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211)
此前叶小楼向他解说过离开巨筝的方法,此刻李好问一一照做。
而叶小楼挂在巨筝的框架上怔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收摄心神,稳稳地驾着巨筝,同时开始调整角度,让巨筝滑翔的高度慢慢降低。
“差不多就是这里!”李好问已经背着那枚盛放着宝剑的匣子,离开巨筝底部的框架,抱着一枚粗大的缆绳向地面滑去。
而叶小楼此刻心中百味杂陈,他只能勉力操纵着巨筝,同时目送李好问沿着缆绳一点点溜向地面。
很快那缆绳便到头了,叶小楼心里忍不住为李好问捏了一把汗。
却见李好问松开双手,向地面轻轻一跃,整个人着地一滚,便毫发无损地落于地面上。
与此同时,巨筝陡然一轻,筝首向上一扬,顺着迎面而来的气流立即向上蹿了一两丈。
叶小楼谨记着李好问的吩咐,驾着巨筝继续向北。
他心里莫名震惊——李好问刚才离开巨筝的那一跃,根本不像是初次为之,反倒像是个极其老练的高手。
这家伙简直是个天才!几乎跟老子一样!
叶小楼心里这么想着。
可他哪里知道,他与李好问初见的那一日,就曾经当着人家的面,表现过一次这样平稳落地的绝技——李好问只是将一个多月前的那一幕“为我所用”了一次而已。
第 73 章
离开李好问, 叶小楼驾着巨筝继续向北。
他满心茫然。虽然按照李好问的吩咐,避开了空中依稀可见的紫色雾气,但这位不良帅心头一阵阵地迷糊, 不知该往何处去。
于是他将选择交给了风向。
在此过程中,他依旧时不时能感受到心中那些阴郁的念头。自己的前半生就像是一幕剧情悲惨的皮影戏, 在他眼前来回放映。
“叶小楼啊叶小楼, 你这个可悲的家伙,你知道你的人生有多么可笑吗?
“对于母亲来说, 你是伤痛的产物,是一生的累赘……
“对于父亲,你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对于那些长在深宅大院的兄弟姐妹们,你就只是个笑话,一个笑话而已……叶小楼!”
叶小楼猛地晃晃脑袋:“想这些作甚!老子是长安县最称职的不良帅!”
他发现在他出神的这工夫,巨筝已经滑翔至皇城跟前, 正面对着朱雀门。
虽然叶小楼是长安县的不良帅,但这片皇城, 以及皇城后的宫城, 都是他们这些流外官不可逾越的禁地。擅入者死。
但此时此刻, 叶小楼居高临下, 突然发现了一些了不得的事——
他看见好几个官员,正携家带口,驾着车马, 往皇城里跑。
“哼, 前几日诡务司叫你们出城,偏不听。现在知道坏事了, 晓得找地方躲了?”
叶小楼颇有些幸灾乐祸。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
这些临阵脱逃的官员, 都不像是对长安城对百姓有什么责任感的样子。可为什么他们看起来都没什么大碍,也没像是吴飞白那样,湿漉漉地被人捞起来?
叶小楼正心中暗暗琢磨的时候,忽听朱雀门上的禁军朝自己这边喊话:“兀那不良人,这里不是你可以来的地方,速速离去,否则,格杀勿论!”
这“格杀勿论”几个字刚刚喊出口,叶小楼就听见“嗖嗖”声,箭矢从他的巨筝两侧急速掠过。
叶小楼这一气真是七窍生烟。
长安城都乱成这样了,大唐官员们却鬼鬼祟祟地跑来皇城避难。而皇城禁军却也一副“天下事事不关己”的模样,依旧一板一眼地护卫着皇城的安全?
等等……
叶小楼忽然觉得有点不对。
怎么好像,皇城这边都不受那雾气的影响?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不远处夜空中的那团紫色雾气,突然心一横,抬手调整巨筝的角度,还伸手拍了拍巨筝的框架,小声道:“筝儿啊筝儿,你争气一点。我们一起去探究那些大官们不能诉诸于口的秘密!”
朱雀门门楼上的禁军,在射击警告之后,原以为那巨筝会就此掉头离开。
那巨筝却不知是不是突然故障了,筝首猛地一抬,突然向上蹿高了不少,竟然猛地越过了朱雀门,穿过皇城禁地,向沉浸在夜色中的大唐宫城飞去。
*
李好问松开巨筝上垂落的那枚缆绳,跃向地面。
他复现了当日所见叶小楼从巨筝上跳落的“独门绝技”,毫发无伤地落在长安城整齐宽敞的街道上。
前面不远处就是通义坊的坊门。
坊门处的灯火还在,但原该在此值守的坊兵已经都不见了。
李好问出声呼叫两声,坊内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有人的样子。
考虑到这座通义坊可能会作为“斩龙战场”,此坊无人,可能是一件好事。
李好问再不迟疑,抬脚进坊,没走多远,他便发觉,四周都已被迷雾所包围。
浓雾铺天盖地,浓到即使是李好问也完全看不清眼前的道路。明明拥有超强的视力,甚至还有夜视能力,但此时此刻,李好问依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个瞎子。
他只能一步步地向某个固定方向靠近,同时伸出手臂尝试摸索。
很快,李好问的指尖触及了一面院墙——那是青砖墙,墙砖一块块垒得齐整,墙缝里填满了米浆混合墙灰制成的黏合剂,干燥以后便光滑而坚硬——
这是各里坊十字街墙壁的统一配置。
确认自己就在十字街上,李好问心里便有了底。
他脚下的步伐越来越快,指尖触及的建筑物也更多:门户、门轴、贴着门神的门板、竖立在门廊旁边的雕花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