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万人迷剧本里杀疯了(118)
生怕影响宁震冬休息,一行人吃完饭也没敢多待,周余跟宁霄亲自送人。
然后周余发现,三位叔叔都是除了一开始拎不清的那个小姑娘,这些人都是支持宁霄的。
哪怕不想走亲戚,哪怕怕宁震冬,怕宁霄也都硬着头皮来了。
家族庞大,肯定也不止这么些人,来不来宁霄不是特别看中,只要不搞事是行。
送完人回来,宁震冬还坐在沙发上,“小鱼儿过来。”
“诶爷爷。”周余笑着走过去,就坐在宁震冬的边上,“爷爷怎么还没去休息?”
宁震冬抬手轻轻地拍了拍周余的头顶,布满皱纹的脸上笑意温和,“记住一句话,在咱宁家,谁也越不过你去,宁霄不行,别人更不行。”
“好嘞爷爷。”周余笑得眉眼弯弯,刚好宁霄也站在边上,他顺手就拍了一下他的大腿,“听到了?我最大。”
宁霄点头,“必须你最大。”命根子呢,不大不行。
宁震冬也只说了那么一句,便起身回屋去了,走到一半想起一件事,“去拜访你外公的时候,把书房那幅画给他带过去,别忘记了。”
“我这就装进车里去,爷爷。”
“嗯。”
周余跟宁霄去书房,“什么时候去外公家?我有点怂。”
宁霄搂着他的腰,“初四去。我看你挺兴奋的。”
“胡说,明明就怂。”
宁霄笑了一下,“余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敷衍。”周余拍开宁霄的手,率先进了书房。
字画被装在一个长方形的紫檀木盒子里,是宁震冬年前拍下了一幅古画。
“外公喜莲,收藏有很多名人画作,自己也爱画,但又总觉得不够有灵魂。”
随着宁霄声音落下,手上的画作也缓缓展现在周余的眼底。
是一幅睡莲图,纸质有点发黄,有古老的痕迹,但保存得算完好。
画布上每一笔的勾勒看似随意,但整幅画看下去,栩栩如生。
光影交错,层次分明。
没有多年的功底画画不出这样惊艳绝伦的画作。
宁霄:“据说山栖他老人家一生都在研究莲,睡的,躺的,冲出水面傲然挺立的,光下的,影下的他都有考究…”
“难怪那么出神入化。”
周余说着,手突然就搭在了宁霄的肩头上,“那霄哥对我研究透没?”
宁霄:“……”
这跳跃性思维,他怕是处一辈子都跟不上了。
宁霄缓缓把画卷起,放回盒子里,然后大手一勾,把人打横抱起,“没有。但是我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给吗?”
“给。”
第112章 外公家
宁霄外公住的大院与周余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他以为是那种历史悠久的古老的建筑。
楼房虽然不算太高,但没有一丝古老的痕迹了。
车子一进入大院大门,宁霄就开始给周余讲解,“这里十多年前还是四合院,后来房屋老旧,不得不拆除重建。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按着原来的户型重建,一个方案是现代化建造,两方人马争执许久,最终因为重建浪费土地资源被推翻。”
周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外公这一辈的人应该挺遗憾的吧。”
“确实。”宁霄转而又道,“但也有它的好,最明显的是,小时候上卫生间排队排老长了。”
周余笑了一声,“还有呢?”
“出行方便吧,之前的大院很深,虽然开有几个门,但是从院中心出去得走上小半个小时,骑自行车快一点,当年的院子里进不了汽车。”
宁霄顿了顿,又道:“其实还有一部分保留下来了,你要是想看,可以过去看看,白天开放,晚上关门。”
周余,“从前你住过的房子还在吗?”
“拆了。”
“遗憾了。”
正说着,车子停下了。
周余看到车外有个满头银丝的老者,此时正满脸笑意地看向他们。
站姿挺拔,如松如竹。
明明从外边看不见车里人,可那眼地却盛满了笑意和期待,“是外公吗?”
袁殊,退休老干部来着,也与周余想象的不一样,他以为会板着脸,严肃非常。
来之前,问了袁殊家里人员情况,但没问老人态度问题,说不担心不被喜欢人是假,但他觉得不管怎么样都要做得最好。
“是的。”宁霄捏了捏周余的指尖,“放心吧,外公会喜欢你的。”
边说边推开门,率先出去,“外公好。”
“好好好。”老人欢快地应了一声,一巴掌扣在宁霄的肩头上。
宁霄以为是要给他一个爱的拥抱,可人却被一股大力往前带了一下。
宁霄回头,“外公?”
袁殊没理他,脸上笑意却不减,看向从车里探出头来的周余,“是小鱼儿吧?呦,长得真俊。”
周余腼腆一笑,“外公新年好。”
“好好好小鱼儿新年好。”老人说着还亲自扶着周余的手腕,“来,慢点。”
周余受宠若惊,“外公我自己可以的。”
“知道知道。”老人嘴上知道,手上却没松开半分,“一路过来辛苦了吧,咱先回家。”
“好的。谢谢外公。”周余抽空看了眼呆在边上的宁霄,俏皮地眨了一下眼睛。
后者抹了一把脸,转身去后备箱拿礼盒去了。
有点多,跟司机两个人走一趟都拿不完。
宁霄叹息,什么掌舵人,也就当苦力的命。
当宁霄大包小包地拿着礼盒上楼时,周余已经坐在沙发上喝茶,吃年糕了。
“好吃,甜而不腻,软软的。”周余夸起人来一点也不吝啬,“外公手艺太赞了,外公可以教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