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261)
但客栈事先在这些斗篷上做了记认,万一有事,客栈能对得上号。
想到这里,李好问忍不住冲秋宇点了点头。
然而秋宇对来自上司的赞许视而不见,自顾自掀开屋内的床板。
床板下,出现一道通往幽暗地底的阶梯。
同时,各种说笑声、喧哗声、叫卖声,宛如陡然越过堤岸的潮水,势不可当,向三人同时涌来。
第 87 章
长安城, 务本坊。
李好问、叶小楼、屈突宜,一行三人各自披着斗篷,戴着兜帽, 由客栈床板下的阶梯进入地底喧嚣扰攘的“鬼市”。
他们首先进入的是一道位于地下的狭窄小巷。
秋宇随口介绍了一句:“这是‘一条巷’。”
这道小巷仅有一车宽,地面整齐铺着青色条石。由于整条巷子都在地下, 街道上阴冷潮湿, 无论是脚下的青石板,还是以木梁撑起的顶棚, 无不泛着潮气,凝着水珠。
但巷内悬挂着一盏盏明灯,灯火稳定,经久不息,竟然是鲸油制成的长明灯——这些细节足以彰显“鬼市”的管理者财大气粗,出手阔绰, 手中资源丰富。
巷子两旁,各自是一间间由粗大木柱撑起的铺面。木柱与木柱之间各是一间小店, 筑起半人高的柜台。店主大多就在柜台后面, , 与行走在这条小巷里的客商相互交谈, 完成一笔笔交易。
巷子虽然狭窄,行人却很多。但人人都穿着一样式样的黑袍,戴着兜帽, 将帽檐压得低低的。
这种衣饰能最大程度地掩饰穿着者外貌的特点, 旁人仅能看出一丁点儿高矮胖瘦。
李好问回头看了一眼,见叶小楼步态依旧, 但是他整个身体都被罩在那一袭黑色斗篷里,再加上街道上太挤了活动不开, 李好问竟是再也看不出叶小楼的公门气质了。
他这才放心,转头向一条巷两侧,观看那一间一间店铺里售卖的货品——
这些都是诡务司内经常能见到的物品:各色符箓和制作符箓的材料,占卜用的罗盘、龟甲和牛角,各种草药、天灵地宝、甚至还有灵兽。
有一位老板端坐在柜台后大声叫卖一只号称是“灵龟”的乌龟,并且将这只龟吹得天花乱坠。
李好问因为前方道路阻塞,被迫停在这柜台前,盯着这乌龟盯了半晌,实在是没能瞧出这小家伙有什么特异。
于是他想:如果无人能识别它的灵异,会不会有人将它买了去炖汤喝?
说来也出奇,李好问这念头一动,他面前那只乌龟马上将头、四肢和尾巴全缩了进它的龟壳里去。
李好问:……
好吧我相信你是一只“灵龟”了。
缓步离开这家店铺,李好问忍不住又发散地想:若是将小红鱼遮摩遮利带到这鬼市来,不知道该给它开多少价钱。
他心念这么刚刚一动,就觉腰间蹀躞带上系着的荷包开始一阵翻腾。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灵宠都是能读心的了!”
李好问内心连声抚慰,总算将自家小红鱼哄好。
“活着的时间”,对于他这么个修习“时光术”的人来说,应该是千金不换的吧!
“这一条巷里的店铺,多是常年与诡务司合作的。”
秋宇一路上都不说话,但是在靠近一条巷尽头时,竟破天荒开了金口,向李好问解释这“鬼市”的来龙去脉。
“多年以前,长安城的三教九流聚在此地交换各种材料与法器,自发形成了‘鬼市’。后来长安城经过安史之乱、泾原兵变两次大劫,鬼市秩序渐渐崩坏。诡务司正好借此机会,暗中控制这里,经营此地以作为消息来源……”
李好问很怀疑,秋宇这番话不是说给他听,而是说给叶小楼听的,目的是避免这位前不良帅又摆出他那副公门派头,在此地闹出什么幺蛾子。
但叶小楼却很专心地听着,似乎还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忆。
“敝司采购各种制作符箓需要的材料,又或是司内种植的药物成熟需要出手,大多便是通过这些店铺。”
秋宇一边说,那森冷的眼光便缓缓在一条巷两侧的店铺内扫过。
李好问亲眼所见:至少有三到四名店主,在感受到秋宇的视线之后,各自打了个寒噤,直接坐回柜台之后。甚至还有一人,直接将柜台上面的木板放下,竟是连店都不敢开了。
李好问:秋郎中你好厉害!
终于,李好问随着人潮,逛完了这摩肩接踵的“一条巷”。
正要离开一条巷时,李好问忽然感觉有目光在注视自己,他马上回头,向目光来处看去。
只见在一盏盏长明灯的照耀下,一条巷十分拥挤,到处都是披着一模一样黑色斗篷的人。
李好问没发现任何关注自己的可疑人物。
其实这难不住他,只要他稍加停留,将刚才他感受到注视的那一刻,整个一条巷的“历史影像”都拖出来看一遍,自然能找到正在窥视自己的人。
但李好问并不打算打草惊蛇,只是在心里多了一番计较,就转身立即跟上叶小楼和秋宇,绕过一个弯,进入“二条巷”。
“鬼市”的第二条街,要比前边一条略宽些。正中街面有两车宽,但街道两旁没有任何建筑,光秃秃的,只有两排墙沿。
不少披着黑色大氅的小商贩,此刻都待在街道两侧,或坐或站,守着自家面前铺着的毡毯,毡毯上往往放着琳琅满目的小物件小法器,也有人面前只有单独一件物品,光溜溜直接摆在青石板地面上的。
李好问等人还未进入二条巷,就有人迎上来问:“要摆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