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373)
李好问与李贺相互交换眼神,两人眼中都写着:“神了!”
“但这里的太岁,只是它的形,而它的魂,很多年前就被抽走了。”
李好问顿时如坠雾里:太岁不就是某种品种特殊的大蘑菇,这蘑菇还分什么“形”与“魂”?
然而葛洪仿佛一位确实不怎地的老师,根本不想着为李好问等人解答疑问,只是自顾自乐呵呵地伸出银针,继续于这洞穴中探索着什么。
“其实吧,这太岁的‘形’,只需保留一点两点菌丝,再加以时日就能慢慢长出品相很好的新品。
“可若是没有‘魂’,它就只是凡品。”
李好问顿时皱起眉:按照孔真真的说法,她处心积虑设局,甚至不惜嫁给赵生,并与对方生儿育女,就是为了借赵生的“气运”,来找到某种神异且昂贵的珍宝。
假设孔真真要找的,就是这枚太岁——可按照葛洪所说,这里慢慢长出的那一枚,明明只是凡品而已。
嗯,赵生当初取来这枚太岁之后,孔真真又与他共同生活了三年,才设局离开。不知这是不是花了些时间才知晓当初赵生找到的,只是太岁的“形”而已。
李好问想着,只觉得还有好多细节自己未能厘清。
“但是吧,”葛洪饶有兴致地道,“据说,得了这太岁的‘形’,便有机会找到那太岁的‘魂’。”
李好问小心翼翼地又问:“葛老,那‘太岁’究竟有何灵异之处,为何如此宝贵?”
葛洪听得双眼发亮,道:“只有‘形’的太岁,便已是能够活死人、肉白骨的神物。至于那‘魂’……哦,不,我不能说,不能说!”
说着,他还摆了一个闭嘴噤声的手势,但是眉飞色舞的神情透露了他的兴奋之情。
单单是“形”已经是活死人肉白骨的神物了?
而那“魂”的功用,竟然不能说?这么神的吗?
李好问又与李贺对视一眼。
后者轻轻摇了摇头,表示葛洪说的这些都是典籍上从未有过记载,闻所未闻的东西。
但是李好问却得到了些许灵感,将前因后果大致想通——
原先孔真真恐怕也与自己这些人一样,并不完全清楚“太岁”的秘密。但就在最近,她方才得知,太岁的线索其实与早年间赵生挖出来的“肉灵芝”有关。
自此,孔真真已经没有必要再留在赵生身边,于是她放出消息,设局“退回”屏风,私底下却只是离开赵生,另寻去处。
但是关于秋宇之事他依旧想不通。于是他拖出秋宇出事时的历史影像,老老实实地向葛洪请教:“那您知道我的同伴为什么会遇袭吗?他自遇袭之后便一直昏迷不醒。”
葛洪见到那段历史影像,忍不住微惊,眯着他的老花眼将秋宇出事的前后尽数看完之后,才叹了口气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李好问:“原来您并不知道什么呀?那也就是说,您可并没帮到我们什么。”
葛洪斜眼看李好问:我看你这话说得有点儿像我那些学生。
“能请您去看看我的同伴吗?”李好问摆出一副坚持到底的架势,“毕竟您亲口答应了要补偿的……”
葛洪一听这得寸进尺的言语,两条花白的眉毛顿时一扬。
可就在这时,有东西扯着他的袖口。葛洪低头一看,只见是那只小小的水银人,正挂在他袖口荡秋千。
而这小小的水银人对面,李贺正眼巴巴地望着葛洪,似乎也在出言恳求:去看看我们秋郎中吧。
葛洪默然一阵,方对李好问道:“小家伙说你人还不错!”
敢情是小水银人帮着求了情。
李好问望着葛洪脸上的神情变化,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是的葛洪已是没脾气了,低头将手中的银针小心翼翼地用纸包好,装入一枚匣子,然后慢慢地站起身:“两位小郎君,你们的要求还真多啊!”
李贺连声帮忙谦虚:“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葛洪:……?!
为了请葛洪进入长安城,李好问和李贺贡献出了一只诡务司的纸马,他们两个本家共乘一骑。
李好问只觉李贺的身体似乎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几乎没给他座下的纸马增加什么负担。
李好问微觉奇怪,可是李贺一向瘦弱,这疑惑便只在李好问心头一晃,便过去。
他们一行三人离开龙首原的松林,回到了官道旁的荒村处。
虽然此处已是人迹罕至,但李好问还是在这里做了一个“切勿擅入”的标记,打算到时让万年县在此立块牌子,免得让普通村民误入林中,遭遇和秋宇一样的危险。
办完了这些事,李好问才驱使坐下纸马,驮着他与李贺,与葛洪并辔同行。
一路上,二李因为担心秋宇,都是默默无语。但葛洪却似乎谈兴颇佳,有一搭没一搭地向李好问问话:“李司丞——”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李好问的官职和称呼。
“你这一手我看着有些眼熟啊!”葛洪乐呵呵地道。
“您见过?”李好问打不起什么精神。
“是啊,大概在……在一百二十年以前,我见过一位和你差不多同样年岁的小姑娘。她指点了我好多炼丹的道理,还给我的丹炉改了个名字,叫做‘高炉’。”
李好问随口便问:“她是不是还说,您研究的根本不是炼丹,而是应该叫‘化学’?”
这一问,惊得葛洪胡子都飞到了眉毛上,讶然反问:“你怎么知道?”
李好问笑笑不答,反倒让这葛洪对李好问更感兴趣了,催动座下纸马,一路走一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