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权(410)
伯府沉寂太久,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就仿佛看到了一片光明和希望。
西府里妇人也都过来了。
陆天诚和陆天尧则在亭中喝酒闲聊。
听着从不远处传来的孩子们的热闹,也觉得今年元宵不出门也很有气氛。
陆夫人没有出门,春华堂关起门来也挂起了不少花灯。
都是陆微雨安排的,就像一个小小的赏灯之地。
去年元宵,陆微雨带着弟弟去了庄子。
今年元宵,陆微雨在府中办起了赏灯宴会。
林康杰和林展鸿也来了,还带来了林雪琪。
林雪琪自中秋之后回了府,就没有出来过,听说将军府也请了女夫子。
只不过腊八那天是她生辰,陆微雨过去将军府却未见过她。
除夕、正月初二,陆微雨还是没见到她。
陆微雨自己心中也清楚,应是舅母没通知她出来见面。
陆微雨不知道的是,外祖母回了府,林雪琪就不大出自己院子了。
舅母也没有强迫她做什么,只想图个过年消停。
不过,宫宴时,林雪琪却是进宫去过一回。
而陆微雨这边,却被陆天尧避过了没带她。
毕竟陆微雨如今有婚约在身,要不要参加一些宴会应酬,其实是可去、可不去,理由都正当。
何况,陆夫人又病了呢。
自那天在南城门发生质问城门守将的事情之后,武昌伯府大小姐的话题在京城里就热议了很久。
对于伯府里那些事儿,再不招人注意,也还是被人掀起了不少往事追忆。
伯夫人病了几年的奇怪之处。
未及十二岁的大小姐代母掌家的孝顺和努力,令许多人刮目相看甚至一些养女儿的人家,也是羡慕不已。
而伯府这一年来少了后宅里的兴风作浪,也少了许多茶余饭后的话题。
渐渐的,关注伯府大小姐的话题,明显比关注伯夫人病情的要多了起来。
因为这位大小姐过了年就要满十三岁了。
豆蔻年华,正是无数养有儿郎的人家最为惦记的,可惜……
伯府这位千金,听说自幼便定亲了。
有知道定了谁家的,也有不知道的,自然各种闲说的话题也跟着多了起来。
再加上定国将军府大公子退了亲,二公子年纪正好还没有说亲,三公子年纪相当也招人注意。
因而,各种闲话里也带着不少疑惑不解。
为何伯府与将军府,自己不亲上加亲,反而说了一桩无人知晓的亲事?
今年正月的宫宴,许多人都在询问陆天尧,为何?
陆天尧则是解释了江南陈家的身份,才算给那些人解了惑。
只不过,陆天尧回府后,心里却在盘算着,要不要给陈家去封书信,询问一下未来女婿科举的情况?
陈家若聪明,就该知晓这桩亲事得提上日程了。
毕竟是娃娃亲,定得太久了,儿女渐长,还是要重新有个仪式的。
陆微雨对这些事情浑然不知,她有自己的计划在努力着。
元宵节对这一大群小少年、小姑娘们,可谓过得尽兴。
第二天早饭时,陆微雨就给陆铮布置了功课,告诉他:年过了,该收拾心情恢复到学习之中了。
陆铮哪里敢说还想再去玩耍两天的话?
吃了早饭,姐弟去了趟春华堂给母亲请安。
陆微雨也趁机与父亲商量了新的计划,从父亲的私库又拿到两万两银子。
下午,她正在暖间摆着绣架绣花,林胜华到了。
今天清早,林平湛就悄悄去找林胜华,也留住了林胜军。
如陆微雨建议的,一起商量了一些事情。
当然明面上商量的全是陆微雨要做的买卖,只字未提水路和车马行的事。
第280章 姐弟要努力成长
因而,知道陆微雨要拓展水路的林胜华,也没有多想。
反而是知道大公子有四个大管事安排过来助他,让林胜华很是高兴。
林平湛离开后,林胜华又去帐房查了年内铺中总帐和季度帐,再看了年关生意的细帐。
加上从南线分到的红利,能凑出来的本钱确实与陆微雨估算的差不多了。
只不过——
“既然有帮手分两路走,我到不急着就出门的,等二月中下旬把南线的冬季分利再收一收。”
“东线是去年夏秋时节完成的,不管能收多少回来,冬季和年关生意是肯定有的。”
“这个我今天也问过大公子了,二月上旬,他手下的帐房就会陆续回拢这些帐目。”
“我就等二月下旬大略拿到一些也行,争取不影响路上来回奔波的时间,一次到位。”
林胜华将他与大公子商量时,自家兄长的建议也说了一遍。
路远了,又有这么多人出去,耽搁时间和消耗盘缠问题,都是要一起考虑的。
这是成本。
陆微雨点头,她无法再给他什么本钱,只能从所有铺子、作坊和合伙生意里去凑。
不过另外两个管事那边的任务,虽有大表哥去吩咐,但本钱却需要她拿出来。
她将这笔钱拿了出来。
交代林胜华,给那两个跑另一条路线的大管事,每人各拿带三万两本钱。
他们都是沿着水路走,去的地方也不少,但要做的事情简单多了。
且在缺少本钱时,可以从大表哥的生意上临时借支,自然不必给出太多本钱带上。
今年这一跑至少半年,陆微雨知道京城这边生意有胜军伯继续看顾之后,也没再说什么。
她想法再多,经验却只有这么多,除了一直需要长辈们的扶持和看顾,她也没什么能叮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