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161)+番外
李瑜看了眼周丹娘和周翠娘,最后摇摇头,“今次就此作罢,我不想再提此事。待会儿先回阁中。”
李玦笑意顿敛,瞟了眼周翠娘摇了摇头,又看了看自家夫人,无奈地勾了勾唇角,“翠娘,你把花簪上吧!”
众人听了两人的对话皆是一头雾水。
翠娘看了看丹娘,用眼神询问她的意思。
丹娘亦是一脸茫然,最后叹了口气,“戴上吧,兴许我想差了!”
翠娘闻言不明所以,不过还是抬手将那朵如流丹一般的“夺翠”插在了鬓间,然后含笑朝李瑜福了福身,笑容里不禁多了几分羞涩之意。
“王爷,咱们回去吧!”李玦请李瑜移步。
李瑜转过身刚要离开,忽然又扭头看向青黛,“你是哪家的?”
青黛没想到李瑜会问起自己,不由愣了一下,忙低眉敛目躬身道:“回王爷的话,家父工部郎中上官鸿。”
李瑜也愣住了,打量了青黛半晌,恍然一笑,“原来你就是潭……就是王阳的表妹啊!”
“王阳正是民女的表哥。”
李玦听了两人的话,这才反应过来她就是华韶彦那夜先救下的女孩。
那夜天黑,开始青黛背对着李玦,后来她被华韶彦救上来后,就被吓得在人家怀里哭得稀里哗啦。至于李玦,那会儿正关心青莲,后来又闹了那么一出“深情拥吻”,他就忙着应付李昭和李玠,更是连正眼都没瞧清楚自己这位未来小姨子。
此时听李瑜主动问话,李玦不知李瑜怎么突然对青黛来了兴趣?
“你们认识?”李玦小声附耳问了一句。
“彦表哥回来时,咱们在十里亭碰上王阳正迎接他弟弟,你不记得他们那一行人中的那个小女孩?”
李玦经李瑜一提醒,才想起了这一茬,却忘了当时自己还与她说过话,想着还有重要的人在阁上等着,又道:“上面等急了,咱们快些走吧!”
李瑜点头,两人出了暖房,绕过了假山高台,顺着台阶上了梧竹栖幽阁。
二人一走到门口,房门应声而开。
两个高大魁梧的男子守在门里,一个穿青袍的中年男子迎了两人进门,“王爷,世子爷,主子请两位上楼。”
第99章 无心摘花,有心插柳
“……不过觉得这梧竹栖幽阁名字起得不错,碧梧成蹊,修篁弄影,是处雅致之所。”
“以臣看,此处是轻纱环碧树,弱柳窥佳色。”
“好个‘轻纱环碧树,弱柳窥佳色’,甚妙!你二人也老大不小的了,这回可有‘佳色’入眼?若有瞧上的……”
三人正闲聊,李玦和李瑜一上二楼,打断了谈话。
“承安和敏德回来了。”郁子都笑着对上首的人说道,语调中带着几分轻松之意。
坐在他上首的是个二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长脸盘,宽眉阔目,神光内敛,身上穿着件绛紫绣海龙戏波纹长袍,配了条紫金白玉扣腰带,上面还缀着块半个巴掌大小的羊脂龙凤佩,整个人端坐在上首不怒而威的气势让人不敢仰视,一看便知其身份不凡。
李瑜和李玦上前行礼,“臣弟(微臣)给皇上请安!”
原来上首坐着的这位就是当今大华的天子李冕。
“免礼!这是在宫外,这些俗礼就不必行了!”皇帝扬扬手,“承安,如何?可是一品朱衣被人选中了?”
李瑜没吭声,脸色有些暗沉,一旁的李玦忙回说:“回皇上,是周康学士家的五姑娘。”
“哟,周康家的两个女儿还真是与皇家有缘。”皇帝看着李瑜面色不虞,问道,“你的意思呢?”
“皇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母后的意思……我怕她老人家操心才随便应承下来说要以花选人,那是一时戏言做不得准的。”
“你没相中周家的姑娘?”
李瑜犹豫着要不要将暖房中看到的事告诉皇帝,不想李玦清咳了两声,他最终还是没把楼下暖房的事说出口,转而道:“有一事还请皇兄恕罪,臣弟来送母后那盆一品朱衣之时,随口提了句,暗示此花是母后为了选个和缘闺女特地准备的。”
李瑜将“闺女”二字咬得极重。
皇帝瞥了李瑜一眼,“你几时学会替朕做起主来了?”
“臣弟鲁莽,还请皇兄恕罪!”李瑜说着,便起身跪在了地上给皇帝请罪。
皇帝望着跪在下首的李瑜,沉声训斥道:“和亲自古协戎之上,因其出外代表吾之国体,须择才德兼具之人,岂可容你如此儿戏?”
李瑜双手伏地叩首,“臣弟知错了,请皇兄责罚!”
李玦心急,忙道:“忠王殿下年少率性,想来不是有意为之,还请皇上宽宥!”
“忠王殿下此事做得确实不对!”郁子都阻了李玦求情,对皇上道,“皇上,虽说忠王殿下此举有些荒唐,但这人选却未必不合适。以微臣之见,周家书香世家,家风严谨,子女皆是饱读诗书,其秉性德行也是上佳,从世子夫人即可看出。”
坐在靠窗边的华韶彦接口道:“皇上您刚还提过有意从书香氏族中择女和亲,如今合适的也就祁、周、赵、王这四家。而这四家里,祁、赵两家一来自江南,一来自东南沿海,而周、王却是毗邻上京的北方大氏族,周家更是出身崇州,其人情风物更是接近北胡。臣在西北呆了五年,更熟悉那里的气候环境。以臣之愚见,选北方之女和亲能更能快适应那里的生活,不至于因水土不服和些风俗小事而折了我大国威仪。”
听完郁子都和华韶彦的话,皇帝垂眸思忖了片刻,然后让李瑜起身,“今次的事就此作罢,你当谨记自己身为皇室宗亲,更因以身作则,不可任性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