁边,一边走,一边问。
李世民大步往东宫里走,回答:“就在你这里用点吧。方才召见了李尚书讨论了一下此番边关情势。没来得及。”
“那儿臣吩咐人去准备父皇爱吃的。”李承乾说。
李世民摆摆手,道:“就你平常的午膳就行了,朕来这里,是有事与你谈。”
李承乾恭敬地弯腰应声,然后吩咐了太子妃苏氏去准备膳食。
“去你的书房吧。”李世民径直指出。这事就算是委婉的事,也不能放在明面上来说。
李承乾一听,也知晓父亲有大事要说,要不然就在正厅即可。或者,薛万钧说了什么事关重大的事,父亲一时也拿捏不定,是来看自己态度的吧。
“是。”李承乾恭敬地回答,而后跟在李世民身后入了东宫书房。
李世民入内就闻到淡淡的烟味,像是方才焚烧过什么纸张似的。他略蹙眉,径直问:“承乾,你这里有什么烧着了吗?”
李承乾不紧不慢,道:“回禀父皇,儿臣先前在这里写字,心绪不宁,写得差劲,就顺手焚了。”
“你呀,是太子,未来的天子。几个字写得不好就沉不住气,这性子要不得。”李世民兀自坐到案几前,翻看李承乾读的书籍。
“父皇教训得是,儿臣定当修身养性,控制情绪。”李承乾回答。
李世民没李理会,径直翻那些书籍。案几上摆放的书籍基本是竹简,还有些许泛黄的纸张和丝帛。内容包括兵法、间者论、治国方略、军队训练、兵器革新、民生农事、水利工程。
李世民看到这些颇为欣慰,抬起头来瞧了瞧承乾,问:“这些书都读了?”
“回父皇,都读了,只是随着有些事情的发生,觉得某些言论该有新的解释,便都翻出来瞧瞧。”李承乾恭敬地说。
从他与李恪暗自发誓要变得强大保护家人开始,李恪就四处去搞各种奇怪而有用的书籍给他看,他觉得这些书不仅有趣,而且让他觉得脑子越来越清明,对天下对人对历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但当他问李恪看了没有,李恪撇撇嘴说:“瞄了几眼,不然怎么敢给你看呢?不过,什么治国方略,我就不看了。我又不用辛苦地治理国家,执掌天下。”
“兔崽子。”每次看到李恪这种幸灾乐祸,他就忍不住喝道,连带抄起家伙朝着李恪扔过去。
不过每次都不是真的扔去打李恪,只是象征一下表达自己的愤怒,李恪轻易躲开,笑得更是肆无忌惮。也就是这样的时刻,他才能看到三弟的笑容。其余的时候,尤其在公共场合,那家伙就是一脸肃穆,脸上跟结冰似的,仿若全世界都欠了他似的。
他想想他们私下相处时,他的模样,真是想笑。于是,每次在公共场合看到他那一脸肃穆,他都憋笑憋得相当难受。
“你有这份儿心思,很好。”李世民甚为欣慰,一颗焦躁的心略微平静下来。
“孩儿还差得远。昔年听闻父亲每日苦读,还要练功,对旁人说‘一日事,一日毕,不可荒废一时一日’。我自是向舅父亲学习。”李承乾很恭敬地说。
李世民哈哈笑,说:“那时呀,真是好时光。尤其是在太原那几年,淑妃红袖添香——”
他说到这里就停下了,他先娶了淑妃,这件事一直被隐瞒着,孩子们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