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285)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李贺却还没说完:“道家门派众多,按手法分,有符箓派和丹鼎派,若按起源地域分,有北茅、南茅、终南、崂山等多个派别,若是按其道义分,太平、天师、五斗米都是较为重要的派别。会穿墙术的,道门中各派别都有,不算稀罕。”

蒋沧的脸色顿时好看了一些:难得竟有送上门帮他遮掩的。

谁曾想李贺继续开口:“此人说他是陇西人氏,在长安长大,口音却在长安腔里夹杂着不少登州一带的口音,有很大可能是崂山道门出来的。”

蒋沧被人一口说破了来历,顿时变了脸色。

李贺却还在继续:“且崂山道门讲究清静无为不图身外之物,弟子平日的修行十分清苦,因此从那出来的弟子一旦再入红尘,便往往会‘报复性消费’,将自己打扮得十分富贵……嗯,这个词是林大学士当年点评‘东都暴发户’时时用过的,用在此人身上十分贴切……”

这样也行?

蒋沧睁圆了双眼瞪着李·福尔摩斯·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才好。

“哦,对了,还有一些方士,也都自称是道门中人。他们长于炼丹成仙、驱鬼化邪,今天逃走的那个匪人,既能炼化出水银人这样的法器,应当是一位方士吧。”

一切都被说中,蒋沧彻底无语。

李好问却似没听见李贺的一番话。

他忽然向前迈步,走下诡务司正厅前的石阶,来到蒋沧面前,径直沉声问:“你认得赵归真吗?”

“赵归真?”蒋沧听见这个名字,眼中立现震惊与几分慌乱,随即他强自稳定了心神,大声反驳,“赵真人的名讳岂是你一个小小官员能叫得的?”

第 94 章

李好问随意一试, 就试出了蒋沧识得赵归真,而且与对方关系匪浅。

卓来和李贺听见,都用带着一脸的钦佩望着李好问。唯独叶小楼在一旁撇嘴, 似乎李好问只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而已。

然而李好问心里很清楚——他之所以用这个名字试探,可能是因为他潜意识里确实希望蒋沧背后就是赵归真。

他极度希望赵归真能够主动找上门来。

即使赵归真不来找他, 他也要找过去——毕竟屈突宜的大仇不能不报。

只是, 赵归真为什么不谋划他诡务司,而是先去谋划了景教十字寺?

但对方既然有所行动, 李好问也乐得顺藤摸瓜,找到线索。

想到这里,李好问平静地道:“你们买通了那名方士,请他出手,操控那两个水银人,帮助你们窃取景寺的法器, 是不是?”

蒋沧毫无愧色地承认了,并且一脸严肃地纠正道:“是追回, 是讨还!是完璧归赵!”

李好问当时就有点懵:明明是景寺的法器, 那些银质烛台和长剑都被铸成十字形状的, 而那些破破烂烂的镣铐啦荆棘冠啦, 更是与景教的过去有极大渊源,不可能是赵归真的东西啊?

为什么说是“完璧归赵”呢?

蒋沧继续:“因为他们窃走了原属于我们道门的信仰之力,吸走了道门的‘气运’。”

李好问忍不住伸手扶额, 心想这个书生的理念还真是与赵归真如出一辙。

“但赵归真已被当今天子下旨处死。”叶小楼在一旁冷冷地插嘴。

然而蒋沧一听见这个“死”字, 立马不乐意了,跳脚道:“赵真人那是自我牺牲。文死谏武死战你懂吗?虽为天子而死, 那却是我们读书人的气节。”

李好问:……神特么读书人的气节。儒与道,你到底是哪一边的?

“再说了, 赵真人死而复生,乃是承袭了上天之志,要为我大唐斩除妖孽,驱尽奸邪。”蒋沧继续跳脚,“这又如何是尔等罪孽深重的诡务司之人能够明白的?”

“罪孽深重?”李好问被这蒋沧说得一愣,忽又想起蒋沧被捕的时候曾经评价诡务司“穷凶极恶”,“杀了那么多的人”。

看来此人已经完全被赵归真洗脑,彻底失去了辨别真相的基本能力。

李好问不再与蒋沧争论,只管追问蒋沧是如何与赵归真那一方联系的。

蒋沧顿时面露郁闷之色:“只因我返回长安未久,赵真人更信任另外一人。平日里有事需要我去办,都是由那人转告的。哼……那人无甚长处,且是去年五月间才投入赵真人门下的,哪像我,入门修道久已,道术基础打得很坚实……”

听见蒋沧的话,诡务司众人都有些惊异不定,相互看看。

蒋沧也有点发愣,着实没想明白对方惊讶什么。

就见李好问向侧一点头,轻声吩咐了一句什么,卓来转身,撒腿就跑,不一会儿便取了一枚纸卷出来,交到李好问手里,由李好问慢慢展开,向着蒋沧的方向举起。

“你可认得这人?”

画像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做书生打扮。

蒋沧点点头:“就是这人,一直以来都是他与我联络。赵真人的语录也都是通过他告知于我。”

“他叫什么?”

“叫周贤。”

说话的时候,蒋沧眼里的嫉妒可一点儿未减,甚至流露出几分愤愤不平。

而李好问则与诡务司内几人交换眼神——

这周贤,是长安城里第一个向水中投放鱼脍的“罪魁祸首”。

当初诡务司的上一任司丞郑兴朋刚刚发现此事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投向水中的小小鱼脍竟会引出这么大的事。只道是周贤求仙心切,受了梦境的蛊惑,便向水中投入鱼脍,因此郑兴朋仅只是用那“听劝”道铃给周贤祛除了心中的执念。

可谁曾想,当时周贤的执念并未彻底根除,甚至后来变本加厉,导致这个年轻人离家出走,离开长安,遁入终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