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236)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六郎君,昨夜咱们敦义坊,折了七十一名邻里……按说咱们坊算是好的。长安县对咱们算是照顾,早早带人来锁了西面的坊门,不让人去清明渠,但是十字街水井那里……

“六郎君,昨夜长安城一乱,各家报纸都没有按时出刊。卓来给您搜罗来的,就只有《大唐新闻》……

“六郎君,您好不好奇《长安消息》怎么就没出呢?

“这……还真不好奇呀?

“六郎君,卓来还是告诉您吧!坊间都说那《长安消息》的总编辑,昨夜在水边痛哭认错,说自己曾经为了名利刊了很多胡编乱造的文章,实在是有违读书人的本心。之后就投水啦!当然,好像是被人救起来了……”

“六……六郎君,您难道不觉得有那么一点高兴吗?

“毕竟那家报纸可是编排过您的呀!

“唉,六郎君啊六郎君,您千万别跟这木头人似的盯着卓来了。卓来现在挺怕的,屈突主簿已经回不来了,要是您再出事……”

李好问陡然听见屈突宜的名字,眼珠开始缓缓转动,看向卓来,随后却又慢慢转回去。

他努力想要将唇角上扬,挤出一个微笑。

然而卓来见他笑得那么痛苦,连忙道:“好了好了,六郎君,卓来知道了您没事了,不用再笑了。”

这少年心中暗暗地叫苦:您要再这样,卓来也要跟着哭出来了。

但他还是不甘心,想要逗李好问说话,于是他拿着通过诡务司拿到的那份《大唐新闻》,在李好问面前扬了扬,道:“您看,这《大唐新闻》上,可是将您和诡务司大夸特夸呢!”

李好问纹丝不动。

卓来又补一句:“刚才卓来在街上,也听到邻里们在夸您呢!”

这时才见李好问的眼珠勉强一动,朝卓来这边转了过来。

卓来一见打动了李好问,连忙掰着手指开始数:

“第一,诡务司三天前就提醒了长安城的百姓。当时好多人不信,但现在都不得不相信咱们诡务司了!

“第二,诡务司联络了好多衙司赶到水边去救人。虽然没能把所有投水的人都救上来,可是也当头棒喝,拦住了好多糊涂蛋啊!”

李好问听卓来说得慷慨热忱,眼珠稍微活动,似乎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

“第三……就算是昨夜旁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难道卓来还不知道吗?”

少年人急了,一下子暴露了这番说辞都是他为了安慰李好问而自己编的。

李好问终于没忍住,扬起嘴角冲卓来笑了一下。

这笑容生动而温暖,令卓来多少松了一口气。

岂料李好问柔声开口:“卓来,我想一个人待会儿。你昨晚也跟着担惊受怕了一整夜,现在也去好好休息一下吧!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说,好吗?”

卓来不乐意地嘟起了嘴。

但是李好问很坚持。

于是卓来悻悻地离开了北堂,独自一人来到前院。

他看看李好问关上了北堂的门,看不见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于是伸出手掌,合什祷告道:“夫人,小娘子,您二位也看见了,六郎君现在相当不对劲……二位若是在天有灵,求求了!”

“夫人,小娘子,帮帮六郎君,帮他走出来吧!”

*

李好问独自一人,枯坐到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暗沉。

他忽觉身边轩窗上中闪过一道亮光——有人进了李家的小园,并在那里点亮了灯烛。

他一惊起身,推开北堂的轩窗一瞧:“哦,是十五娘啊!”

但是,十五娘现在是在……

李好问一凛:他分明见到十五娘手中提着一只铜壶,铜壶里盛着满满的水,长长的壶嘴正对准了自家小园内阶梯旁的土堆,眼看就要将这整壶水一股脑儿地倒下。

——那里是蚁穴的所在啊!

“十五娘,手下留情,那个,壶下留虫……”

李好问忽然想起:全长安城的蚂蚁都曾经协力帮助过诡务司,自己还欠对方一个人情,可不能就让十五娘一壶水直接将人的巢穴给淹了。

十五娘这才板着一张脸转过头来,伸手指指李好问所在北堂中,脸上是一副气不打一处来的模样。

李好问还有些纳闷:怎么就将这位小祖宗给惹到了?

他用火刀火石点亮堂内的油灯一看,这才发现,在他刚刚枯坐的矮榻跟前,一张陶案上,有两只黑褐色的蚂蚁正在焦急地打着转。

看情形,怎么像是在乞求李好问注意注意它俩,否则它们的蚁穴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李好问这时连忙招呼一声:“十五娘,别着急动手,有什么事情待我问清!”

十五娘面无表情,但总算是将手中的铜壶收了回去。

“蚁兄……额,两位易兄,有何见教?”

两只蚂蚁在李好问面前滴溜溜地转了个圈。

李好问暗暗温习一回上次商量好的暗号:不动Yes转圈No。

“你们两位这是……没有什么要说的?”

两只蚂蚁一呆,然后原地静止了片刻,突然又开始疯狂转圈。

李好问叹气: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种概念对蚁族来说可能还是太难了。他也不确定眼前这两位“易兄”能不能理解。

两只蚂蚁疯狂转了一会儿,大约彼此都觉得不是办法,于是各自向侧一倒,触肢放在身边,做出一个类似人类入睡的动作。

李好问顿时记起:是呀,当初他第一次见这些“易家人”,依靠的手段就是入梦。

他吸了一口气,看看手中还提着铜壶的十五娘,苦笑一声,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