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白甜小皇帝又被佞臣以下犯上(146)
外头古他那来禀报,珙王已经到了门外。
他急忙倚在榻上,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快让皇兄进。”
紧接着,人未到声先至:“臣蛰居封地感念陛下圣恩,今得陛下相召日夜兼程终至宫中,如今再拜天颜实乃臣之荣幸,愿陛下圣寿无疆,江山永固。”
他着一袭纯白色披风,上头绣着雅致的兰花暗纹,深蓝的圆领锦袍加身,腰间束着一条镶着美玉的腰带。
身姿挺拔,面冠如玉,长相跟傅玉宁有七分相似。
这就是传闻中备受母族嫌弃的珙王。
更有人说他当年本是活不下来的,天生残缺被视为不祥之身,太后也容不下他,但却因神似傅玉宁这张脸让老皇帝不忍放弃这个儿子,插手了许多事,才保他平安长大。
傅玉宁更不可能去欺负一个残疾人,急忙让古他那扶他起身。
“皇兄有心,咳咳咳……快上茶……”
他半死不活的倚在靠枕上,卫济正给他取针,他脸色苍白,唇也苍白,如同一株正在凋零的茉莉,凄美无助的令人心疼。
傅承瑞挑眉。
听人说小皇帝病重醒过来后性情大变,变得仁慈心善,他只当笑谈。
不过是为了保命所采取的手段,对方真正顿悟的应是过度张扬浮躁只会走向灭亡,所以权衡一番选择忍辱负重。
但对方的表演毫无破绽,这不禁让他刮目相看,但也可能是久居宫中早已习惯。
他再次恭敬道:“臣谢陛下。”
其实,两人见面还挺尴尬的。
即便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也未曾有过多接触,傅玉宁还是皇子那会儿深受老皇帝宠爱,对于傅承瑞这种吊车尾又毫无存在感的人,看都不会看眼。
两人与其说是兄弟,更不如说是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也没有什么话题可聊,他们聊了一些家长里短,又聊了一些封地趣事。
恰巧此刻慕容镇求见。
他跪地奉上了礼部尚书胡庸学拟定的岁首节步序。
“请陛下过目。”
傅玉宁瞥一眼却是连接都不肯,“这样繁复无聊的东西拿给谢大人过目做主便是,朕尚在病重,需要休息,不要为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打搅朕!”
小皇帝冷哼一声,满脸嫌弃。
慕容镇听闻此言,身形一晃,跪在地上摇摇欲坠,耐着性子语重心长劝慰道:“历朝历代,祭祖之事从未有过权臣做主的先例啊陛下,还请陛下过目!”
言罢,他膝行到小皇帝面前,举着花册的双手都在颤,像是铁了心一般硬要逞上去。
小皇帝彻底怒了,一手打掉那花册,“慕容镇!朕念你三朝元老向来对你礼敬有加,你不要得寸进尺,你竟敢逼迫朕,这天下究竟是朕的还是你慕容家的?你若再敢放肆,休怪朕狠辣无情!”
“咳咳咳……”
慕容镇听闻此言顿时瘫坐在了地上,望着眼前昏庸懈怠的小皇帝那双浑浊的双眼透露出失望与绝望,他颤动着唇说不出话来,整个人瞬间苍老十岁。
吓得古他那急忙上前劝,将慕容镇扶起身,“哎呦,慕容大人,您何苦来着呢,陛下这几日被这病折磨的心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您就行行好,不要与陛下计较。您先回吧,此事陛下自有决断。”
慕容镇闷声不吭的被扶起身,也不知有没有将这番话听进去,他失魂落魄的将掉在地上的花册捡起,又颤颤巍巍的跪地行礼告退。
第131章 你来真的?
傅承瑞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
只觉得好笑,小皇帝的仁慈只是都用在了那些能哄他开心的权臣身上罢了。
比如:谢谌澜。
什么体恤老臣,仁厚待下,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端倪,全是假的。
慕容镇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归顺于他们,心中对小皇帝还残存有旧情也未可知,所以他并不打算为其求情。
正相反,对方越被打压,越能看清小皇帝真正嘴脸,对他们也就越忠心。
“陛下不必动气。朝中这些迂腐老臣们惯会倚老卖老,须以雷霆之力镇压让他们知道厉害,下次才不敢再犯,否则他们会得寸进尺、日益膨胀,长此以往影响朝廷决策,危极社稷。”
他不光不打算帮慕容镇,还要劝慰小皇帝教训他们。
前一秒还大发雷霆的傅玉宁在听到此话后变得当即喜笑颜开,“皇兄说的极是,还是皇兄懂朕!不像朝中那些老东西,只会说些让朕烦心的话。”
小皇帝若还像以前般说话带刺的嘲讽他,他不会觉得如何,若是捧他臭脚有意拉拢,他也不觉得如何。
偏偏对方居然是这番积极的肯定他,这倒让他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应对。
他的心中升起一股怪异的满足,从小到大不管是太后还是他的亲生哥哥靖王,亦或者老皇帝、他的外公,这些长辈兄弟们从未有人肯定过他的言行。
在他印象中,靖王才是永远都是被夸的那一个,不管对方做什么。
而他自己,因为生下来是个瘸子,一只脚长一只脚短,不被爱疼爱,永远是被贬低的那一个,偶尔的被夸也是十分敷衍。
就连此行他回来,太后与靖王也是以命令的语气让他做事,并未把他放在与他们相等的地位。
他想得到他们肯定的念头在心中疯长,可他真正为他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也未曾换来过一句真心的夸赞。
这样对旁人来说,看似轻易而举的东西,对他来说却无比艰难。
但现在,却在小皇帝身上实现了。
傅承瑞苦笑,“陛下不嫌臣兄愚笨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