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夜,隐疾王爷睁开眼(309)
卫婉莹痛得想叫,想喊,可惜,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身上传来的钻心痛楚令她几乎晕过去,却又刺激神经,令她保持着清醒。
泪眼朦胧里,这个恶魔一样的男人,面部扭曲变形,眸子里透着对血腥的贪婪。
她是真的后悔了,自己不应当被富贵迷晕了眼睛,离开那个看似冷漠,其实心里却藏了太阳与星辉的男人。
假如,战北宸可以接受现在的自己,她愿意,破釜沉舟,离开这个魔鬼,重新返回他的怀抱。
战北宸,已经是她最后的希望。
第262章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将军府。
沈将军已经听说了今日大街之上发生的事情,回到府上,就将沈清歌叫到跟前,一同用膳。
然后委婉地从沈清歌与战北宸合离一事说起。
沈清歌坦然承认不讳:“战北宸与卫婉莹两人藕断丝连,不清不楚,这是人品问题,女儿实在无法容忍。”
沈将军苦口婆心:“胡说,听风就是雨,九王爷的人品为父清楚的很,不是那种好色之人。
而且他对你如此上心,假如真与那三王妃之间有什么瓜葛,今日大街之上又怎么可能当众落了三王妃的脸面,给你撑腰?”
沈清歌心里轻哼一声,还有点不服气。
“当着那么多百姓,自然是要有所收敛。”
沈将军不再多言,自然而然地问起今日大街之上,沈清歌与卫婉莹当街干架之事。
“好歹,三王爷的外祖对父亲有知遇之恩,不看僧面看佛面,日后见到三王爷,能忍则忍,能避则避。”
沈清歌放下手里的筷子:“女儿倒是觉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父亲你感恩三王爷外祖的知遇之恩,对他们恭敬谦让,反而会令人怀疑,父亲与那三王爷结党营私。”
“胡说八道!食君禄分君忧,父亲保卫的是长安的江山与子民,岂会因为个人恩怨而乱了阵脚?”
沈清歌轻叹一口气:“女儿自然相信父亲,可别人未必。”
也不隐瞒,就将昨日里偷听到太子与褚文靖说话一事,如实与沈将军说了。
“太子以为,父亲与三王爷乃是一党,你如今重兵在握,对于他而言,乃是威胁,必须除之而后快。”
沈将军顿时愣怔了半晌,握着筷子的手背青筋暴露,显然很是隐忍。
“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女儿亲耳所闻,绝无假话。”
“无耻,卑鄙!”
沈将军终于忍不住发作出来:“心胸狭窄,多疑,只会躲在阴暗之处暗箭伤人,手段卑鄙龌龊,简直岂有此理。”
“父亲息怒,气大伤身。”
“当初,侯府提出议亲,我就不愿高攀她大公主,可是你母亲那时候身子不好,不放心她离开之后你的终身大事,觉得侯府与将军府相邻而居,为父多少能关照到你,就答应了下来。
谁知道,早在那个时候,太子就已经心存拉拢,想借联姻将我收归麾下。
他也曾数次出言试探,希望能在军中安插他的势力。为父全部秉公处置,从未徇私枉法。或许是为父对三皇子过于地客气,反倒令太子心生误会,所以招惹了这祸灾。”
沈清歌缓缓搅动着手里的米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父亲如今位高权重,多少人都在觊觎你的这个位置。女儿今日也是不得不借题发挥,希望能借此打消太子的顾虑。”
沈将军冷哼:“位高权重?当我真的稀罕这将领之位吗?庸庸无为对不住长安百姓,功高盖主势必要招惹杀身之祸。
尤其是这夺嫡之争的关键时候,很多人,不能死在九死一生的对敌战场,反而会倒在自己人的刀剑之下。自古以来,不胜枚举,武将忠臣能有几个善终?
难怪赵侍郎那老匹夫竟然纵容子女胡闹,怕是太子暗中授意了什么。想要让我一怒之下失去理智,被他捉住把柄。也多亏你及时赶到,没有酿成祸事。
这太子心如针眼,三番两次设下圈套害我,实在不是可以拥立的明主。长安江山若是落在他的手中,怕是黎民百姓都要遭殃。”
“那父亲打算怎么办?”
沈将军一拍桌子,猛然站起身来:“想要我归顺于他?简直做梦。我就算是拼了这将军不做,回乡下种田打铁磨豆腐,也绝不与他成为一丘之貉。
我这就去一趟侍郎府,劝说明雅还是不要嫁入她侯府的好。否则明雅迟早要被他褚文靖利用。”
“可这是皇后赐的婚,不是儿戏。”
“正好孩子也没了,我去求皇后收回成命!”
“你若这样做,无疑就是向着太子表明对立,父亲可想好?”
“有什么可以犹豫的?我忠心可鉴明月,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行事堂堂正正。
太子也好,三皇子也罢,若是有悖纲常,枉顾国法,谁的账我也不买!若是皇上听信谗言,我就直接辞官交印,绝无二话。”
沈清歌还想劝他冷静之后再做决定,沈将军已经摔了筷子,大踏步地出了将军府。
自家老爹行事总是这样鲁莽,沈清歌拍拍脑门,有些担忧。
俗话说,刚过易折。父亲求的是无愧于心,不愿虚与委蛇,岂能不知朝堂险恶?
自己这火爆而又倔强的性子,应当多少都是随了他吧?
可假如沈明雅真能听劝,又怎么会有今日?沈将军不厌其烦地劝过她多少次?
侍郎府。
沈将军赶到的时候,姜氏正对着侍郎府的人指手画脚,盛气凌人地埋怨她们居心不良,不好好伺候沈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