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洞房夜,隐疾王爷睁开眼(189)

作者: 狐狸小小九 阅读记录

帘外芭蕉,铜绿门环,袅袅青烟,我在江南等了他整整三年,才等到他登基称帝,接我入宫团聚。如今想来,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也不过就是那时了。”

一时间长吁短叹,满是悠远的回忆。

对先帝的缅怀,时光的回忆,还有入宫之后,物是人非,人情凉薄的感慨吧?

皇帝老爷子最是明白太后那些年在深宫里一路跌跌撞撞的艰难。

“母后若是喜欢,就让清歌教授宫中教坊司,让她们时常弹给您老听。”

皇太后冲着清歌招招手:“孩子,到皇祖母这里来。”

宫人立即有眼力地设座。

沈清歌上前,侧身而坐。

太后吩咐长孙嬷嬷:“将哀家给九王妃的赏赐端上来。”

沈清歌有点受宠若惊,立即忙不迭地要起身,被太后拽住了。

“坐着,坐着。”

长孙嬷嬷手里捧着红漆托盘,弯腰揭开上面盖着的黄绫布,将托盘里的宝贝呈给沈清歌瞧。

沈清歌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161章 烂泥扶不上墙

托盘上面摆放着的,竟然是一双纯金打造而成的金缕鞋!

鞋子应当是按照她双脚尺寸特意定制而成,金光璀璨,巧夺天工。尤其是鞋面之上的金凤凰,口衔珍珠,振翅欲飞,尾翼镶嵌着翡翠,盘踞鞋面之上,雍容华贵,玲珑端庄。

这一瞬间,这双金缕鞋就吸引了大殿之内所有人的目光。

这玩意儿好啊,值钱啊,最重要的,这是太后娘娘赏赐之物,千金难买。

若是穿上它,这满长安,就没有她沈清歌不能走的路,不能去的地方。

虽说,这玩意要是真的穿在脚上,沉甸甸的,估计跟脚镣似的。

长孙嬷嬷笑着催促:“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点谢恩?这可是老祖宗刻意命人打造的,十几个艺人费了这么久的功夫方才锻造而成。”

沈清歌一时间受宠若惊,接下赏赐,慌忙叩头谢恩。

太后笑眯眯地道:“那日你与北宸因为急着入宫,跑丢了一双鞋子,还划伤了你的脚,哀家今日便还你一双金的,咱俩可就扯平了。”

沈清歌“嘿嘿”笑:“哪里是扯平,分明是清歌赚了。”

一时间,众人纷纷艳羡不已,毫不遮掩眸中的嫉妒。

皇后心里也蛮不是滋味:“九王妃你治好了皇太后的病,这是天大的功劳,你皇祖母的赏赐,虽说贵重,但也是你应得,就收着吧。”

皇太后拉着沈清歌的手,笑眯眯的,甚是宠溺:“岂止是治好了哀家,皇后可不要忘了,就连小九的病,还有钧儿的手指,那可都是清歌的功劳。太医院那些沽名钓誉的家伙,只会追名逐利。”

这是在委婉地提醒皇后,那个冒领功劳的李御医,德不配位,太医院左院判的位子,也该到头了。

皇后点头应是:“就是,儿臣也被这李御医蒙蔽,以为是他救了北宸,可气还觉得他居功至伟,给了不少赏赐。

母后提醒得是,立即传本宫旨意,罢免李御医左院判之位,贬为八品吏目。母后,皇上,觉得可行?”

皇帝颔首:“杀一儆百,是应当严惩不贷。”

皇太后也很是满意:“该罚,要知道,清歌为此在九王府定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皇帝看一眼战北宸:“能娶到清歌,这可是你的福气。日后应当好生待她,不得怠慢。你可明白?”

战北宸恭声道:“多谢父皇教诲,儿臣谨记。”

皇帝淡淡地“嗯”了一声:“军营距离上京城有些远,事务又多。你们两人新婚燕尔,怕是都没有能好好陪陪清歌。

如今边关并无战事,长安安平,你率兵剿匪,又立下功劳。回头父皇瞧瞧,这京中若是有适合你的差事,你就留在京中,不用来回奔波了。”

此话一出,酒席间,气氛一时微妙起来。

大家无声地传递着自己的惊讶。

往日的宫宴,几乎是没有战北宸的一席之地的。皇上也从未正眼看过他一眼,对他颇多苛责。

即便是他在战场之上九死一生,皇帝怕是也没有多么心疼过。似乎是,战北宸离得远远的,自己看不到才好。

今日却主动提出,要让战北宸留在朝堂之上当差,无论官职大小,这分明就是一个态度的转变。

今日沈清歌在宫宴之上,可谓是风光无限,风头无双。皇太后明显的偏爱,昭示着九王府日后在朝堂之上的地位,明显是一跃而起。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战北宸娶了沈清歌,非但转危为安,起死回生,竟然还能咸鱼翻身,这能不令人眼红吗?

战北宸略微犹豫了一下:“儿臣多谢父皇恩典,只是军营里现如今正在肃清奸细,整合重编,儿臣一时间还不能离开。”

皇帝老爷子面色一沉,十分不悦:“烂泥扶不上墙。”

战北宸冷峻着一张脸,并不辩解。

众人的目光又鲜活起来,唇畔再次浮上讥讽。

宴席继续,这些人重新觥筹交错,热闹起来,独属于他们的优越感,在见到战北宸再次被皇帝老爷呵斥之后,又变得膨胀起来。

沈清歌瞅准个机会,压低了声音问战北宸:“你为何要忤逆了父皇的好意,惹他生气?”

战北宸慢慢转动着手中的酒杯,沉声道:“军营是我耗费多年心血打下的江山,是我安身立命的依仗,实实在在。厚禄高官,千金不换。”

沈清歌一默,出发点不一样,选择便不同。别人所想乃是荣华富贵,觉得战北宸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