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谋权(139)

作者:白羽凤麟 阅读记录

夏天的衣裙衣料和首饰胭脂屏风窗纱等物,都是一大笔开支。

目前伯府生意兴隆,这些开支还看不出隐患。

但……

陆微雨却知道,哪怕伯府行事低调,只要这些日常开支在,外面的人依然知道伯府的富贵。

权势低调了,财富又藏不住,觊觎的目光依然很多。

如今老祖宗健在,一些隐患还压制得住,若将来老祖宗归了天……

不,就算老祖宗还在,若父亲出了事,一样就是伯府分崩离析时。

前世的遭遇可不就是从父亲失踪开始内乱的么。

后来父亲回来了,却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隐患。

到她死时,伯府也名存实亡了吧。

“管家爷爷,父亲若回府,就说我想与他说说话。”

陆微雨没有直接指出府中开支问题,而是说道。

“好。”周管家答应了,禀完事情就离开了。

陆微雨手中有去年冬天以及过年的庶务帐册,还有汇总帐数据。

再过十天,府中帐房就要将今年春季度的各项庶务开支帐目汇总过来。

到时,她要与父亲聊一聊富贵与低调的问题,早些警惕才好。

而现在,还有一件事情也在迅速筹备中。

四月初六是老夫人寿辰。

虽然老夫人守寡这么多年从不大办寿诞,但府中还是会摆几桌。

主要是东西两府的人聚到一起热闹一下。

往年这时候陆夫人的身体也好转了,都是她费心张罗,所需什么也有常嬷嬷过来帮着打点。

今年则全权交给了陆微雨。

陆微雨却不打算按往年惯例办。

她早早去了趟素心堂,与陆老夫人商量了一家人去香云寺上香。

陆老夫人一年出不了几趟门,出门也都是去上香。

不过还未在生辰时去过,一听这主意就很高兴。

这时天气不冷不热,风景也好,出城去走走岂非妙哉?!

老夫人自己满意了,陆微雨就与她确定同去的人。

既然往年西府都会过来祝寿,今年若因去寺里上香而不请对方,也显得有些异常。

因此,陆老夫人就让常嬷嬷去了趟西府。

果然那边的老姨娘一听也很有兴致,说要带着媳妇和孙女们一起同行。

四月初六去寺庙上香,非初一也非十五,更不是佛诞之日。

寺里香客其实是不多的。

伯府早些安排,还会有宽敞的院子安置给她们,住个几天很方便。

陆微雨又给将军府去了信儿。

第122章 父亲,当如何应对?

四月初六到初十,伯府在香云寺上香,母亲也会去,邀舅母同行吃斋。

往年将军府会派人送寿礼,自己到是没有来过。

因为知道老夫人吃斋礼佛喜清静,不愿意应酬。

今年寿辰安排在香云寺,到是别有意趣,还能在郊外走走、看看乡野的风景了。

香云寺在京城南边的香山火枫林南麓。

水云庵在香山西边的桃花岭。

向阳的山坡上有一片桃林都是水云庵的产业,春赏花、秋卖桃也是一笔收入。

香山范围很大,香云寺到水云庵的距离就有五里多路。

沿着香山以下,除了寺里的一些田地果林产业,还有不少田庄和村子。

西南方向有伯府的庄子,老祖宗就住在那里。

东南方向有林家庄,老将军和老夫人住在那里。

再往东有磨盘山,磨盘山中有温泉,大殿下萧云璋的温泉庄子在那里。

不远的东南方向则有林平湛的庄子,陆微雨租建的酿酒作坊就在那里。

而陆微雨策划去香云寺礼佛数日,到不是要去看酿酒作坊。

而是想就近将铮儿接到寺中,一家人可聚几日。

还有林家庄也不远,外祖母那边也早早去了信儿,可以出来走动走动。

她知道,老祖宗不进城,是降低伯府存在感。

从一个风光显赫的武将权贵家族慢慢自朝堂退隐,以保如今人丁单薄的子孙安稳。

而伯府的遭遇也警醒了同时期的其他将门。

如定国将军府也在急流勇退,老将军夫妇早早搬去庄子上安老。

伯府从了商,定国将军府也很少与其他权贵走动。

府中无长者,各府走动最常用的“请安”、“祝寿”理由,就派不上用场了。

但若一家人出了城,同在香云寺上香遇着了,聚一聚,问题就不大了。

至少皇上怪不到府中女眷头上来吧。

重活一世,陆微雨早就怀疑祖父之死,是皇帝授意。

这才令老祖宗不得不退居城外,散去兵权。

父亲更是弃武从商,做一个闲散伯爷,除了宫宴从不参与其他权贵府中的应酬。

若不是这样的妥协,伯府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

若不是老祖宗辞去兵部尚书一职、不再过问兵营之事,伯府又如何安稳?

说到底,有着从龙之功且执掌兵权的初代武昌伯,还有统率禁军英武不凡的二代武昌伯。

最后也只能鸟尽弓藏,藏得慢了就死了。

虽然老祖宗不说,但陆微雨反复琢磨过。

只有这样的原因,才能有如今这样的结果。

因而,她提出暗中经营出新的生意盘子,在伯府富贵闻名时,为伯府寻一条备用的退路。

老祖宗虽不扶持,但也没有阻止。

她就知道,她的猜测方向是对的。

去香云寺的计划,也是与老祖宗禀明过的,借着要铮儿出来几天的机会说了她的想法。

老祖宗同意了。

陆微雨记得,老祖宗也是常去香云寺礼佛的,与寺中高僧归云禅师私交甚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