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谋权(278)

作者:白羽凤麟 阅读记录

画没了,钱对数,自然会明白。

萧云璋来了、走了,陆微雨浑然不知。

如意品尝过多种乞巧糕点之后,就兴冲冲地准备食材,开始试做。

虽然品质比不上,但用糯米做出来的新点心也有了两、三种。

陆微雨尝过之后,便各各打了几小包,让梅兰竹菊给小妹妹们送去。

凌风公子虽送了七盒点心,但这七盒加起来也没有重复的品种,她没办法请别人分享。

就是自己身边的丫环们,也只有如意才能尝上一口,到后面就吃上一半。

为的当然是自家小吃铺的新吃法。

只不过,她们要做的已经不是巧果了,而是为年关生意早做准备。

巧果,不过是打开她们的思路,为增加新品种提供提供。

用料搭配是重点,形状、颜色什么的,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吧。

七月初十,陆天尧回来了。

原来这些天他趁着巡铺的便利,去了阳城。

早在端午之后他就让曾家人在阳城曾家附近买了座宅院。

再在曾家人的帮助下,安置好了管家和下人,护院也是开武馆的曾家选的人手。

虽说要送自己守寡十余年的母亲回娘家小住,但也不能一直住在曾家。

因而,为了以后常住方便,就在曾家后街高价买到一座宅院。

等中秋之后,他就送母亲回阳城去,等年关时接回来。

为了让母亲住得舒适习惯,他这几天专程跑过去看了安置好后的宅子情况。

给母亲的院子尽量按伯府里的素心堂布置的,一样也有小佛堂。

院子也叫素心堂。

陆天尧回来与夫人说了一声,就领着夫人一起去素心堂见母亲。

将阳城的情况说了一遍,重阳节还能去阳城外的南枫岭看枫叶呢。

南枫岭的火枫林是阳城一景,也是陆老夫人年少时的记忆。

因而,她也很期待,只是担心她走了,陆芊芊落了单,也无人教导她。

毕竟田庄之事如何做帐,这才刚刚上手呢。

“母亲不必担心,你也教了她这么久,也不能一步一步都跟着她,让她反生了依赖之心。”

“母亲也不要将她带回去了,不能让她与曾家孩子联姻。”陆天尧连忙阻止道。

“其实规矩和道理,母亲已经教过了,听不听得进去、愿不愿意上进,还得看她自己。”

“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母亲可以再集中教教道理和规矩,剩下的也不要着急。”

“我是打算等母亲回阳城后,安排一个女夫子进府,专教琴棋书画。”

“除了微雨三岁多就去了庄子上,接受的教导最全面,其他丫头们也都要学学。”

“西府里那些孩子都很好,别耽搁了,早点全面些的教导。”

“女夫子这边已经在寻找了,首先品行一定要端正,若一个不够,就找两个、三个。”

“每天安排马车接送,不住府中也省了闲话,这件事以后可以交与西府里宋氏来管。”

“她能将自家的嫡庶姐妹管好也是她的本事,不防试试也让她间接地教导芊芊和芸芸。”

“我家夫人自然不能为这事儿操心的。”陆天尧又补充道。

“夫人难得今年状态好些,让她享点清闲,等入了冬又得小心养着了,不能累着。”

再者,伯府小姐读书一事,理应嫡长嫂当家安置,庶房孩子过来一起读书只能算顺便。

但现在他将事情交与庶房弟媳来管。

也间接说明,伯夫人的身体情况,仍然不能操心这些问题,不能劳累。

现在的康复只是暂时的。

所有人都知道,武昌伯夫人一到入冬就开始卧病,天气越冷越难熬。

“既然交与西府里负责,那地方可选好了?”

陆老夫人觉得这么安排也不错,只是……

微雨身为嫡女并不参与,主要是自家这边两个庶女,西府里还有嫡庶四个孩子。

那到底算哪边呢?

就怕西府那边不愿意,怎知那边没有自己安排人教导孩子呢?

“往西府的侧门附近那座竹风轩,有座两层小阁还有一间花厅、一间敞阁、一间暖室。”

“孩子们都已识字,年纪又都差着些,若像儿郎那般教读书也不太好划分。”

“只教琴棋书画顺便明确规矩、礼仪、道理,这个读书人家养出来的妇人多半都能教。”

“在寒门小户里多的是这样的女眷,寻那知根底些的,再让宋氏盯着些就好了。”

“若是合用,便教个三年五载的也行,若不合用,那就换人再教。”

陆天尧说着他的想法,又解释这些想法的来由。

这是在阳城与表兄弟喝酒时,谈论到子女教导的难处。

表嫂端菜过来时听见,就说她娘家邻里有间女塾,就教这些。

和儿郎读书的私塾一样,只不过专教琴棋书画。

还有城中有座绣坊,也有绣娘教小姑娘绣技的。

因此,他就动了请女夫子的心思,在府里集中教导。

而不分散让各自的奶娘、嬷嬷们去教,容易受到她们身边这些人的影响。

好的学更好、坏的学更坏。

陆天尧现在无比后悔,这件事办晚了。

芊芊若早点另外请女夫子教,而不是交由杨氏和奶娘去教,也不至于长这么歪。

杨氏有私心,奶娘自然也会为杨氏和芊芊的利益打算,也是为她自己的利益打算。

让这些人平时教唆得多了,芊芊自然就将微雨当作绊脚石来对付。

而他那些年宠孩子,也不是要将孩子宠坏,只是思量不周,现在只能极力补救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