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权(364)
“对了,咱们南下有柳城、怀城,相信阳城早就大面积覆盖在伯爷的产业下了,大小姐可还……”
林胜华说到这里顿了顿。
陆微雨却道:“父亲的是父亲的,咱们就开一家药铺在那里就行。”
陆微雨知道父亲在阳城并没有伯府的产业,有的只是扶持曾家的几家产业,是在曾家名下。
这次送祖母回去,除了宅子,定然也会再以祖母的名义开两家铺子。
这样祖母平时用钱或是闲时看帐,也方便。
那两家铺子最后定然也会留给曾家,不会纳入伯府产业。
她听父亲说过,曾家人喜武、为人耿直率性仗义,并不擅长经营之道。
也就是不会那些营营苟苟的小算盘,经营不了复杂的大生意,做点简单买卖还行。
几个表叔被父亲的人培养了许久,也就出来两、三人能够勉强胜任。
因此,父亲新开的铺子定然也不是复杂的。
无非就是杂货铺、布庄或是首饰铺子,都是有简单本钱,薄利便可销售的买卖。
“胜华叔你回去后大略算一下,刚才你说的这个计划需要多少本钱,再看铺中能凑出来多少。”
“年前你找南线合伙的话事人……合伙是在四月开始的,陆续能有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生意。”
“不计多少在正月过后,回收一些作为你北上的本钱。”
“一地一地先巩固起来,钱用完了就回来收咱们自家在各地的酒楼铺子的钱。”
“明年以拓铺稳固北线、东线据点为主。”陆微雨强调着。
“我明年主要跑南线,谈妥与白氏的药材买卖,再将这一线的铺面张罗起来。”
“顺便,也开酒楼和客栈,庄子就先不买了,归云大师肯定都买全了。”
陆微雨说着,心里就盘算起来,要找父亲要多少银子合适。
药铺不分大小,铺子应该并不贵,贵的还是囤货。
这个也不想继续租了,盘下来的都是自家的产业,并非做临时买卖。
“行,趁着这几天应该不会下雪了,我出去跑跑,为明年北上先做准备。”
林胜华点头,想了想又道:“南线合伙生意我也没有过问,但我相信大师那边的人不会弄假。”
“不过……咱们可是分利,也不知道能不能分到手一万两,但五千两应是毫无压力。”
“就算正月之后对面能否拿得出来这么多现银,就怕他们盈利了又直接拓铺去了。”
“人家拓铺是人家的事儿,反正只要用到咱们的就算合伙,就得分利。”
“一年总共四季,就算冬季的压着,也得有夏季和秋季的利润了。”
“何况咱们是二月开始算头一年的分利,又有年关生意,冬季帐是要尽量算上一算的。”
“就算冬季的钱不能马上拿出来,你也要与对方约个日子。”
“比如你忙完北线回来,手头刚好需要新的本钱了。”
“估计那时又到了端午前后,是夏季了,要个冬季帐可不算早。”
“若发觉对方有意拖帐,就明白告诉他们,你直接上香云寺去要。”
“毕竟底下层层负责的人多了,不清楚合伙人的关系以为可以寻常算计,我不怪他们。”
“但若惹恼了我,我就亲自上后山。”
“你先回去盘算清楚北上的本钱大约得是多少,四处凑凑若还不够,再找我拿。”
“我南下的本钱找父亲要,暂时用不上我自己的太多。”
陆微雨又交代。
林胜华一听本钱管够自然也是欣喜不已。
最后,陆微雨又叮嘱他,还有大表哥那里有四千两,现银要回来给她。
这是她这边的帐,不交给大帐房以免乱了帐。
林胜华走后,陆微雨拿出《大夏风物志》又看了起来。
第二天清早,陆天尧就出了门。
第253章 你父亲有心了
第二天果然又是一个晴天,北风也轻了许多,走在路上也没那么寒冷了。
陆微雨见天气果然如前世那般,就知道接下来好多天都是方便出行的。
父亲去接祖母回来,也能轻松一些。
而她在吉祥来传信儿后,就带着铮儿去了正院陪伴母亲。
母亲安胎,和养病也差不多,不出屋子,睡得多。
这个年纪又是刚治好病没多久就怀上了。
比怀他们姐弟时自然是要更加小心、细致一些的。
下午,林老将军夫妇就到了,陆微雨这才知道,父亲昨天就去了一趟将军府。
今天他出门,几天都不在府中。
正好岳父岳母回来了,过来女婿家小住几天就算让别人知道了,也不算什么。
陆微雨这才知道,空置已久的春月院,院匾已被摘掉了,换成了玉兰院。
名字听着也没什么特别。
不过,以前叫春月院,又紧邻着春华堂,多少有些争风头的意思。
杨氏被贬去偏院,不准其踏入主院一步,意味着杨姨娘风光的那些年已经结束了。
之后春月院一直关着,却不知何时,里边已经重新改建过了。
原来种的大片牡丹没有了,移裁了几株紫玉兰树过来。
对面赏花的抱琴轩依然在,轩外围建了一座弯月型小花圃,种上了蔷薇。
其他角落也都间种了白玉兰、紫玉兰,还有一种从远方运来京城才兴了没几年的广玉兰品种。
有紫玉兰的点缀,院子里也不会太单调。
院门口还种了色彩鲜艳的木槿、书房窗前也种了两株石榴,暖间窗外则种了一株梅花树。
虽名玉兰院,但也不是只种了玉兰花,四季赏花期还是很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