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137)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这是什么睁着眼睛说瞎话呀!

郑兴朋一案,他也并不认为自己有了多大的突破,发现郑兴朋有可能是自戕这一点,只是为他带来了更多不可解的疑问而已。

而阮霍口口声声地用李好问自己的发现来堵他的嘴,是算准了他虚荣心强,不愿自己否定自己,不肯自打耳光吗?

“文太史……”

李好问一挺双眉,拱手便要说话。

却见叔祖李汉正紧紧地盯着自己,眼神忧急,布满皱纹的额头上竟然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好问怔了片刻,想起刚才李汉劝自己的话,一口气忍住了,到嘴边的话也暂时收在那里。

文应贤听见李好问开口,便也反问李好问:“既是如此,那么郑氏一案,诡务司很快就可以结案了吧!”

李好问心里似有一道电光闪过——原来如此,原来“他们”是想要他以“自杀”这个结论,结掉郑兴朋这桩案件。

这怎么行?

李好问双眉一扬,但见到李汉的脸色,又勉强忍住了激动,尽量平静地道:“如今还有些疑点尚存,比如,先郑司丞为何会起意自戕……若是不能解答这些疑点,案件便不能算结了。”

文应贤表面上并没有要逼迫李好问的意思,闻言只是沉思,旁边阮霍点着头道:“确实……不过,诡务司司丞的职位并不好当,历任司丞都倍感压力,先郑司丞承受不住这等压力,恐怕也是有的。”

“不过这样,总比抛弃原配,恋上了屏风上的美人,最后死于屏风美人之手,听起来要好得多。”文应贤伸手轻抚唇上的髭须,悠然地道。

这意思是——如果郑兴朋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不幸自尽的,说起来比什么婚外恋啊屏风美人之类要好听得多了,不仅成全郑兴朋身后令名,也能令诡务司在百姓口中更加体面。

李好问坚持:“待敝司将余下几个疑点一一查证完毕,便自然是结案的时候。”

文应贤放下手中托着的一枚小瓷杯,用不悦的眼光看了一眼身边坐着的李汉,似乎在说:看看你家教出好子弟。

李汉伸衣袖去擦拭额头上的汗珠。

但文应贤却一转脸便恢复了原先的和蔼笑容,转头对李好问道:“那自然是应该的,诡务司结案,单是整理案牍文字,也是需要些时日的。李司丞倒也不必如此着急。”

他说着,缓缓站起身,对李好问身边的阮霍道:“阮监正,你昨日说吴飞白为本官起了一卦,卦象极为精妙,是吗?”

阮霍听得一愣,马上点头:“正是,吴博士此刻正在钦天监内恭候太史。太史请随下官来。”

文应贤脚下不停,头也不回地道:“南纪,你与你家侄孙多日未见,不如你们就在我这儿说说话。李六郎,你替我照顾你家叔祖。”

说着,文应贤与阮霍离开秘书省太史的官廨,反倒将李好问和李汉留在了屋里。

一室寂静。

李汉垂眸良久,终于叹息了一声,向李好问招手:“六郎,过来扶一下叔祖。”

李好问哪里会不明白文应贤此刻离开是什么用意,要是以他穿越前的性情脾气,绝对不会将文应贤和李汉的话放在心上,而是会掉头就走。

但是李汉是族中唯一曾经帮助他一家的长辈,又是这般年纪了,李好问总不能将自家叔祖抛诸身后,就这么离开。

于是,李好问恭顺地来到李汉面前,伸手去扶。

出乎他的意料,李汉的身体似乎很轻,即使是扶住李好问的手,也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

“六郎,当初为你写这份荐书的时候,叔祖就已在为你担心。当时空出的正七品职位只有诡务司的司丞。叔祖着实怕你赴了前面几位司丞的后尘……

“但若不让你去,叔祖也没法儿在族里为你保全。”

李汉是真的在担忧,他勉力睁大混浊的老眼,似乎想要将这个不常见到的侄孙模样看清。

“放心吧,叔祖。继任诡务司的职务是好问自己的决定,而且既然已经继任了,好问就不再想那么多,只管把手上的事一一做好。”李好问也是话中有话。

“六郎,”

就听李汉一声恳求:“先郑司丞的案子,不要再刨根究底了,你按照现有的发现,能以自尽结案,这是对所有人都好的结果。”

听到这里,李好问感觉那幅漫长的画卷终于完全展开,画卷末尾的内容异常丑陋。

李好问用最为温和恭顺的口吻对李汉说:“叔祖真的这么认为吗?”

李汉盯着李好问不说话,额头上的汗珠又下来了。

“好问想,当年阿父肯替兄从军,宁可将性命抛在战场上,也不愿辜负了对伯父的承诺,无非就是为了无愧于心。”

“叔祖,如果不能找到郑司丞死亡的真相,好问是无法做到无愧于心的。”

李汉将李好问看了片刻,眼中突然沁出泪水。他颤巍巍地伸出衣袖去擦拭。

“六郎……你的确是我们李家的孩子,是太祖李虎的后人……”

“叔祖当年……也像你这样,可后来,竟是四处碰壁,碰得灰头土脸,蹉跎余生。”

李好问听李汉语气里满含痛楚,忍不住心生怜悯,知道这位老人在过去的政治生涯里耗费了太多心力,消磨了所有志气,才有了如今这般垂垂暮年,毫无生机的模样。

“六郎,听叔祖的话……”

李好问却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委婉回答:“好问还是觉得应该找到真相,才能给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一个交代。”

李汉抬起昏花老眼,颤声问:“真相是什么,又那般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