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躺赢日常(166)
“儿不缺钱财。”东方渭在南边主持大局多年。手中流水何其多。
“这不是给你的,是让你给承德舅舅、承义舅舅两家贴补用着。”谷秀娘人不去,钱财总要给足。
想着这般钱财多些,承德长兄,承义弟弟的将来也能宽省一些。
这算是做姐妹的帮衬。反正于谷秀娘而言,她帮衬了,她便是心安了。
听着亲娘的话,这一回东方渭没有拒绝。毕竟他总不能替舅舅们做决断。
对于亲娘这态度,东方渭当然就是沉默着,打算替亲娘把事情办了。
“此去南边,渭儿,你也要多注意。娘让府医准备的药丸子,你也当备上。”这府医搓的药丸子,那都是防了病情的。
这一回东方渭不拒绝,他一一应承下来。
此去南边,东方渭可不是专门为奔丧一事。
对于东方渭而言,他还关心着旁的事情。
东方渭得着最新的消息,北边出事儿。
哪北边?
当然是东海之北,在前朝之前,那儿被称为翰海地界。
这里的翰海不是指大海,而是树海。
翰海,在燕州之东北。那儿是胡人、蛮人之地。
前朝之时,有一个翰海国跟前朝斗得不亦乐乎。胡人、蛮子之地,倒也属于野蛮。
至于到本朝之时,翰海国早没了。那地方如今稀碎。各部落之间还没有一个领头羊。还是打做一团乱麻。
这当然落在东方渭的心中。他可是惦记上。
谁让东方渭有外挂,从梦里,从后世的记载来看。
还得等十来年,翰海那地方才会决断出胜负。
尔后,等着司马仁的孙儿建立大怂后,那里会建立起北朝。北朝南来,还是占了中原一块。
司马仁孙儿建的大怂,说是一统中原,实则更像一个南朝。
一个被胡人、蛮人,最后打得稀碎的南朝。
这些年里,东方渭做的事情不多。就是移民,还是移民。
大岛之上,土地多了,移民多了。粮食多了,钢铁多了,武器甲胄多了。那么当然是武力更利害。
对于东方渭而言,跟翰海做生意,不止为着利益。
还是为着牛马羊,为着交易。为着大岛的利益。
卖过一些武器给翰海的部落,当然这暗中更是挑事儿。
东方渭从来是扶弱灭强,他是巴不得翰海的土地上越打越利害,越打越红火。
不止为着利益,还为着更大的利益。
如今前线传回来的消息,有些果子已经成熟,那可以摘了。
在这等时刻,对于东方渭而言,他当然要亲自去坐镇摘果子。
护卫司,东方渭是分成二卫,铁林卫、神策卫。
如今神策卫嘛,东方渭去东海之上后,当然还留在大岛之上,这要守了大本营。
可铁林卫,这一卫里,还有一只有练过骑射的队伍。有步卒,有骑卒。
对于东方渭而言,有成熟的果子,当然是领着铁林卫去摘果子。
想一想,东方渭的心情很激动。只是这一份激动他掩藏在心底。
跟亲人们告别。
东方渭乘船南去。去一趟谷承德、谷承义的家宅。
去给亲娘的生身父母,他的“外祖父”“外祖母”拜别身后事。
对于东方渭而言,他亲自,送上重礼。伤心一回,替亲娘伤心。
要论跟这四外祖父、四外祖母的感情。东方渭只有淡淡的情份。毕竟没怎么相处过。
若不相处,若不经营,又何来太多的感情?
至于东方渭赠的厚礼,谷承德收了,谷承义也收了。
两家女眷还是想多留客,留了东方渭小住一些日子。
不过东方渭拒绝了。
还是谷承德发话,只道家中守孝,也不能一意留客。
这客,当然是指东方渭。
东方渭来一趟渭河县,留下一些影响。让人议论了谷家的贵客。
尔后,东方渭便是乘大船离开。只是这一回,东方渭的身边随了宋安。还有宋安带着的长辈们的骨灰盒与牌位。
此去南边,宋安也是有心立家立业。从新开始。
大海之上,宋安晕船。
待大岛之上立足时,宋安还是晕陆地。一直等着安顿好后,宋安依然收不了惊讶。
他从来不敢想像了,表舅舅有这般大的基业。
待下面人替宋安家的长辈们选了新的坟墓地。
东方渭来瞧过宋安一回。也是给姑母丁芍药上香。
“安儿,你往后便是用心学□□归要学一身本事。”东方渭对于宋安的安排就是读书习武。
宋安的年少,他的前程如何?总得看真本事。
“嗯。”宋安重重的点头。
来了大岛,宋安对于未来更有期待。他虽然不说,可他也想学本事,他还想进神策卫,又或铁林卫。他想做表舅舅身边的侍卫。他有一份建功的想法。
甭管宋安多少想法,他太年少。他当然是留在岛之上。
这时候,东方渭却是要往上。往北而去,去了翰海之地,去摘了估摸成熟的果子。
翰海,在东方渭的眼中,那儿才是王霸基业。
因为大岛在东海之上,这里可以是后方。
可论了王霸基业,还得是翰海。因为那里有工业化时代需要的一切。那里更有黑土地,肥沃的大平原。
除了冷一点,一年只能种一季的粮食外,好像也没有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