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209)
这次也不例外。
两人攀上巨筝之后,叶小楼只是随口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然后告诉李好问该怎么将自己固定在巨筝下方悬挂着的架子上,然后就不肯再多说,颇有点儿敝帚自珍的味道,似乎这是他们长安县的不传之秘,李好问一个外人,就别惦记太多了。
可是李好问只要见过一遍,一来能完全记住,二来能复现出来,所以也完全不问。
两人极有默契地并肩攀在巨筝下方的架子上。
李好问忽然发现,自己距离叶小楼有点儿近。两人现在完全是“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腿贴着腿。
如果他们两人之间从来不存在那种剑拔弩张的竞争关系,以及你来我往的互怼关系,那么这种并肩作战确实还挺令人神往的。
然后——
李好问眼看着叶小楼一脸不服气的表情别过头去,心里只有两个字:呵呵!
“李司丞,”叶小楼的声音里一如既往地满是嘲讽,“现在还有机会反悔,待会儿下官一松机括,巨筝飞入夜空,就算吓尿了也没法儿很快落在地面上了。”
李好问忍住了复现李贺那一手“你闭嘴”的冲动,冷声回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叶帅你就说你会不会驾这巨筝吧!”
咯吱,咯吱——
清晰的磨牙声传来。
李好问第一次离叶小楼这么近,因此也第一次得这么清楚。
“抓紧!我们走——”
随着叶小楼猛地一声吼,李好问只觉巨筝受到一股巨力推动,带着他一起,猛地弹向夜空中。
耳边风声呼呼,气流迅速袭来,打在他脸上,紧贴着他面颊涌向后方。李好问本能地闭上眼睛,脸颊被擦得生疼。
但当急速上升带来的压力达到顶点之后,李好问忽然觉得周遭的一切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他所在的巨筝,忽然变得轻盈、平稳,不再猛地向斜上方疾冲,而是放缓了角度,顺着气流平飞。
这就是滑翔的感觉。
李好问尝试着睁开了眼——
第一眼的景象对他而言确实是相当震撼的。
整座长安城,如同整整齐齐的棋盘一般,在眼前延伸开去。一个个方方正正的里坊宛若一座座灯火辉煌的小城。
在穿越之前李好问不是没见过类似的景象,可现在他依旧感到震撼至极——这是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大唐啊!
但说实话,这还是与他穿越前乘坐飞机,鸟瞰现代城市夜景时的壮丽景象有点差距。
叶小楼就在李好问身边,鼻子里发出得意的哼声。
但随即他也发现,李好问对于这一幕景象虽然也很惊叹,但是却好像没有常人该有的那份震撼。
这就好像是,见惯了大明宫或者太极宫中美景的人,突然进了他的长安县,虽然长安县里布置得也十分堂皇,令观者有些意外,但最终还是点点头,就着礼貌称赞两句就算了。
这与叶小楼自己当年第一次乘巨筝上天时所感受到的那种震撼没法儿同日而语。
因此叶小楼也不得不在心里承认李好问为人冷静镇定,不会一惊一乍的。
“按照今夜的风向,我们可以先绕到京城西南,然后自京城西南一直向东北,飞过大半个长安城。最终落在大明宫附近。”
叶小楼判断风向,向李好问解说今夜可能的飞行路线。
李好问点点头。
“如果到那时我们还一无所获,就从大明宫赶到春明门那里。那里还有一座万年县的巨筝,也可以飞。但就是不知道到时风向会怎样,能不能由东向西起飞。”
李好问又点点头,道:“好,叶帅你操控巨筝,我来寻找那伽的踪迹。”
叶小楼:……
我还没有强调飞巨筝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呢,哪里是这么轻轻易易就能操纵的?
一时间叶小楼还很想大倒一通苦水,讲述他当初是练了多久,摔了多少次,才练成了这样一手精妙绝伦的“御筝术”。
但谁想到李好问竟然“嗯”了一声,就再也不问,全凭叶小楼操纵巨筝。
忽然间,叶小楼觉得李好问还挺信任自己的。
不过……这点信任顶个屁用?
叶小楼想了想,忽然转头问李好问:“李司丞,你怎么寻找那妖物的踪迹?”
他一转头,就也发现李好问的侧脸距离他有点儿近,叶小楼借着地面上万户千家的灯光,能看清李好问专注的侧脸。
李好问正低着头往地面上看,顺口回答:“我可以夜视。”
叶小楼:……
这莫非是传说中的“天生夜眼”?
一时间,叶小楼心中又有点酸溜溜的。
毕竟这世上可以“夜视”的人少,而“夜盲”的人多。叶小楼曾经经历贫穷困窘,所以知道夜盲和夜视的区别——通常来说,富户的子女,日常吃得好些的,有荤腥入肚,或者是常常能吃鱼脍水鲜的,夜间的视力便好些。
夜盲的,往往都是那些食不果腹的贫儿。
一想到这里,叶小楼立即又勾起对李好问家世的怨念,心里泛起酸泡泡。
“另外还有一种奇特的直觉,为我指引那伽所在的方向。”李好问不方便说这是被遮摩遮利咬了一口有“后遗症”,但是他自信到了那伽附近,自己一定能感应出来。
但叶小楼这时“咦”了一声,道:“长安上空怎么就起雾了?”
李好问一抬头:果然,前方长安城上空出现了大团大团的迷雾,雾气中似乎还带着隐隐约约的紫色。
这种雾气颇为奇特,风吹不散,似乎隐藏着什么、遮蔽着什么。雾气中那层若有若无的紫色,并无多少美感,相反,它的色泽诡异,让人见了心里始终毛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