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242)
但他并不想将自己是穿越者的事实直接透露给同僚们知道。
毕竟这是他最大的秘密。
“你自己内心的恐惧,难道还能借用别人的经历来平息?”
李好问闻言低下头,耐心咀嚼这句话。
秋宇的意思很明显: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而他李好问的问题与郑兴朋的绝不相同。与其分出精力去探寻别人究竟遭遇了什么,不如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也对!”李好问想了想,认认真真冲秋宇拱手,“多谢秋主簿指教。”
他这般毕恭毕敬地致谢,秋宇却完全没有半点表示,直接一转身,便离开了机要室。
*
午后,李好问、秋宇、章平、李贺四人一起骑乘于高头健马上,出发向皇城而去。
四匹高头大马后面,还跟着一头小黑驴。
骑着黑驴的卓来表示:俺也想见识一下咱们大唐的皇城宫殿,到时候郎君们进宫受赏,卓来在外头帮大家看着纸驴纸马就好。
李好问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反对的,于是卓来就兴高采烈地与大伙儿一起出发,沿着朱雀大街向北,往朱雀门过去。
正当诡务司一行人距离朱雀门越来越近的时候,忽听蹄声的的,竟是卓来催动他座下的小黑驴上前,赶到李好问身边:“六郎君,你看那边的人,像不像族老和四郎君?”
李好问抬头一看,只见朱雀门前等候着身着华服的父子俩,不是别个,正是李家的族老李贻和他那位身负“文散官”职务的堂兄李好威。
李好问这边发现了李贻他们,李贻他们也发现了李好问。父子俩连忙相互看了看,相互整理了一下衣衫袍服,然后齐齐冲诡务司一行人行礼。
李好问等人则是到了朱雀门前方才下马。
他们在这里会由金吾卫检验腰牌,并由宫中内侍带着,前往太极宫,面见天子李忱。
然而此刻,李好问发现自己不得不与族老和堂兄打招呼。
“六郎,六郎!”族老李贻亲热至极地向李好问打招呼,“听闻你现在进宫,是要面见天子,要受赏那?”
还未等李好问搭腔,就听后面卓来脆亮的声音响起:“咦,族老此话好奇怪,六郎君进宫是面见天子还是受赏,与您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将李贻父子呛得脸红红的。
而李好问脸上浮起浅淡的笑容,对这两位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族老莫要见怪啊!”
他这明摆着是认可卓来的话,将李贻父子的脸又呛红了几分。
然而李贻却依旧厚着面皮,向前迈上一步,道:“好侄儿,我等都听说了,这次京城的事,诡务司居功至伟,圣人宣各位面见,必定是要嘉奖的。”
李好问神色依旧淡然:“族老莫要说此话,今次长安城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诡务司不受上头责难,已是侥天之幸了。”
其实他心中有数,这次天子宣诡务司全员进宫,必定是要嘉奖——否则就不会让官方喉舌《大唐新闻》在长安城中大肆铺陈渲染,详细描绘诡务司方面的功劳。
这是天子的必然选择:当夜他与赵归真对决时就已经想过了,天子只会坐山观虎斗,待到一方胜出之后会将胜者招揽至身边,为己所用。
而诡务司的宗旨恰恰又是将天下万法为己所用,所以该用天子来巩固名声时,诡务司也不会推辞。
可这……与李贻父子究竟有半文钱关系没有?
见李好问不答话,李贻脸上的笑容更加谄媚,他上前两步,不顾章平等人的怪异眼光,伸手便抓住了李好问的衣袖,腆着脸道:“六郎,你带,带好威一起去陛见吧!”
众人全都惊了:“什么?”
“好威上次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不晓得诡务司的厉害之处,因此胡言乱语了一番,平白丢掉了那么好的机会……”
李贻明显是后悔了。
前天夜里那一场变故,李贻父子轮番跳井,好在家中还有几人清醒,死死将他们父子拦住,这才保住了性命。
后来待那紫色雾气散去,父子两人才渐渐清醒过来。家里人出门一问,才晓得长安城里出了大乱子,他们并不是唯一受到影响的人。
到了昨日白天,李家到相识的亲友那里一打听——
李汉老爷子一家早早听了诡务司的劝,出城到别院小住去了,一点事没有。
其余亲友,有些则是前天夜里临时得到消息,避到皇城中去的——那里有个道士在做法庇护皇城,令天子居所百毒不侵。当时但凡进了皇城的人后来都全须全尾地出来了,什么事都没有。
但是想想看,有那资格能够夜入皇城的人家,必然是非富即贵。
像李贻这样的家世,听着够唬人了,陇西李氏,太祖十世孙。但真到出事的时候,根本就没人来招呼一声。
李贻一琢磨,还是觉得自家在朝中没有人。
否则“可以避入皇城”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就没人给他家递来呢?
思来想去,如今李家人若是想要再抱一条粗壮肥美的大腿,没有别人,就只有之前因为宅子而与自家起过摩擦的李好问了呀。
李贻多少也有些眼力劲儿,知道《大唐新闻》是官方大报,报道的内容往往代表着天子的态度。《大唐新闻》说诡务司无过有功,就意味着以后天子一定会重用诡务司。
李贻的想法很简单:李好问跟咱家是亲戚,跟好威那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兄弟啊!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家人不帮自家人那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