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河白鹭起【古代探案】(229)

作者: 红摇 阅读记录

捻了一阵红手环,沈星河说:“你仔细回忆一下,初一那天,谁最有可能在圣宁寺大雄宝殿动手脚?”

方小杞脑中电光一闪,豁然开朗:“大雄宝殿起火前,进出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迟小乙!他才是最有机会给明蒲下神仙眼的人!此事我们也有过怀疑,问过明蒲,但明蒲矢口否认!如果明蒲是替迟小乙遮掩……他为什么心甘情愿,替一个给自己下药的人遮掩?”

“心甘情愿……”沉星河沉吟着,“梁木匠在四面像中自尽,不也是只有心甘情愿,才能举起手里的刀吗?”

方小杞心中惊疑:“”……难道迟小乙才是钟馗?”

阴凉细风不知从何处而来,沈星河看着摇晃的灯影,说:“前三起钟馗案的托梦点将,不是只靠致幻药能完成的,必有真人到场,扮作钟馗给人发号施令。想知道迟小乙是不是钟馗,要核对几次「托梦」的时间段,迟小乙有没有可能在场。他是御前内侍,其每日行踪,却不是想查就能查的。”

沈星河不能做定论,心中涌起深深忌惮,“若真的是他,钟馗竟然潜伏在御前,太过胆大包天!事无定论,亦无证据,且不能轻举妄动,只有先盯紧他。”

他心中盘算了一阵,忽记起什么,问:“你说在木工坊里还找到了什么线索?”

“哦,是这个。”方小杞从怀中摸出一个账本,“这是木工坊记账的本子,其中有那座四面像木材原料的收货记录。”

她翻开账本的一页给沈星河看,那里记录着收入巨大金丝楠木的日期,木料尺寸,以及送货人的名字。

沈星河看到一行字的末尾,念道:“郑十七。”

方小杞说:“我问过卢姑娘,她说楠木料是商州进贡的贡品,由皇宫转运到木工坊时,随行地方官被内侍拉着喝酒去了。”

她指着这个郑十七的名字:“郑十七是供应木料的林场的人,是他亲自押车,把木料送到木工坊,与梁木匠做的交接。卢姑娘说,郑十七过来时,曾与梁木匠一起喝茶,单独聊了不少时候,回想起来,她觉得有些可疑。我想找到郑十七,问问他跟梁木匠都聊了些什么。”

沈星河指尖按在帐本一角,沉吟道:“参照之前种种,钟馗做事,都是长期筹谋布局。如果圣宁寺案也不例外,那么,这块极为罕见的木料,也可能早被钟馗列为利用工具。林场的人,或许真的接触过钟馗。”

沈星河瞅了方小杞一眼,感觉很意外:“你竟然能想到这条线,查案的本事大有赶超本官的势头。”

方小杞心中一凛,怕他发作起不服输的脾气,当场跟她翻脸,赶忙谦逊地表态:“哪里哪里,跟着大人学习罢了。”

沈星河握拳遮了一下嘴角的笑意。

方小杞得到他的肯定,心中血热沸涌,呼地站起:“时间拖得越久,线索越会消失。我这就去找郑十七,看能打听到什么!”

“等一下!”沈星河一把拉住了她的手。

方小杞回头看着他:“还有事吗大人?”

他犹豫一下,才吃力地说:“你莫在意。”

她迷惑道:“我在意什么?”

“卢含雪。”

方小杞目光左右游移:“卢姑娘……人很好啊。”

沈星河心头冒起火花,指下用力:“好什么好?没有人比你好。”

方小杞愣住,抬眼看着他,仿佛没听明白,又仿佛等着下文。

第212章 打小抄

“我……”

沈星河看到方小杞映着烛光的眼睛,像饱含星影的湖,好似一头栽了进去,脑中一晕,那种满腹诗书瞬间灰飞烟灭的感觉又来了,越是着急,越是组织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沈星河脑中一片空白,空气就此陷入一片僵峙的寂静。

方小杞等了一会儿,犹豫道:“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沈星河空洞地捞出一句话:“你要去哪里?”

“刚不是说过了吗,去找郑十七啊。”

沈星河猛地回神:“你要去哪里找郑十七?”

方小杞眨眨眼,说:“郑十七早就打道回商州的林场了,我当然是去商州找他啊。”

沈星河之前有点心不在焉,这时才想到不妥:“商州距离大安城两百里之遥,你怎能一个人跑去?”

她不在意地说:“快马加鞭,两天的路罢了。我让易大人写封信,跟商州官府打声招呼,他们必会配合。”

沈星河恼火地用力扯了她的手一下:“不行!情况不明,你要么等我出去一起去,要么让别人去。”他想了一下,“让季杨跑一趟即可,听山也行,听山走南闯北四处行骗,必然不惧路远,给他个机会,让他去锻炼一下。”

看他毫不让步的样子,方小杞只好应着。

“那,那我走了。”她迈了一步,手却被扯住,回头看了一眼,说:“松手吧大人?”

沈星河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握着她的手。他愣了一下,没有松开,反而喜道:“你没有打我。”

“需要补上吗?”

“不了吧。”沈星河赶忙松手。

方小杞转身跑走,嘴角忍不住噙着笑意。

沈星河站在原地,颇为飘飘然了一阵。又恼火自己总是莫名词穷的毛病。当年太傅考较自己功课时,自己出口成章的本事哪里去了?只有宋明汐那种货色,才会临场词穷,每每打下小抄偷偷照着念!

想到打小抄,他忽然灵犀透顶:“我也可以打小抄啊!”

他快步回到案前就想铺开笔墨。却看到案上的机关盒。对了,还是得先破解这盒子。

上一篇: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下一篇: 佞相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