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权(583)
而他关心自己送给他的绣品,有此安排,也能理解。
总之,陆微雨现在对住在这里有多满意,对他的怨言就有多少。
陆微雨忙着绣花,生活起居、行事习惯都有规律,容易照顾。
庄子上的丫环婆子们是早就熟悉她的,照顾起来也很省事儿。
宋青侠的媳妇宋许氏,只作陪伴,平时也是手里针线活儿打发时间。
宋青侠虽然闲着,但他不能随便出入庄子,怕被外头的暗桩发现。
大家都是跟着萧云庄的车从进的庄子,自然无人知晓他们混进来了。
没人知晓陆微雨的行踪,只知道她出京散心去了。
想找,也无从找起。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山庄这边多清静,京城那边就有多热闹。
一切就如伯府预料。
陆微雨退亲一事在京城中传散开来后。
那些市井人家的人在闲议之余,都会骂陈飞扬不是东西。
更多的人则会骂,伯府的恩义却养了陆钰华家的白眼狼。
都知道京城陆氏一族,实则都是陆千钧那一代传下来的族里远亲。
是很多年前就来京城投奔伯府的,在陆千钧的情义之下,重新组成了新的京城陆族。
真要说伯府延续下来的,也就是东西两府,还有一个外嫁的上代庶女罢了。
哪来的这么多族里人?
但伯府却未嫌弃,而是每年各种利益帮扶着、照顾着。
结果还出了个暗搓搓来抢伯府嫡女亲事的人,无耻还恶毒。
被自己族里的人背刺了,伯府除了亲事被抢失了颜面,扶持族人的恩义也会成为笑话。
这就是市井百姓们都替武昌伯府不值的原因。
很多人一边看热闹、一边替伯府不平。
而京城权贵们,家中有合适儿郎的人家,却是来了兴致,立刻安排媒人登门提亲。
就如陆微雨预见的那般,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二十多家媒人往伯府跑。
有的媒人甚至连接了几家人的提亲任务。
可惜,这些媒人纵使常年在京城权贵门第走动,生的一副莲花好嘴,来到武昌伯府也吃了闭门羹。
门房搁下话:
我家大小姐出京游玩去了,不在府中。
伯爷有话,大小姐的夫婿由大小姐自己选。
大小姐有话,她执掌伯府庶务、教导幼弟太忙了,不得空闲。
所以?
所以……
挤在门前差点打起来的那些媒婆们,一个个都听傻眼了。
但很快就都明白,伯府刚经历退亲之事,短时间里其实并不想再提说亲之事。
而媒婆们的任务正是说亲,自然就不得伯府好脸色了。
有聪明的媒婆们立刻转身就走,回去报与主家。
并建议主家女眷自己找机会进伯府,与伯夫人亲自谈。
媒婆怕是派不上用场了。
这时候掀起提亲之风的,还只是普通权贵人家,皇室宗亲、世家门第还没有出面。
但在媒婆散去后,却有见机快的世家门第的当家夫人,直接带着自家儿子亲至,递帖求见伯夫人。
这是第二波,也是陆夫人早就准备好的应对危机。
不管来的是哪家公子,陆夫人都会先夸赞一番,而后叹气感慨。
直呼自己当年给女儿选错了亲事。
害女儿伤心,如今无颜留在府中怕被人嘲笑,只能出京避风头去了。
这话,同是一家主母的那些当家夫人,自然理解,也能感同身受。
而后,陆夫人就说,因此一事,庄子上老祖宗也大发雷霆。
还派人回来骂了他们一顿。
并交代以后孩子的亲事由孩子自己作主。
孩子自己的意思,以后宁可不嫁豪门贵户、不嫁功名之人,也不要三妻四妾受冤枉气。
尤其这种她还未过门,未来夫婿就先找了女人的亲事,她是绝对不会要的。
陆夫人如此迂回婉转地表达了伯府和陆微雨的态度,基本就能劝退许多人家了。
但凡有身份的人家,怎么会没有三妻四妾?
武昌伯不也有两个妾?
除了林家和曾家这样明确家风规矩的将门出身。
在其他家哪怕其他将门,都不可能保证,绝不纳妾。
这些个光鲜斯文的公子,就算如今未娶亲、没纳妾,在外也能洁身自好没有纠缠不清的女子。
可到了年纪,家里谁还不会安排几个通房给他们?
那些院中有许多美貌小丫环的公子,多半都是有人侍寝的了。
这种事在世家大族根本不稀奇,当家夫人还会给自己儿子安排房里人呢。
因此,来来回回折腾了半月,总算能劝走一半人,还有一半正不甘心地坚持着。
自然是满口答应不会纳妾,却绝对不会提及早有通房的事。
甚至有的公子只是暗中与身边丫环有关系,连通房都不算。
还有的去过青楼、喝过花酒,甚至有的早就养起了外室。
这些人,大概并不知道,只要来过伯府的,都会被伯府派人暗中调查。
陆天尧答应让陆微雨自己选夫婿。
只是大殿下那边又没动静,也不敢将自家孩子的终身压在不明确的事情上。
因此,当然也要认真对待这些有意结亲的人家。
不管对方出于什么目的,至少先要调查清楚,自己的未来女婿是否可靠。
至于其背后的家族如何,到不怎么在意。
都是京城里的世家门第,谁还不清楚谁?
一整个三月,伯府都在这种忙碌中度过。
而太子萧云辰,在听说陆微雨退亲的第二天就出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