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403)
这座平台正中,立着一枚丈许高的标杆。标杆呈现窄锥形,顶端是尖的。地面上的汉白玉地砖上则刻着各种各样的刻度。
这……看起来像是一座观测太阳运行位置的天象台啊!
此刻,这枚标杆的影子正指向西北方向,影子不长,大约只有三分之一。
李好问忽然想起来:昨晚他与成衣铺子换衣服的时候,那铺子主人曾经提醒过他——今日就是夏至啊。
台下的喊声更响了——坐在台下的人们虽然不清楚李好问究竟是怎样突然出现的,但是他们一片哗然,并且要求李好问尽快从观象台上“滚下去”。
李好问凝神细看:他发现台下坐着两拨人。
一拨是僧人,剃着光头,头上顶着戒疤,穿着黑色的僧袍;
另一拨看起来像是士绅,一个个穿着华服,戴着冠冕,望着李好问,神态中流露出不屑——没办法,谁让李好问选择换了一件庶民的袍服穿在身上的呢?
李好问环视一圈,顿时发现这平台上还不止他一人。
在他侧后方,还有一名黑衣僧人,正坐在日头下闭目打坐,似乎根本没有留意到自己忽然“从天而降”似的。
这名僧人看起来不过是中年,但是皮肤被晒得黝黑,面上皱纹有如沟壑纵横,颇有风霜之色,不知他早年间曾经经历过什么。
就在李好问望向这名僧人的时候,台下有人大声喊:“义净大师,需不需要我等将这位搅局者赶下观象台去?”
李好问敏锐捕捉到这个称谓:“义净?”
当年曾经指点林嫱,迈入“时光术”门槛的义净大师?
他被困在这个时代,或许义净大师也能够指点他返回大中二年的方法?
李好问闻言赶紧起身,面带尊敬,向义净合什行礼:“敝人冒昧打扰,还请大师勿怪。”
义净听见李好问开口,这才缓缓睁眼,打量面前的年轻人。
“小施主,既是我辈中人,就在这里多坐一阵吧!”
李好问闻言一怔:你辈中人?我怎么就成了你辈中人了呢?
他猜测自己被义净看出是“时光术”的修行者,于是耐着性子,学着义净的样子,在义净身边盘腿坐下来。
夏至这日的日头颇为毒辣,好在李好问不畏寒暑,气温上下五十度能够自动调节。他顶着这般热辣辣的日头坐着,倒也并不觉得太过炎热。
但是台下聚着的那两拨人,对于李好问这不速之客都很不感冒。
黑衣僧人们惊异于一名俗家子弟,何德何能竟能陪伴他们的长老义净大师一起坐在观象台上。
士族贵胄子弟则大多不忿一个庶民竟敢骑在他们头上,率先参与到这样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重要事件之中。
李好问被那一道道忿忿不平的目光瞧得多少有些不自在,干脆自我吐槽:怪我喽?
这时就听义净在他耳边平静地道:“你将怀中那件佛门圣物取出来,佛门子弟,自然会对你奉上应有的尊重。”
佛门圣物?
李好问伸手去怀里一摸,心头一怔:难道是这件?
只见他郑重其事地从怀中取出一只已经完全晒干的佛前香花,双手托着,放在自己面前。
黑衣僧人们个个面露惊讶,但是谁也不敢再多说些什么,纷纷躬身,向李好问表示敬意,算是认可了这位“空降”到观象台上的旁观者。
然而士族子弟们却越发鼓噪起来:“义净大和尚,你莫要以为,多拉一人在此,便无中生有,验证什么‘天命在洛阳’的假说。”
李好问:天命在洛阳?
他抬头看看已升得颇高的太阳,又看看继他到此之后又缩短了好大一截的标杆影子。
李好问突然明白了自己正在见证什么。
他惊讶地脱口而出四个字:“洛阳无影?”
义净听见这四个字,转头看向李好问,满意地点点头:“对,洛阳无影!”
第 134 章
大中二年, 腊月,丰乐坊诡务司。
天气由晴转阴,刺骨的寒风呼啸着, 眼看又要下雪。
诡务司内,人人都还在为李好问的“失踪”而发愁。
如今, 司内官位最高的两人, 李好问失踪,秋宇重伤昏迷。余下几人要么缺乏权威要么没有经验。
众人都提心吊胆地, 生怕突然掉下来一件他们根本办不了的大案子。
谁知有比这更糟糕的——
腊月二十二这天巳时三刻,王宗实赶来请李好问入宫。章平忙问王宗实是什么事,王宗实便道:“天子邀你家司丞入宫论道。”
章平听闻,赶紧尝试帮李好问推掉,只说李司丞出门办案去了。
王宗实顿时惊了:“还能有比应召入宫更重要的案子吗?”
章平:这……
王宗实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 问起秋宇。
章平回说秋宇受伤未醒。
王宗实也犯了难,摆出一副要在诡务司等候李好问的架势。
章平心想:这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他只能推说李好问去查案的地方是凤翔这等长安城外较远的地方。
王宗实问李好问及时回来。
章平推说不知, 但总归需要十天半月的吧。
王宗实一听:十天半月?
这位大总管掐指一算, 面带惊异, 反问章平:“李司丞不会是想要躲过岁除那日的入宫陛见吧?”
章平一下子语塞, 心想不能为了推脱入宫就给自己上司扣个“欺君”的帽子吧。
他赶紧双手作揖:“不会不会,岁除那日敝司司丞肯定回来,肯定回来!”
话虽如此, 章平自己心里却也是既疑惑又紧张:李司丞……究竟身在何处, 到底能不能及时赶来呢?李司丞,您快点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