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权(428)
说完还看了自家曾孙女们一眼。
这些丫头们一个个也自小跟着学过武,却没见学出个什么名堂。
读书就各种躲懒,识字就够看话本,读一两本诗集。
那一手字充其量就算秀气,可称不上书法。
还好针线活儿总算学了些,能静得下心来绣花。
原本觉得不错,谁知又被曾外孙女给比下去了。
但有一样还是令她欣慰自豪的。
那就是心性儿。
即使被从未谋面的京城表妹比下去了,孩子们也没显露出不服、不忿或是记恨。
今天京城表妹来了,一个个都很开心地尽着地主之谊。
看着她们哪怕是刚认识却依然很亲热和气的表现,身为长辈自然欣慰、自豪。
这才是身为姐姐该有的样子。
不谄媚、不盛气凌人、不阴阳怪气、不阴谋利用。
有习武者秉持的傲骨,有曾氏家风的谦和。
当然,她也看出来京城伯府养出来的孩子,丝毫不弱于这些姐妹。
尤其是小小年纪就能自己出远门拜见亲戚长辈了。
独自应对长辈、同辈甚至晚辈,也十分有气度、有应对见识。
作为这孩子的曾外祖母,她也很为之骄傲。
大家在曾老夫人屋里又热闹闲聊了好久。
陆微雨这才跟着两个表姐告退,去了二表伯娘住的院落里。
几个姐妹合住着一个院子,没有专属的丫环婆子照顾,都是自己照顾自己。
曾家可没有武昌伯府那么大,这些年也在祖宅的基础上买下了附近几家小宅子改建了。
儿郎中除了年纪大的另外分得了小院子。
一般都是自父母院中出来就会搬去长房住的那一处宅子。
读书习武、学兵法,都是大表伯管着。
姐妹们到分屋子时就搬去了二表伯住的那一片院落里,交由二表伯娘管着读书学绣、学规矩。
年纪大的姐妹也要跟着大表伯娘学厨艺、学持家算帐、管钱管事。
另外两房表婶娘只能作辅助,也帮着长房里管帐、担事儿。
大表伯管武馆事儿,二表伯、三表叔、四表叔管铺子事儿。
庄子则直接交到了舅奶奶那边管理。
这是陆微雨了解到的曾家情况,觉得这样管理明确是很不错的。
尤其家风纯良端正,没有后宅争斗、阴谋算计,一家人都能齐心和睦。
就是武人气息太重,经营之道不熟练。
她在家时就知道,父亲为曾家的生计很费了一番心思。
好在总算几个表叔伯慢慢懂得经商门道了。
出门前,父亲说过,他给祖母在阳城开的铺子,是一家布庄和一家首饰铺子。
以前扶持曾家开的铺子,是一家杂货铺、一家酒楼、一家茶楼。
前些年又新增了一家绣坊,这个是交给二表伯娘在管,毕竟她是曾家绣艺最好的一个。
大表姐嫁在阳城本地,夫家是开私塾的。
算是武人家女儿嫁到了读书门第,在当地也曾是一桩佳话。
父亲给她添妆是一座成本约三千多两的田庄,曾家的陪嫁是什么她就不知道了。
按理儿有着几家铺子和田庄的曾家,在阳城应是大户人家了。
但因不善经营,儿女们多,将来嫁娶就是很大的开销。
再者或因家风便是节俭,曾家并没有仆从如云。
只有长辈们身边有丫环婆子伺候。
儿郎和姐妹们除了有过奶娘,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没有娇惯之气。
或许,这就是她刚接触到曾家表兄弟姐妹们时。
觉得他们纯朴、善良、开郎、活泼、没那么多规矩的另一个原因吧。
夜里,陆微雨和年前满了十三岁的三表姐一个屋,又说了许久的话才睡去。
陆微雨在家作为长姐都是她带着弟弟妹妹们。
与柳儿、如意吉祥年纪差不太远感情也好,到底还有主仆之分。
她自小与林雪琪又生分。
因而,这大约是她第一次有一个年纪大半岁的姐姐,陪着她、照顾她。
让她体会到做妹妹的温馨感受。
很新奇地体验。
第二天早起,陆微雨也是自己简单梳妆,出了屋子就在院中打拳。
自出门以来,她每天皆是简单装扮。
练拳时有时会与悟尘对打,直到宋青侠上前拉开,喊他们吃早饭。
这一路,悟尘直嚷着他成了被打的沙包,要吃肉、要吃点心、要吃糖葫芦!
来到阳城,悟尘和张越他们都住到后街的宅子去了。
没人陪练,陆微雨就自己打拳。
姐妹们都围在一旁看她,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练拳了。
感觉她们没有陆微雨练得好。
陆微雨很快就觉察到了异样的气氛,便停了下来。
“二表姐、三表姐、妹妹们,你们也是自小学拳吗?”
陆微雨笑吟吟地看着她们,率先开口。
“要不要教一下我?”
“哎呀,你们在家学拳没这么仔细,我可是在庄子上专门练了五年的,当然不一样呀。”
面对姐妹们露怯推让的反应,陆微雨立刻笑着解释。
一听她专门练了五年,姐妹们顿时佩服不已,失去的自信又慢慢找了回来。
她们虽然也练了五年,如今每天早上也会练一两遍,到底不是专门去练的了。
她们偷懒了,也不像哥哥弟弟们那样,正儿八经在武馆里学的。
或者说,她们也明白,自己练拳只是强身健体,若遇到危险时不要手无缚鸡之力。
而兄弟们练拳是要真正能打架、能上阵杀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