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躺赢日常(99)
至于原来的担忧?
谷秀娘抛在脑后勺。宋蓁蓁的爹娘同意的事情,宋蓁蓁貌似自个也乐意。
宫廷里的宋贵妃支持,宋氏一族对于未来的富贵前程更满意。
这等情况下,谷秀娘凭什么阻止?她又是哪一根葱头?
真以为鼻子插两葱,就能装象?没可能的。
神京城,内城,墩城侯府。
刘演从宗正司归来。尔后,他去亲娘那儿请安时。
董太夫人捂着胸口,她道:“我不安,我哪能安生。”
董太夫人就差一哭二闹三上吊。她这抹眼泪,抹的跟流水一样哗啦啦。
“娘。”刘演瞧着这情况,他马上跪下来,跪在亲娘跟前。
“您这般做法,儿哪都错了。请您责罚。”刘演赶紧认错。
“儿啊,你如今是墩城侯府的当家人。为娘的没本事,又老了,还要靠你奉养。哪里敢跟你说一句重话。”董太夫人抹着胸口,又是哭起来。
董太夫人哭得那叫一个伤心,简直是闻着伤心,听着落泪。
示了软,落了泪,董太夫人的做派让刘演没辙。
“娘,你有话尽管讲。儿还能不听吗?”刘演也无奈。
“……”听着儿子这话,董太夫人不哭了。她拿着帕子擦拭一番眼角。
待拭去泪水后,董太夫人瞧着儿子。她忙起身,忙搀扶了儿子起来。说道:“快快,我儿先落坐。地上凉,莫冻着。”
母子二人皆落坐。这会儿的董太夫人打发走屋中侍候的仆人们。
待屋里剩下母子二人后,董太夫人说道:“演儿,娘就问你一句,长水校尉府的宋家女郎差哪儿,你为何还不松口,还不请大宗伯帮衬着提亲?”
请官媒,那也得双方说合后,那是正式的行三书六聘。
在这之前,婚嫁一事,男女双方还得有默契。如何有默契?那当然是请双方都认可的撮合人。
在董太夫人心头,那一位已经给墩城侯府暗示的大宗伯就是最好的人选。
瞧着别人的热忱,再瞧一瞧儿子的装傻充愣。董太夫人着急。
“我儿,莫忘记了你来神京城求前程。这前程与前程又不同。宋家女郎的背后多少助力。你还要娘念叨吗?”董太夫人一来神京城,她就接着大宗伯夫人的贴子。
俱是宗亲,大宗伯夫人把话暗示的通透。董太夫人全听懂了。
宋家有意,对于自家儿郎满意。只是女方要脸,如今就看自家的意思。
这还要多讲?
董太夫人对于宋家女郎一直就挺满意。如今女方有意。这当然是两方一拍即可。
董太夫人满意了。可刘演这一边一直没动作。
董太夫人都被大宗伯夫人又追问一回。如何宗侄儿刘演没一个动静?也不表示一二。
“……”刘演在左右为难。
大好前程刘演要。可心头美人刘演亦想要。
二者不可兼得时,刘演也为难。至于说纳表妹,而不是迎娶表妹?
刘演有些做不到。
谁让刘演立过誓言,让他背弃了,刘演又要脸。
腊月七,寒梅节的前一日。谷秀娘去了长水校尉府,她参加了大姑姐举办的赏梅宴。
见过到了外甥女。谷秀娘还偷偷的问过外甥女。
趁着丫鬟们被打发走。谷秀娘对外甥又问道:“蓁蓁,你的婚事马上要定下了。你心悦墩城侯吗?”
“他挺好的。”宋蓁蓁的目光落在鲜艳的正红色嫁衣上。她的脸上有害羞,语气里带着娇娇之意。
谷秀娘瞧着这般模样的外甥女,她又哪里不懂了。
再劝,还有必要吗?
少女的春情里总是诗。她这等恶人劝了,怕是要遭人记恨。
“蓁蓁。”谷秀娘动一动嘴皮子。她想了想,又道:“盼你良缘好。”
放下助人情结。谷秀娘记得自己已经立过誓言,不再掺合别人的内宅事。
姻缘亦然。
尊重他人因果。
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掺合得起的。毕竟外甥女的这一桩姻缘事。宋氏一族看得太重。
连夫君劝,都没用了。谷秀娘再劝,可能连亲戚都没得做。别人指定还以为他们夫妻在咒诅这一场姻缘。
何苦呢?谷秀娘只能闭紧嘴巴。不再多语。
同时,谷秀娘也愿意相信,可能她的金手指出差错了呢?毕竟命运又不是注定的。
万一能更改呢。
瞧着面前的外甥女,她的模样好。这般美貌的少女又岂能不迷惑了少年郎君的心。
事情没有开始,谷秀娘承认自己是凡人。不是神仙。
她不能在没有开始的事情前就下了定论。没得做了讨别人嫌弃的乌鸦嘴。
谷秀娘把这等事情撩开手。
承平十九年,腊八节。
大宗伯登门拜访,他与长水校尉宋诚谈妥了宋蓁蓁的婚事。
腊月十二日,墩城侯府请官媒登门正式提亲。
关于墩城侯要迎娶了长水校尉宋诚嫡长女一事传开。自然惹人许多人的注意。
腊月二十三日,小年。
天子下诏,赐婚墩城侯与宋贵妃侄女的亲事。不止降旨,天子还赐下如意六对,金器银器八对,美玉十二对,以及若干的贡缎锦绸。
天子降旨,一时间把墩城侯的婚事惹上了巅峰。
刘演也在许人的吹捧之中,他觉得这一桩婚事貌似也挺好。
董太夫人更高兴,她在神京城的女眷圈子里一时间被人吹捧着,吹捧着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