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异世后走上人生巅峰了(413)
李辉蓝听得很认真。
当然,虽然一老一少都是科技专业员,但李辉蓝毕竟年纪和经历在这里,因为地位和才能也是“见过世面”的,灾难战争后更了解了不少东西,他比起来云栖栀要更有经验些,此时也是指出了些关键点,并且非常赞同翟嵇的“温室植物园”以及“冬夏交替”想法。
“在了解土壤污染的时候……污染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然后因为现在星球的超额利用度,所以必须要多方面原因共同考虑到。”
他说道,“比如说因为自然大循环,举个例子吧,简单来说,你应该知道雨雪是地面以及海水等等水蒸气上浮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地面和海洋污染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地面海洋所‘产生’的水蒸气也带上了污染,上浮后变成雨雪再降下来还是污染的,污染性酸雨就是挺典型的例子。”
“然后还是因为地面以及海洋源污染,所以地上走的动物和海洋里的鱼虾体内也带上了,不但人吃了会积累,由它们为部分原材料而制造的农用粗制化肥之类的自然也tຊ有,施在地里自然也连带上了。”
“那么土地——本身地面就是污染的,天上的雨也是污染的,土肥料也是部分污染的……所以叫综合性治理和各方面总结情况梳理原因。也是因为土地越发变低的利用性,当然,因为这本身的根基性,‘土地’是不会被‘取消’的。就如同人虽然可以住在车里、住在胶囊房甚至睡在桥洞等等,归根结底都是需要‘庇护房屋’,衣食住行,所以粮食作物、房地产这类才被称为支柱型产业,是不会随着科技进展而发生根本性动摇的。不过水培、营养液植物工程也会是‘部分情况’下的大势所趋。更何况你那边的土壤污染是‘超能力’造成的,更麻烦、解决起来跟困难,这一点你那边的经理同样是很有远见……我也是在深入了解土壤污染后才意识到的。”
“然后就是几十年前都快被讨论烂了的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国际阴谋以及恶意扣帽子的事跟咱们现在的话题没关系,所以姑且不提。但温室效应这本身确实是存在的,‘全球变暖’也的确有迹象。”
“一般人理解里就是北极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把一些海平线低的国家给淹没以及冬天越来越短、越来越不冷之类,但其实后者是错误的。不管是温室效应还是连带着的全球变暖,它们本质会让星球整体各地方的气候重新打乱洗牌和‘极端’,比如说这里原本是温带季风气候,往后可能就会变成热带沙漠气候和寒带苔原气候并存——只是举个例子。会表现出让夏天更热冬天更冷的两极化,而不是直接进入‘洪水世纪’或者冰河纪年,当然,这个再过十几或者几十个世纪也很有可能。”
云栖栀若有所思。
李辉蓝:“你哪儿即便成了魔法世界,但基本的变化原理以及自然动态,我认为应该还是保持着大致规律的。不太可能今天是零上50度的高温,明天就成了零下50度,后天又回归了零上50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
云栖栀明白他的意思。
比起翟嵇那种令人有点发窘失笑的“命运绝不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我们”笃定感,老先生是以相对科学的角度来切入问题的。但不管怎么样,结果都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冬夏交替的可能性极大。
不得不说,云栖栀确实更安心了许多。
翟嵇当然很厉害,特别厉害,小云老板同样非常信任他,但李辉蓝教授又是不一样的……怎么说呢,就像是医学生谈及南丁格尔和白求恩,哲学系聊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文学鉴赏系谈《红楼梦》和曹雪芹,电影演艺系聊《泰坦尼克号》,电工戏谑玩笑聊不拉地线、生死看淡,农业系天天做梦恐惧自己的“论文”被偷拔掉吃了、宰掉煮了。
不是很标准的例子,但这种“业界大牛”带给专业人士的冲击感和敬畏感是要比普通意义上大众的认知要更强的。
——哪怕谈得是旁专业话题。
李辉蓝见惯了学生的崇拜,所以他一眼就看明白了云栖栀的表情意味,有些想笑,又笑不出来,最后只是说道:“其实我刚才说得都是很基础的事……是那些专家们第一节 课就教给我的。”
云栖栀对此自谦置若罔闻:那也是很厉害。
李辉蓝想了想:“专家们还联合研究出来了很多种营养剂,说是能够提升土地肥沃度的,其中有几种标号的还有自除污能力,我当时不知道你这边还有温室的事,现在看起来也算是正好。毕竟是个星球,应该也有基础材料,可以试着调配一下……文档里面的东西很多,比较好的我都塞进去了,叫我说我还真没法全讲明白,等你拿到后可以自己打开看看选选。”
“好。”云栖栀心里很暖。
李辉蓝的“空闲时间”并不算太多,加上他最近表现异常,很多人都在关注他的情况。这会儿虽然借口休息在房间里独自呆着了,但要是一下午一上午什么的不露面也会惹人注意。所以最后还是有些恋恋不舍地道别,又殷殷切切叮嘱了一大堆诸如“多吃点饭你比上次瘦了”“异能方面使用还是得小心注意”“尽管情况糟糕还是要坚持着往下走”以及“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就直接说给我不要憋在心里”等等。临到快结束才敢表露出来自己的内心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