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417)
天子震怒,下令将马元贽羁押,准备将口供问清之后处以极刑。
不过,这马元贽在大中元年将天子李忱扶持上位之后,其势力就已经被慢慢架空,成了案板上的肉。天子恐怕一直在私底下琢磨,究竟该找个什么样的理由才能将此人处理掉,又不至于让自己落得个“刻薄寡恩”的名头。
旁人都是在天子瞌睡的时候给送枕头,偏偏这马元贽是在天子起杀心的时候往天子手里送刀。宫中的掌权太监做到这份上,也实在是没谁了。
只不过,此刻,已无人在意马元贽的生死。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王子乔那里——刚才正是王子乔说破此事:有一件神物,能够起死人、肉白骨,并且亲自向天子李忱展示了这神物的功效:太监马元贽的那玩意儿,就是依靠那件神物又长回来的。
这种神物就在宫中。
李忱满眼热衷,恭敬向王子乔行礼请教。
而天子麾下的那些大臣们,更是不吝惜口中的谀词滔滔,马屁与高帽一起送上,似乎这位当年早夭的周灵王太子姬晋,就是比周公等人还要贤明的皇族似的。
唯有耿直老臣李汉,始终闭口不言,无视了韦昭等人刻意的媚上言行,而是向下首坐着的李贺等人看看,似乎很同意这位诗人刚才说的“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位命途多舛,终于否极泰来、身登大宝的天子,其内里,与其他的李唐天子,其实也并无多少区别啊。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太极殿中开始弥漫着一道浅浅淡淡的紫气。
这并非那伽之夜弥漫在长安城中的紫色雾气,因此殿中众人,连同宦官与神策军在内,竟都未留意到这一点。
他们只在留意王子乔的夸夸其谈。
“此物名曰‘太岁’,又叫‘视肉’,乃是记载于《海外南经》中的神物。
“此物生于狄山。这座山的位置极其重要,相传帝尧去世之后便葬于此山山南,帝喾去世后葬于此山山北。
“此物形状就像是牛肝,上有二目,可以与它对视。
“它的肉可以食用,而且总是吃不完,一片切下来之后,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重新长出来,完好如故。①
“只需要食用一片太岁,便能接续断肢,延年益寿;食用一整株能够起死人,肉白骨;而若是能找到它的‘核’……”
说到这里,王子乔故意顿了顿,买了个关子。
这次,不止是天子李忱,太极殿中的诸位大臣,包括韦昭与文应贤在内,都纷纷向王子乔的方向侧身倾听。
王子乔却摇摇头:“……这等神物,已非凡人能享用的。多说无益,多说无益,哈哈哈哈……”
众人胃口被吊得老高,却被王子乔来了这么一招,人人面露失望。
然而李忱却道:“仙人所言,这样的神物就在朕……的宫中?”
王子乔翻了个白眼,露出一副“不然我为什么和你废话这么多”的表情。
李忱却面露狂喜。
既然这神物在他宫中,便为他所有。纵是仙人临凡,想要得这枚“神物”,必定也得买他一个面子。
“还请太子指点!”李忱顾不得天子尊严,再度将自己的坐席向前移了移,诚恳地向王子乔请教,“究竟在何处能够寻到这枚‘太岁’。”
王子乔哈哈一声笑,正想要再卖个关子,忽听最末一席有人开口道:“‘太岁’现于宫中,并非吉兆。”
这么大一瓢凉水泼下来,天子李忱顿时不乐意了,转脸看去,却见是刚才夸自己“寿元长”的方士葛洪。
他耐着性子请问:“葛老,此话又怎讲?”
葛洪却并未直接答话,而是扭过头去,望着坐在身边的那名布衣老者。
只见老人家此刻睁开了眼,正端坐凝望着王子乔。
他的面相虽然老迈,但是那一对眼却如晨星一般明亮而深邃。似乎他终此一生,既不会为物欲所眩目,也不会为尘俗所遮蔽,万事万物在他眼前都无所遁形,一切细小处,幽僻处,处处皆闪现着光明。
“我不曾见过你。”
那老人缓缓开口。
王子乔听见这个声音,忍不住竟打了一个寒噤,脸色发白,向左右看去,竟是不敢直视这位老者。
“那你认得我吗?”老人又问。
王子乔低头,将自己足上穿着的一对木鞋脱了下来,放在手心之中。
“若你真是太子晋,又怎么可能不认得我?”老人见王子乔如此回应,顿时做困惑状。
王子乔双手一抖,他手中的鞋子瞬间变成了一只仙鹤,在太极殿空旷的大殿中环绕翱翔。
天子李忱与众臣子们将这一幕看得目眩神驰,心说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真实的神迹不成?
随即王子乔撮唇而呼,那仙鹤缓缓地降下,停在他面前。
王子乔立即起身,扬起身上披着的斗篷,迈步端坐于那只鹤背上。他掀开斗篷的时候,刚好露出那枚被压得扁扁、如一页纸般薄的腰身。看得一殿君臣惊惧而又迷茫,不知这位一直好端端的,究竟出了什么事,竟似匆忙离开的样子。
鹤唳一声,白鹤双翅振动,一人一鸟便缓缓升向空中。
李忱连忙呼叫:“太子请留步。”
韦昭等人则立即将矛头对准了诡务司这一行人:“若非这几位打岔,仙人又何至于要走?”
岂料,就在那一人一鹤眼看就要飞离太极殿的时候,李贺忽然口唇翕动,不知说了句什么,那白鹤顿时从空中消失,变成两只木履,“啪啪”两声,从半空中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