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诡务司(423)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只见那金吾卫右臂系着一副五彩斑斓的织锦护膊,上面绣着山状云纹、茱萸纹和各种神鸟神兽的花纹。

李好问只觉得他睁大了眼——这副护膊的图案怎么这么眼熟?

而且不止眼熟,这些图案花纹,与这金吾卫身上的其它衣饰,以及这偌大紫微宫中繁复而细致的各色装饰纹样一比,便显得古朴而简约,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一时间,李好问觉得心跳都停了。

他屏住呼吸,又向这名金吾卫靠近了些,仔细打量他戴着的这枚织锦护膊,果然在上面找到了几个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就是这个!

李好问内心下了断语,绝不可能出错。

因为三个月前(刚才)与林嫱交流时,自己曾经透露过是学考古的。而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膊,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考古界在尼雅遗迹获得的重大考古发现。

那是一枚来自汉代的织锦护膊,出土于尼雅遗迹中一名身份尊贵的墓主人右臂上,用以保护右臂肌肉,免于因过度用力而被拉伤。

在当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汉代史官对于“五星出东方”这一天文现象的权威解释。

然而在出土时,这却是极其吉祥的一句谶语,预示着东方大国的崛起。因此在后世,这件“文物”极其出圈,林嫱能够想到办法在大唐仿制出来,一点儿都不奇怪。

李好问并未再次打扰那名金吾卫,而是直接一跃上了明堂。

在此,他居高临下,放眼整座紫微宫,迅速定位了另外几名戴着同样护膊的金吾卫士兵,总人数在七八名上下。

这与李好问对林嫱的预期符合。

林嫱的笔记,不是只留给他李好问一人的,还会考虑到其他“时光术”的修习者,可能也会参考她留下的笔记——前提是他们能够破解阅读这种笔记的方法。

确定这一点之后,李好问瞬间“位移”回到刚才那名金吾卫士兵的身边,小心翼翼地伸手触碰他手臂上的护膊。

吓一次也是吓,吓两次也是吓,索性就吓唬同一个倒霉孩子吧。

那名金吾卫紧张得要命,低声求助他的长官:

“头儿……头儿,我好像感到刚刚那只鬼又回来了……”

“没那事!”

金吾卫统领威严地走过来,视线锐利,在手下的身边扫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状。

“右手边,在右手边……我感觉他好像在捏我的胳膊……”

金吾卫声音发颤地道。

“别犯傻!”统领对这家伙也失去了耐心,轻叱一声,“可不许闹出什么乱子,不然的话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李好问有点儿忍俊不禁。

他玩心大起,干脆绕到这名金吾卫士兵身后,朝对方后颈吹了一口气。

这名金吾卫完全不敢动了,僵在原地,比泥塑还像泥塑。

李好问则轻轻地将他臂上系着的护膊取了下来,同时用极细微的声音说道:“不要动,你不动我就绝对不会来伤害你。”

那金吾卫士兵一听:果然,和之前那个“鬼”的声音一模一样。

他更加挺直了身体,一动都不敢动。

李好问将那织锦的护膊取下,翻出内里嵌着的一叠白绢。这些白绢看似像是衬里,但李好问很清楚,它们也同样能承载不少文字。

李好问将那包白绢藏在衣内,白绢也立即像他的身体一般,消失不见。

而李好问又将那护膊给人系了回去,并且悄声道:“打扰了,之后不会再骚扰你,祝你今天有个好心情!”

这名金吾卫士兵的表情顿时难描难画,似乎在说:好心情?……我呸!

但李好问也顾不上这位苦主了,他直接闪至明堂上层的无人处,从怀里取出东西,揭开一幅白绢便伸手触摸,想要检查是不是就是林嫱笔记。

“恭喜你!找到了我特意安排的彩蛋!

“我想这一句吉祥祝语是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忽略的。

“当然了,也可能有同学其实不太了解‘五星出东方’的真正含义……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反正已经找到我的笔记了。”

李好问忍不住抿嘴轻笑,果然是林前辈的说话方式。

不过,虽然林嫱考虑到了诸多可能性,但是不了解“五星出东方”的肯定不是专业学考古的李好问。

他顺手将这些白绢收起,想要带回去再慢慢研究。

但就在此刻,他忽然察觉,这叠白绢里还夹杂着一张麻纸。

质地较脆的麻纸,藏在柔软的白绢中,很有些格格不入,感觉就像是林嫱在事先准备的笔记之外,又加入了一张临时便笺,用以传递某一项紧急通知。

李好问赶紧伸手触摸,只见上面胡乱写着两行字,却是给李好问的:

“李,我想来想去,力量还是应当交到文明的手里,科学与理性的光辉不应只出现一瞬,便被蒙昧所掩盖。切记切记!你我共勉!”

李好问有点懵:毕竟这句话突如其来,没头没尾。

他只能在心头答应一声“记住了”,然后将这幅麻纸与其他白绢一起收起,藏入怀中,伸手拉出带着栅格的时间,沿着前往“未来”的方向,继续他的时间旅行。

这次他需要返回建中四年。

但就在此刻,李好问又想到一个问题:他来时是从长安来,在鬼市花了几枚符箓的代价,请老柳用“绳技”将自己在一夕之间从长安送到了洛阳。

但现在置身洛阳,他又该怎样返回长安?