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41)
赵归真明明已死,却随意占用他人的身体,不管对方是活人还是死人……这下让他好好品尝一下反噬之力。
想到这里,李好问放下李贺,一个纵身就闪现于赵归真/周贤面前,伸手就去抢那神律之磬。
但在他眼前,危险预感突现。
李好问的指尖还未触及神律之磬上挂着的那枚绳子,他的身体再次消失,“瞬间位移”去了别处。
于是,他在千钧一发之际让开了秋宇所驾驭的那枚长剑,避免自己被“同僚”一剑捅出个透明窟窿。
而周贤,也恰于此刻缩回了手。
即使是“背叛”了赵归真的周贤的身体,依旧拥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见到秋宇飞剑那势若雷霆的一击,周贤那具身体也同样选择了避让。
随即,赵归真控制着周贤的那张嘴,先是握出一个弧度,然后又咧开,最后发出一阵僵硬的干笑。
“哈哈哈——”
“李司丞,好计策啊好计策!”
赵归真应当也不晓得“背叛之杖”的实情,以为李好问原本的目的就是策反周贤的身体,而后想办法控制神律之磬。
“但是你忘记了一点。我现在与这具身体融为一体,我的头脑正控制着它!”
“他虽然背叛了我,但他的头脑已经完全换成了我的头脑,没有了头脑,他只能凭本能行事。”
“换句话说,他已再也不可能脱离我而存在!”
“有句老话你听过没?胳膊拧不过大腿!”
“嘿嘿,只要过一会儿我重新控制住这具身体,一切我不都还是手到擒来?“
”李司丞啊李司丞,虽然你那位同僚也背叛了你,但我也不会放过他!“
说着,赵归真眼里流露出一名生性狠辣的老道应有的那种歹毒而憎恨的眼神:“谁让他毁掉了我徒儿鸿波的尸身!那是我最喜欢的一具身体!”
然而现在明明是直接斩杀赵归真的好时机,秋宇现在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顾用他所御的那柄长剑四下里追寻李好问的下落。
李好问忍不住苦笑:他好不容易换来了除掉赵归真的机会,但现在却失掉了最厉害的一个帮手,没法儿将对方一击毙命。
难道这“背叛之杖”的真实含义就是这个:永远不让你得到最想要的结果?
李好问不由得想起那天紫姑带给他的启示:绝非像您所想的那样……
但是,李好问能确定一点:他可还没输。
于是,李好问向李贺的方向大声道:“长吉,按计划行事。”
他来之前就做过预案,预案过秋宇“中招”的情形,也预案过李贺“中招”的情形。他没有预案到的两人,一个是卓来,另一个是看不见行迹的那位朋友。
既然受“背叛之杖”影响的人是他已做好预案的,而且一早就以最鲜明的方式表现出来——李好问便觉得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
李贺刚才被李好问扛着一阵东躲西藏,此刻被颠得七荤八素的,听见李好问的叫喊,眼神迷离了好一阵,终于渐渐凝在秋宇身上。
“秋郎中,你听我一言——”
“休要劝我,我今日叛出诡务司,没有任何理由,也不需你劝。”
秋宇,与以往一样的冷面冷心,此刻也延续了他一贯“莫得感情”的风格。
谁知李贺也不是容易动感情的人,他只是上前一步,对秋宇吟诵道:“男儿何不带吴钩?”
秋宇:……?
这位诡务司郎中似乎被当场问住了,眼神中透出几分迷茫,
是啊?男儿何不带吴钩?为什么我随身佩戴的,就只有一把长剑……这长剑还凌空飞啊飞的,并不能佩戴于身侧?
秋宇一旦陷入迷茫,空中那柄飞剑的速度便渐渐慢了下来,凌厉之势也大为削弱。
周贤脸上不显,但赵归真的眼神又变了,变得既愤恨又嫉妒,似乎嫉妒诡务司之人竟能如此配合。就算是武力最高强的人反叛,也还有人能以别出心裁的法子制住他。
“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向前踏上一步,双眼紧紧地盯着秋宇。
秋宇似乎也觉得豪情万丈,意欲为大唐收复失地。他一时转头向东面看去,关山五十州……山东、河南、河北道五十余州郡,如今依旧在藩镇手中。
确实,男儿就应当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这般在长安城内的宫宇中小打小闹究竟有何意思?
想到这儿,秋宇索性将那柄飞剑收回,但望向李好问与李贺的眼光依旧蕴含着不小的敌意。
就听李贺继续朗声念诵道:“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郎中万户侯?①”
就见秋宇听了,转身就跑——凌烟阁就在兴庆宫西北面的太极宫中。
秋郎中这都要得万户侯了,还有什么好等的?
第 113 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郎中万户侯!”
这就是李好问事先为使用“背叛之杖”所准备的预案:
如果秋宇中招“背叛”,就让李贺用“言出法随”的能力让秋宇离开战场。而凌烟阁显然对大唐任何一名文臣武将都拥有最强大的吸引力,而“郎中”这个官职又指明了是秋宇, 绝不会有歧义,指向旁人。
于是, 秋宇这位诡务司郎中立即转身跑路, 前往凌烟阁。
如果换了是李贺“中招”,按照李好问的设想, 这位必定会“言出法随”,说一些对己方阵营不利的内容。
如果是那样,李好问就会复现李贺让人“闭嘴”的能力,然后再让秋宇将人带走。实在不行的话,堵嘴、打昏……都是可行的方法,大不了事后他出面郑重向李贺道歉, 到时再让李贺打回来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