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权(276)
这事儿没经柳儿的手。
陆微雨交代柳儿,不要让人打扰到她的事情,也不要让人泄露她在做的事情。
不管她在不在清风院,或是在不在伯府中。
怎么应对来找她的人,柳儿这个自幼陪伴她长大的一等大丫环,要替她守住清风院,还是很容易的。
近来陆微雨已经在有意识地培养柳儿学习掌家庶务,看帐算帐什么的。
以后万一她不在府里。
周管家那边虽不需要来禀事情,但府里的事情,还是要有双眼睛帮她盯着的。
她要将柳儿培养成女管家。
这个理由,让柳儿知道自己身上担子重,不再只是伺候小姐起居这么简单了。
因而,除了她擅长的针线活儿,她也不大在小姐跟前端茶递水,反而是学算帐、打算盘的时候变多了。
首先就是她原本就在管的清风院里小帐。
最近陆微雨将父亲安排的那座田庄,也交给她来打理。
这对陆微雨是没有难度的,因此在见过大管事和田庄地图后,她就决定了。
让柳儿来学,让柳儿来与陆芊芊、徐姨娘竞争,才算是对陆芊芊和徐姨娘的公平。
因此,陆微雨教柳儿怎么管一座田庄、要立什么帐册。
柳儿比其他人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她本就是庄上人,打小在庄子上长大的。
陆微雨学习农事时,都有柳儿在身边呢。
因而,现在学起来也快。
在陆微雨赶绣品时,柳儿也在忙着根据大管事禀明的庄子情况,建了总帐、分支细帐。
总帐关乎田庄每季度的哪些产出收益、汇总的成本和费用、损耗的支出,以及最后所得的数目。
分支细帐又要涉及到庄上人员、村里雇佣人员的工钱、饭食等成本。
还有种植所需的一应成本,以及细粮、粗粮、其他庄稼、瓜果、塘鱼等的成本和利益等。
这些帐目分门别类地梳理清楚,各有总、细记录,方便随时查帐。
因不能实地去看庄子,就完全只能通过大管事的禀事来了解。
大管事也会拿来他的帐目,若自己平时也有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发现。
若自己只听禀报而不记帐,以后忘记了就只能以大管事的帐为准。
若真有什么情况不对劲儿,也是很难发现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么。
尤其对柳儿这种刚上手管帐理事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不然她自己都会吃不香、睡不着的。
而且对农事,那四个村里来的管事婆子也很熟悉,有不太明白的情况,也会去问她们。
那四个管事婆子想要家里人也跟着做事,在上回林胜华回来后,陆微雨就说了。
之后不需要陆微雨再过问。
林胜华自会去到四人家里各自了解实情,再来选择安排谁做什么事情。
这四人原本就是林胜华精挑细选出来的,来自两座村子。
因而,对这四家人的情况,也只有林胜华最清楚,挑些人手出来没什么难度。
估计这时候四家人都安排上了吧。
陆微雨交代了柳儿守院子,其他人也在,依然是各自做着自己的活儿,悠闲得很。
陆微雨却是带着吉祥和如意,在收拾出来的一间空屋子里忙了起来。
这间屋子从去年冬天以来,就是专门制作药丸子的,是药房。
……转眼到了七月初七,乞巧节。
陆微雨去给母亲请安。
陆夫人问她:“今天乞巧节可要约了妹妹们一起过?”
陆微雨摇头。
见陆夫人疑惑,忙道:“若要约,不只咱们这边两个,西府里四个都要约。”
“可这样的日子,玲珑也是西府里的嫡长姐,不能总让她被我压着。”
“再者平时即兴约没事儿,姐妹、堂姐妹在一块儿聚聚,玩耍热闹开心就好。”
“到了过节还约,今年约了明年也不好不约,以后大家都觉得到了这一天应该来我这儿。”
“这就不是即兴的了,容易形成规矩、变成负累。”
“我累,她们同样也累,而我的针线、绣艺都比她们好,一块儿比针线也没什么意思。”
乞巧节,对小姑娘们来说,不就是比谁的手巧、针线活儿好?
当然也可以去月老庙或是城隍庙、女君娘娘庙求姻缘。
甚至可能就在那儿遇上心仪的儿郎。
问题是,她们年纪都还太小,而她还有婚约。
这时候带着妹妹们去求姻缘算什么事儿?
因而,乞巧节对她而言,反而提不起兴致,也没什么安排。
“我最多让如意做了些巧果,晚些给她们送些去,算是我这长姐没有遗忘这个节。”
陆夫人听后理解地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
不过陆微雨却选在这天到了春华堂,给母亲请安。
陪母亲用了早饭之后才回清风院。
陆天尧这两天出门了,会赶在七月半之前回来。
陆微雨回清风院也没什么事儿,继续赶着绣品。
这两天给舅母的绣图就完成了。
接下来赶在中秋之前,她要将凌风公子的那幅绣图完成。
之后陪母亲去林家庄小住几天。
铮儿八月十二的生辰,母亲希望那天能去到庄子上,再把铮儿接过去住两天。
中饭之前,有二门上的小厮送来七只糕点盒。
“回大小姐,这是门房那边送来的,说是一起摘过瓜果的田庄朋友,按照约定送给大小姐的乞巧点心。”
听到这“朋友”,陆微雨呆了呆,随即没好气地瞪了那些盒子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