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253)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他得点燃多少枝香,才能在心里形成“固定记忆”,掌握这绝对时间?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毕竟线香还有粗细长短,它们点燃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啊,怎么能说是“绝对时间”呢?

……

想了半天,李好问将崔真女士的建议当成是精分人物在帮助自己梳理思路,虽然不一定靠谱,但不妨试试。

于是他没再出声反对,而是安静注视着点燃的那枚线香,望着香上那小小的一点红点缓缓向下移动,耐心体会这些“时间”。

待到那线香燃至小香炉的香灰深处,红彤彤的香头转为灰色,崔真忙伸手,就着油灯又点燃了一枚线香。

与此同时,李好问觉得腰间荷包一动。

他没太在意:这是遮摩遮利翻身呢,他已经习惯了。

倒是妈妈新点燃的这枝香,怎么看起来与刚才那枚要稍微粗壮一点,要长一点?

用点“一炷香”来作为“一炷香”时间的标杆,这种方法是不是不太靠谱?

李好问忍不住啼笑皆非地想:若是“一炷香”可以这么干,那到了下一个级别“一盏茶”又该如何?

难道还要找个人来一直不停地喝茶吗?

但无论怎样,李好问抱着“试一试没损失”的心态,目视这一枚线香静静地燃至末尾。

但就在那点香灰还未熄灭的时候,李好问忽然感受到:自己腰间荷包里的遮摩遮利,忽然又动了一下,翻了个身。

李好问没多想,但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竟直接从榻上一跃而起。

崔真本来已经做好准备要点燃第三枚线香——见到李好问突然这样,惊白了脸颤声道:“好问……”

“阿娘,您先别急着点这香!”

李好问连忙找了一枚可以盛水的陶碗,狂奔出北堂,在自家用来盛水的水缸里舀了一碗水,然后又狂奔回北堂。

这动静惊得连十五娘都从自己屋里偷偷探出个头,朝北堂里看。

李好问将陶碗放在榻上,伸手从蹀躞带上取下荷包,解开,小心翼翼地将小红鱼放入盛了水的陶碗中。

原本包裹在小红鱼的那一层半透明物质渐渐融化,小红鱼忽然“咚”的一下,沉入水中。

是不是因为太晚的缘故,遮摩遮利半闭着眼,似乎没醒。唯有它那张小口,自始至终不停地一张一合、一张一合,保持着每个弹指呼吸一次的频率。

李好问突然想起这货的名字:遮摩遮利,活着的时间。

他心头一喜,有了灵感。

上一位时光术大拿,林嫱林前辈,她本人就是技术帝,靠的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计时器;

郑兴朋靠的是滴漏一类中国传统计时装置,因此在“时光术”的道路上没能走得太远。

而他,是不是可以靠宠物?

“阿娘,您将这把香都给我好吗?”

崔真女士果断地把香都塞到了李好问手里。李好问一摸,都是有实质的具体物品,不是想象出的虚幻。

他也顾不上琢磨自己的精分水平怎么这么高,赶紧趁着小红鱼还未翻身的时候,找出了两枚长短一致、粗细一致、通体匀称的线香,先捧了一枚在手里。

过了两三分钟,那小红鱼忽然无意识地翻了个身,那薄如蝉翼的鲜红尾鳍在水中如同红绸在空中飘舞。

它此前在自己织出的“鱼缸”里翻身时只是有些轻微震动能令李好问察觉罢了。而现在到了陶碗里却阵仗不小,陶碗里被它翻腾着溅了几滴清水出来,溅到了崔真脸上。

崔真连忙掩面,用衣袖遮着,将脸上的水渍擦去。

而李好问则顾不上向母亲致歉,他急急忙忙地将事先选好的那枚线香凑至油灯的火焰上,将其点燃。

小小的红点,沿着他手中线香匀速向下移动。

就在那线香几乎烧至李好问手指处时,只听“扑通”一声,小红鱼又翻了个身。

李好问觑准这个时机,将他事先准备的另一枚线香在灯芯上点燃,而他自己手中那枚短短的残香则在香炉中掐灭。

待到小红鱼再次翻身,李好问依葫芦画瓢,再次掐灭了另一枚残香。

这次,他将手中剩下的两枚残香放在眼前对比——两枚残香都只剩大约两厘米长的一小截,但长度完全相等。

这说明——李好问看看陶碗里的小红鱼,心里十分惊异:这小家伙鱼嘴一张一翕的间隔是一弹指,已经能算是鱼族的异能了;现在发现它翻身的间隔刚好是一炷香?

李好问捧着碗凑至眼前,难掩惊讶地道:“原来你真的是‘活着的时间’!”

小红鱼似乎抬了抬眼皮:困——也不看看几点了!

李好问连忙把陶碗放在榻上,抬头向崔真那边看去。

崔真女士正在补妆,她手持一枚小铜镜,将脸颊上刚才被溅湿的地方擦了又擦,又用小粉扑子扑了一点香粉上去。

“好问,有结果了?”

见到李好问抬头,崔真脸上堆笑,手中的镜子与粉扑也同时放下。

“是的,阿娘,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一炷香’的绝对时间。”

方法还是那个方法,只不过不像妈妈说得那么麻烦——李好问只需要将遮摩遮利揣在身上带着走,并且随时随地地锻炼自己熟悉“一炷香”的时间间隔。

只要他锻炼到在任何情况下,他对这种时间间隔的判断,与小红鱼翻身的间隔一致,就算是大功告成,他不会再受任何副作用的影响,不会头疼、口鼻出血或者失去记忆了。

至于小红鱼翻身的间隔,是不是真的就等于五分钟,这倒无关紧要。毕竟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绝对时间,只要这种时间间隔能够保持一致,就不会令李好问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