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200)

作者: 红摇 阅读记录

沈星河不觉得疼,手上用力,将方小杞拉出弥勒佛像和墙壁的缝隙。

军士们冲了进来,按住了正往起爬的明蒲。刘参军大喜:“明蒲住持没死啊!”

明蒲的手臂被军士反拧着,恶狠狠地念道:“钟馗驾到!”

刘参军倒吸冷气:“这邪气儿还没褪呢!”他手一挥,“把人带走!”

“站住。这和尚你们不能带走。”沈星河一边冷冷发话,一边伸着手,让方小杞给他包扎伤处。

刘参军拱手行礼,脸上带着军士惯有的强硬,说:“沈大人,卑职奉命守卫圣宁寺,现在寺中出了事,需得把人带去交差。”

沈星河冷笑一下:“堂堂羽林军,放着皇城不守,倒来守一座寺院,圣宁寺好大的面子!敢问参军是奉谁的命,与谁交差?”

刘参军脸色一僵,正欲答话,弥勒殿门口传来苍老又威严的声音:“是奉咱家的命,与咱家交差!”

沈星河把受伤的手藏在袖中,目光一移,看向迈进门槛的人。

刘参军单膝跪地:“参见大将军!”

窦文阴沉俯视着他:“圣宁寺了澄圣僧飞升成佛,寺中僧人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圣上特意嘱咐咱家,一定要守好圣宁寺清静,法事进行过程中不可受打扰。不过是守个寺,又不是守边关,如此简单的任务,刘参军,你倒是守得好!”

刘参军满面惭愧:“大将军,卑职等一直严守寺门,不曾放人出入,僧人们不知如何突然中邪了,请将军责罚!”

窦文牙缝中挤出两个字:“掌嘴!”

窦文身边亲卫应声上前,给了刘参军正反两个耳刮子。刘参军被打愣了。

窦文微微俯身,两眼漆黑:“参军刚刚说什么?中邪?这世上哪有什么中邪,只有捣鬼!”

刘参军赶忙低头道:“卑职失言!”

窦文哼了一声:“刘参军说不曾有人进来,那这是什么人?!”

窦文猛地抬指,直直指向沈星河的鼻子。

沈星河虽然官职比窦文低几级,但也容不得人如此无礼,顿时脸色铁青!

却见窦文的表情瞬息转变,变脸速度堪比变戏法的,满面阴云换成一脸诧异,“呦”了一声:“这不是沈二公子吗?您刚刚不还在朝堂上吗?怎么来得比咱家还快?”

仿佛到这时才看到对面的人是谁。

沈星河沉着脸不答,冷冷看着他。窦文才反应过来似的,把那无礼的手指一移,指向沈星河身边的方小杞,神情又一厉:“咱家指的是她!”

刘参军这才留意到方小杞,认出来了:“你不是今天早晨要进寺抢头香的丫头吗?我们明明把你拦回去了,你是怎么进来的?!”

沈星河微扬起脸:“她是我的人。”

第186章 虎口夺食

窦文脸上忽然堆起慈祥:“哎呦,原来是二公子的身边人,失礼,失礼!小姑娘,偷溜进来的吧?你这孩子,为了上个头香,可真够拼的!前边失火,没伤着吧?”窦文朝方小杞走近,似一个关爱晩辈的长者,要拉着她安慰一番。

方小杞感觉此人变幻莫测,令人恐惧,不由自主后退了一步。

沈星河移步挡在了两人之间,戒备地看着他:“多谢窦将军关心,她没事。”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这里不安全,二公子快带着人家回去压压惊!”

窦文转过脸,换成一脸冷厉:“把圣宁寺住持带走!”

两名军士拖拽着明蒲欲走,沈星河拦在了前边:“窦将军,这和尚与我们大理寺正在办的案子相关,该押回大理寺审问。”

窦文露出一脸惊奇:“敢问与大理寺哪个案子相关?”

沈星河瞥了一眼明蒲。明蒲已被捆起来,僵直着脖梗跪在地上,神情透着癫狂,嘴里翻来覆去念着:“钱眼开,小鬼笑,人间有妖,钟馗驾到……”

沈星河缓缓道:“连环钟馗案。此是新一起钟馗案!”

窦文不以为然地笑了:“二公子想得太多了,明蒲念念叨叨不过是疯言疯语。这首歌谣满大街都有人唱,他发疯胡念罢了。咱家不曾记得有哪条规矩,说嫌犯念哪句歌谣,就必须归哪个衙门管。对了,咱家记得沈二公子尚在停职期间吧?如此说来,咱家不是查案的官,二公子暂时也无捉拿嫌犯的职权,咱们谁抓人都不合适。明蒲便由羽林军带回去,该由谁查,让圣上定夺便是!”

沈星河心中清楚,明蒲若被窦文带走,多半有去无回,从此消失在世上,他绝不能让步!

他心思一转,袖中露出一截小笛子,指向身边的人:“窦将军,此处恰好有个适合抓人的——大理寺官差不是在这里吗?”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方小杞身上。

方小杞忽地反应过来,手忙脚乱摸出藏在衣中的大理寺衙差腰牌。

按规矩,差役散值时要将腰牌挂在公事房,若非出于办案需要经上官批准,休沐放假的日子里,是不能带在身上的。但前些日子易寺卿将她赶出大理寺,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没有没收她的腰牌,她便一直随身带着。

面对着深不可测窦文,还有一群凶悍的军士,她心中慌得要命,鼓足勇气举着腰牌上前一步,磕磕巴巴说:“大……大理寺办案!”

窦文默然一下,“嗤”地笑出声来:“抓捕嫌犯并非儿戏,孩子,别闹。”

军士们脸上也都露出好笑的神情。一个小小的女官差,竟然拿着最微末的小吏牌子,跟权倾天下的窦大将军抢人,活像一只不知天高地厚,想从猛虎口中夺食的小雀。窦文只要张张口,就能将她连皮带骨地吞掉,还不够塞牙缝的!

上一篇: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下一篇: 佞相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