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躺赢日常(160)
他是什么身份,一个罪籍。家族的案子一日不翻,宋安的身份一日就是见不得光。
丽锦公主瞧着外侄儿。她的好心情收敛一二。
对于宋安的将来,丽锦公主是在意的。这是舅舅家唯一的血缘,一辈子没一份前程,这让丽锦公主不甘心。
“我今日是故意的。”丽锦公主对宋安说道。
“啊……”宋安不理解。
丽锦公主就说道:“费邑侯府一直替天子办事。在天子跟前,又与中侍们交好。如果有费邑侯府的帮衬,安儿,你的前程许是有办法的。”
“何况,费邑侯府也是安儿你的长辈。”这才是关键。这才是丽锦公主在意的。
谁让东方相安是丁芍药的爹。
丁芍药又是宋安的祖母。这可是亲连着亲。这是丽锦公主寻着费邑侯府的原由。
毕竟宋氏一族的亲族里,如今还跟天家关系亲近的。丽锦公主一一数来,就数着费邑侯府。
旁的,这些年不成了。或者说亲缘也不够。
“可是……”宋安想了想,说道:“我的祖母只是费邑侯的养女。我与费邑侯府没有血缘关系。当年为了救我,世孙的爵位还没了。”
对于当年旧事,丽锦公主没瞒了宋安。宋安对于此等事情也是感恩的。
就是感恩了费邑侯府。宋安才不想让费邑侯府为他,为着所谓的前程又是惹了麻烦。
“表姑母。”宋安望着丽锦公主,他认真的说道:“有您的照拂,我一直都挺好的。我不奢望了什么前程。想着九泉之下的曾祖、曾祖母、祖父、祖母、爹娘,还有姑祖母,他们一定盼着表姑母您平平安安。我平平安安。这便就足够了。不奢望,或许就不会意难平。”
宋安这般劝话道。
听过外侄儿的话,丽锦公主心头苦涩。她听懂了宋安的劝话。
可宋安真不在意?
不在意,就不会说什么不会意难平。意难平,这何尝不是丽锦公主心思。
堂堂先帝的唯一女儿,如今过日子也是夹着尾巴做人。
丽锦公主没过了公主的张扬,她的小心人生,在天家面前更是小心翼翼。
如果不是挂着先帝唯一女儿的名头,可能凭着她如今的模样,在宗室都容易查无此人。
天家的冷淡与漠视,天子待她的平平无奇,谁又乐意跟丽锦公主走得近。
谁都会看眼色的。
丽锦公主当然也不想惹人眼,除非节庆,她是不会进宫讨人嫌弃。
或许说,宋氏一族的殁了。这便是如今的天家跟丽锦公主之间的裂伤。
伤口在那儿摆着,只能装看不见。真是碰了,就会让丽锦公主痛得心伤。
第63章
神京城, 内城,费邑侯府。
东方渭归家时,府上就缺当差的亲爹, 去官学念书的弟弟东方淮。余下亲人皆在。
东方相安和谷大顺见着问安的东方渭, 老怀大慰。
东方渭向祖父、外祖父见礼,特意呈上从南边带回来的贺礼。
要说这些贺礼之中, 最特别的是一个小匣子里的稻穗。
东方相安、谷大顺二人也对粮食在意。人活着, 就要食。
关于东方海上的大岛, 二人更知。一人拿一个小匣子,拿起里面的稻穗。
东方相安数一遍。谷大顺对着自己跟前的稻穗也数一遍。
“错不了。”东方相安说道:“渭儿,这真是好粮食。”
在士族的赋中,也要赞了春种一粟子,秋收万颗粮。
当然这是夸张的比喻。实则这一回东方渭带回来的礼物就是大岛之上能种三季的水稻。还是从更南边的大城里选出来的种子。
那儿的水稻一年三熟, 就跟大岛之上一样。
这不止一年多熟,这一串稻穗上那也比着中原的水稻多了稻粒。
要说这般多的好处,那当然就让东方渭高兴,也让他们的长辈们瞧着一样高兴。
好的种子,处处的筛选。这里面花的功夫不足为外人道也。
在祖父、外祖父这儿呈过贺礼。东方渭得着二位长辈关心与问候。
尔后,待东方渭没来得及去东院。亲娘就领着妹妹来了。
谷秀娘见着长子,太久没见,她真的想念。
东方清清见着大哥,她也开心。
在大哥给娘亲问安时,东方清清走上前, 她也向大哥问安。
一家子见过礼。谷秀娘感慨一回,她道:“渭儿瘦了, 高了。”
“也黑了一些。”谷秀娘实话实说,她笑道:“不过从渭儿的身上, 我倒瞧出更多的气概。多了一股子的英雄气。”
孩子挺拢的身姿,一举一动之间的自信。这让谷秀娘看着满意。
就是瞧着模样也是变了一些。许是说模样变得也不多,只是气质变得更多。
“确实如闺女说的,渭儿变得不多,也变得甚多。”谷大顺同意亲闺女的话。
东方相安也点头赞同一回亲家的话。
这会儿东方清清凑在大哥跟前,还跟大哥唠叨一些话。
在东方清清眼中,大哥变了。或者也没变,还是她的大哥。
特别是瞧着大哥赠的礼物,东方清清更开心。
瞧着那些首饰,那些用匣子装的南珠。还有便是那一小匣子的糖人儿。
东方清清可开心。
倒是东方渭打量了妹妹,长辈们的变化在东方渭的眼中不存在。还是依然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