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天姿(934)
“是。”周嬷嬷得了命令,便下去吩咐了。
方舍人在一旁很不放心地说:“娘娘,陛下特意吩咐让你莫要劳心,工部作了万全准备,今年定没有大灾。”
“我知晓。”她对方舍人和善地笑着,说,“你瞧,我都召了后宫妃嫔与太子妃前来。”
“是。”方舍人恭敬地答话。
正在这时,有宫女进来禀告,说蓬莱殿淑妃携蜀王与杨氏阿芝前来拜见皇后。
“快请,快请。”长孙皇后吩咐。
宫女还未出去,杨淑妃已转过屏风,笑着说:“拜见皇后。”
江承紫与李恪也是向长孙皇后行了礼。长孙皇后很是高兴,一边寒暄几句,一边命人看座。
“是淑妃妹妹来了,快请坐。”长孙皇后笑道。
杨淑妃坐下,先是询问了皇后这胎情况,身子如何。皇后一一作答,又瞧着江承紫,笑着说:“早就听闻杨氏阿芝了得,今日一见,真是眉清目秀,这眼睛也是晶亮亮,真是个漂亮的孩子。”
江承紫很羞涩地谢了皇后夸赞。长孙皇后笑着说:“果然是师从仙者,这身上的气质的确是普通孩子不可比拟。你小小年纪能想想着用所学为天下苍生造福,这是我大唐之幸。你当得上这份儿夸赞。”
“皇后,你可别夸了。毕竟是个孩子,要是骄傲了,可不得了。”杨淑妃连忙说,满脸都是笑意。
“你呀,总是谦逊。”长孙皇后说着,也瞧着江承紫,招招手是说,“阿芝,来这边坐。”
长孙皇后指的是她身边的位置,江承紫看了看杨淑妃。毕竟这宫廷里的事,她还是很陌生的。真是生怕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准婆婆。
好在杨淑妃依旧是眉目和善,笑着说:“莫要害羞,皇后以后也是你母亲,我们是一家人。皇后这是喜欢你呢。”
江承紫这才坐了过去,长孙皇后拉着她的手,询问蜀中的事,包括制盐、收翻云寨、安抚羌人种种的事。江承紫也是避重就轻地回答,说其实是外间传言太夸张,实际上这些可不是她一人的功劳,是众人的功劳。
她说着,又将蜀中凡事涉及的一干人等都叙述了一遍,甚至包括晋原县的县令。
“是呀,她就一小姑娘,哪能干得了那么多的大事呢,都是世人以讹传讹罢了。”杨淑妃趁机说。
长孙皇后微笑,拉着江承紫的说:“不管怎么样,她是个聪敏的,我也甚为喜欢呢。”
“能得皇后喜欢,是这孩子的福分呢。”杨淑妃说话。
江承紫就贵女礼仪地坐在皇后身边,不作声。这会儿是两位婆婆聊天过招,她作个装饰品就够了。李恪则是坐在一旁,脸上有隐隐的笑意。
江承紫趁旁人没瞧见,斜睨了他几眼。
杨淑妃与皇后攀谈一番后,皇后又说喜欢江承紫,说杨淑妃有福得了这么个儿媳妇。杨淑妃自然也夸太子妃贤良淑德,沉稳端庄,而阿芝毛毛躁躁的。
皇后听闻,喜笑颜开,也是说太子妃苏氏是比较沉稳端庄,但就是性子不够活泼,要是能再活波些就好了。
“她是太子妃,哪能任性呢。”杨淑妃叹息。
皇后也是敛了笑容,说:“是呀,难为那孩子了。”
皇后与淑妃忽然都没有说话,立政殿里静悄悄的,天地间只有哗哗的雨声。
在片刻的沉默后,皇后才瞧着李恪问:“恪儿,你平安回来就好。你去出使突厥,我们却都是一颗心悬着。那突厥豺狼虎豹。”
“多谢皇后记挂。如今大唐强盛,突厥也不敢轻举妄动。因而,我才能全身而退。”李恪回答。
“但愿有朝一日,能将这些恶狼扫平才是。”长孙皇后神情凝重地说。
“大唐良将众多,前些日子又得了独孤氏藏匿的宝藏,可谓国库充盈。只要渡过这天灾,休养生息几年,想必就可横扫突厥了。”李恪缓缓地回答。
“如此,甚好。”长孙皇后点头,随后才问,“淑妃妹妹平素都在礼佛,不知今日忽然来到立政殿,可还有旁的事?”
“皇后姐姐,我这边厢虽是礼佛,也是想为陛下、为大唐、为孩子们祈福。如今这雨下得让人慎得慌,我也安不下心来礼佛。正好这俩孩子进宫来看我,这么大的雨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我便一并过来,一来是想瞧瞧皇后这身子;二来是想来听听皇后的的建议,这么大的雨,若是灾了,我们总是要为陛下、为大唐尽一份儿心。”杨淑妃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
长孙皇后笑道:“妹妹真是有心了。我也正在为这雨发愁,无奈我这身子不爽利,因而方才我已差人去请太子妃以及各宫的姐妹了。”
“如此甚好,咱们都商议商议,拿出方案。”杨淑妃附和,又瞧着长孙皇后的身体,说,“不过你身子这般,不宜劳累,此番正好让太子妃历练历练。”
“我也正是这意思。不过,太子妃苏氏生性谨慎,不免胆小。此番又是担大任,怕我们这些作长辈的要提点才是。”长孙皇后又说。
“自是了。”杨淑妃笑着说。
“若是灾情严重,怕我们还得发动达官家眷,朝廷命妇了。”长孙皇后计算着如何发动妇女们一并抗灾。
杨淑妃便说:“那这几日,我们后宫的几位姐妹就一并列了人员清单,连同这筹米粮的方案一并交给皇后。”
“淑妃妹妹,你能参与进来,我真是特别高兴。”长孙皇后很激动地说。
“我是大唐的淑妃,这是应该的。以前有你主持大局,我就偷得浮生闲。如今你这身子不爽利,我哪能还偷闲呢?”杨淑妃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