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经营游戏去种田(82)
援军?韩贵妃心中冷笑,不会有援军了。
外人只知道皇帝突然驾崩,她费劲了手段,才堵住那些文人的嘴。
还没来得及收拢群臣的心,皇城就被攻破。
她第一次埋怨家族,族人整日欺压百姓,处处敛财,只要不捅到皇帝面前,她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没想到,族中之人,都是废物。
派他们去守卫南侧边境,他们倒好,一点消息没有,敌人就摸到了皇城脚下。
正常来说,京城的人早就能发现,及时上报,只可惜,皇帝驾崩,韩贵妃急着掌权,闹得朝中一团乱。
轰隆!
外面的南蛮士兵,蹂躏完宫女后,才开始发起最后的进攻。
他们主帅运筹帷幄,此举,不过是为了消除里面人的反抗之心。
皇城早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宫内的人,早就被吓破了胆。
宫门一破,他们连反抗都没有,直接丢下武器,纷纷投降。
“哈哈!这群弱鸡,真是怂包!”
负责攻城的大将长得五大三粗,一脸络腮胡,随着说话的动作上下起伏。
“兄弟们,把她给我绑了,我要献给主帅!”
他的大刀直指站在人群后方的韩贵妃。
第71章 红薯和玉米
京城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远在西北的江楚楚,都得到了消息,更别提一直虎视眈眈的鞑子。
边关再次不稳,驻守边关的众将军只得尽快回访,以保边境不丢。
江十安看着破旧的城墙,一旦有敌军来犯,只怕支撑不了多久。
修建城墙的事情,迫在眉睫。
修建城墙需要准备不少石料,水泥,还得准备足够多的粮食。
幸好冬小麦收获了,江十安无比庆幸,不需要为粮食发愁,那么,招人的事情迫在眉睫。
江楚楚得知后,主动给她哥不少粮食,毕竟修建城墙是为了保护城内人的安全,她们在城内,也是受益的一方。
江十安起初不要,耐不住江楚楚的坚持,只能让人收下粮食,想着日后多补偿一下妹妹。
修筑城建的人,大部分是从周围郡县涌入的流民,这些人都是没了活路的可怜人,没有丧失为人的理智,江十安用着很放心。
当然,他也没忘记将这些人打散,防止他们抱团。
他们这边紧急修筑城墙,远在边境防线上的顾家军,也在招兵买马。
那边的生存环境,比青石县更加恶劣。
青石县因为有江楚楚提供的冬小麦以及各种空间出产的鸡鸭鱼等,边境上的百姓,却没有那么幸运。
即便顾家军爱民如子,首先要做的,还是让自己手下的人吃饱,其次才是接济他们。
可惜,顾家军自身,都需要江楚楚的支援。
因此,即使百姓们知道战事越来越激烈,知道报名参军,就代表着面临死亡,他们还是一股脑涌入。
参军,就代表能吃饱,在经历过饥饿的人面前,死亡早已不再令人恐惧。
顾老将军亲自到招兵现场看了一眼。
来报名的人,排出了一条长龙,一眼看不到头。
负责招兵的参将满脸自得,顾家军这些年的作风秀良,深受百姓爱戴,威望在百姓心中极高,一呼百应。
顾老将军却高兴不起来。
要知道,他们此次招兵,并没有军饷......
西北的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春天,却迟迟没有到来。
直到两个月后,积雪渐渐化去,不知怎地,竟然直接越过春天,温度开始急剧上升。
短短一周的时间,气温上升了16度!从零下13度上升到了3度。
别说江十安等人,就连只会埋头苦干的村民,都察觉出了异常。
一时之间,流言四起,引起不少恐慌。
幸好发现的早,也幸好这个时代信息不发达,有了江十安的强势介入,流言逐渐平息。
湖里的水低了一寸,本该是雨水连绵的季节,却没有一场雨落下。
江楚楚敏锐的察觉到不对劲,当机立断,在空间中种植了耐旱的植物。
红薯,土豆,芝麻,粟(小米),玉米,等耐旱又高产的农作物。
红薯需要育苗,土豆也得提前弄出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发芽......
那就建仓库!
江楚楚无比庆幸,之前的工作因为延长了2个月的时间,早就收拾妥当。
比如需要开垦的荒地,因为人多,还有耕牛,铁犁的辅助,比她计划开垦的还要多。
同时还要让她哥哥安抚百姓,放弃种植小麦,改种红薯,土豆,芝麻,粟,玉米等等比较耐旱的农作物。
冬小麦的冲击力,对这些百姓来说,影响太大。
江十安的劝解工作,做的异常艰难。
红薯秧苗需要的温度比较高,为了能尽快给红薯秧苗,江楚楚还把温泉周边的蔬菜拔了,专门腾出来地方。
江十安忙得两天一夜没有合眼,拿着江楚楚给样品(红薯,玉米等物)苦口婆心的劝解。
“冬小麦不适合现在的天气,粮店已经停止售卖粮种。”
“大家也不需要因为没有粮种恐慌,可以选择种这种玉米。”
他掏出一个玉米棒子,给众人展示,“此物叫做玉米,产量极高,冬季小麦比起它,根本不值一提。”
“还有此物。”他放下玉米,举起一个比两个拳头还要大的红薯,“此物叫做红薯,一根藤上,就长出七八个。”
一个就这么大,更别提七八个,种一颗,就足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
有些村民心动,犹豫着问:“可这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